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琳  车士义 《兰州学刊》2011,(3):107-114
文章把父母的工作状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三种,考察三者及其他家庭变量对子女教育获得(经济支持、家庭辅导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结论认为:一方面虽然不同职业状态的父母其子女的教育获得有很大差异,但和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和非农就业都会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子女获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获得极大地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母亲拥有较高学历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家庭,其子女会受到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家庭辅导。因此在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同时,政府应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鼓励农民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2.
俄国农民外出打工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俄国城市化水平取决于农民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农民外出打工和转入城市等级问题是理解俄国城市化的关键所在。俄国农民向城市迁移的进程缓慢的原因很多: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身份证制度严格限制了所有人的迁移,尤其限制了农民的迁移;村社制度通过连环保义务有力地约束了农民的出行,农民必须服从村社的监督;农民在经济上和血缘上与农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一般将外出打工视为权宜之计;外出打工既冲击了村社的宗法制度,又有强化农民经济、延缓农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百名“打工”回乡创业农民的问卷调查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斐 《江淮论坛》2001,(5):64-67
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这一新现象 ,通过对安徽省百名打工回乡创业农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 ,分析了打工农民回乡创业状况、趋势及存在问题 ,提出当前积极吸引打工农民回家创业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研究文献大多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角度来阐释外出打工的经济效应.实际上,外出打工对打工者原籍地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外出打工的这种回馈效应主要是通过打工者的知识积累及向原籍地的知识传播、返乡消费及返乡投资创业、收入返乡、对原籍地城镇化的推动等方式和途径传导的.本文基于对外出打工者的访谈等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医疗平等权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现行体制、实在规则和传统文化诸方面影响,农民的医疗平等权的法律保护长期乏力,农民的医疗保障覆盖面窄、资源配置性差、卫生可及性低。农民医疗平等权的法律保护,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而如何实现农民身份地位的平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要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投入上的平等,加快平等权司法审查制度建设,加强农民维权教育。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现已取得共识,但是在当前的思维框架下,以法律的手段、特别是知识产权法的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调控,以何种方式保护、如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护却成为摆在法学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学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其他学科门类研究形成的多种在先定义和研究对象的自身属性,使得研究对象名称和定义混乱。在法学研究者的面前,诸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文物、传统文化表达,民间文艺表达,民俗文化等互相交叉衔接的概念是和法学的严谨治学精神相矛盾的。因此,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确立严谨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的外延,从法学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比较,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论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与法律保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型社会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常遭侵犯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农民工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待遇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笔者提出一些法律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8.
医师外出会诊是一项我国特有的制度,能够推动医师流动、均衡医疗资源。医师外出会诊关系是多种法律关系的结合体,医师外出会诊的法律属性直接关系着医师外出会诊制度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决定了各方的民事责任。医师外出会诊行为能够引发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其中,会诊医院在医师外出会诊引发纠纷中因当事人的不同主张而面临不同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峻 《兰州学刊》2003,(6):126-128
数据库作为重要的知识产品 ,必须为其提供完善有效的法律保护 ,目前主要的几种法律保护方法均各有其利弊 ,应在综合考虑后确立我国的数据库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中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滑,尤其是沿海出口加工制造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企业关闭,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8年底,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为失业返回家乡。数千万农民工失业和返回家乡,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农民工返乡因此引起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如何?他们失去务工收入后,还能在家乡待多久?他们可以重新适应农村的生活吗?他们还有土地可以耕种吗?他们返乡后是否会对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政府应该怎样对待农民工的返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田野进行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别到贵州、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稳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城市化政策,使得农村具有极强的吸纳返乡农民工的能力,农民工返乡并未引起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农村再次发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期和蓄水池的作用。而构成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调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对不同代际或者不同年龄农民工对乡村社会适应及个人生活预期差异的判断。外出务工的农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任务越来越重,他们不得不从比较浪漫的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回到比较现实的考虑中来。从而,在中国农村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农民家庭内部分工——年轻人外出务工,年龄较大者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收入加上在家务农收入,使得中国农村的小农家庭普遍可以获得温饱以上的收入。我们若不能理解中国当前的农民生活处境,不珍惜中国农村现存的基本经营制度,我们就可能失去目前中国仍然具备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出现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回旋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从签订诚信公平的合同、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培养一支优秀导游队伍、让法律法规为旅游者保驾护航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是一种道德上的正义,是维护道德秩序的必然性要求。在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法律的介入是必要的。不同的部门法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了不同的保障机制,但却不是都有效的。将诬陷“好人”入刑的实证法学观点不但是无效的,还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民法所提供的私力救济也不能全面覆盖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救助义务的应然的承担着,政府不但有义务,而且也有能力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3.
农民集体的出现在历史上主要是过渡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确立农民集体法律主体地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全意义重大,具有现实的法律依据.农民集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概念,既反映了我国“三农”问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要求,又反映了我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这在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是中国社会历史性的进步,也成为人们热烈议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从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意义谈起,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对于财产性收入的法律保护,并提出了在法律方面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5.
刘奇林 《理论界》2006,(12):103-104
自然债权又称不完全债权,是指不具有法律债权的全部权能的债权,它是欠缺法律债权效力之一而产生的。自然债权本来是脱离法律之外的债权,法律不对之加以规制。但是,基于公平、秩序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国家还是对之给予适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因社会转型而变成弱势的人群越来越多,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曾做出了不少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但对弱势群体的立法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完善法律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加强弱势群体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雍继敏  陈潮升 《天府新论》2005,(Z1):144-145
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是当今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上,本文提出,应当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模式重新定位,以再生性保护方式为主;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倾斜性保护;建立健全保障性法律保护制度;构建发展性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赵宾 《殷都学刊》1998,(5):25-26
1965年,前联邦德国的奥尔施莱格提出对软件用法律进行保护后,这个主张日益受到世界法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1972年,菲律宾率先采用著作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至今已有美、日、德、英、法等五十余个国家应用著作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1991年6月,根据我国...  相似文献   

19.
季长龙 《北方论丛》2008,(1):150-152
城市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最重要内容之一,必将对法律制度、内容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化既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法制改革、法治建设、法律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契机。在城市化进程中,改革、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制定调节新型社会关系、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新型法律已是当务之急。关注进城农民的切身利益,关注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法制建设、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保护,其根源就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农民权益,必须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