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成吉思汗《大札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论成吉思汗《大札撒》奇格一、《大札撒》时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成吉思汗《大札撒》时期蒙古社会经济已进入了传统畜牧业阶段。①《大札撒》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是千户制、怯薛制、分封制和断事官审判制。千户制-成吉思汗建国后,打乱了原有的氏族部落制,...  相似文献   

2.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相似文献   

3.
《蒙古世系谱》,又名《蒙古族谱》,亦称《蒙古博尔吉济忒氏族谱》,作者喀喇沁蒙古罗密,写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该书包括印度、西藏和蒙古史两大部。全书主要以世系谱体例编著。它是一部详载自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蒙古族通史,卷末特别记载蒙古各部各旗的关系及其世系,尤详成吉思汗世系、达延汗后裔世系。该书蒙文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纳古单夫及阿尔达扎布同志合作校注整理出版。全书二十万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镇海屯田”,是指成吉思汗“命(镇海)屯田于阿鲁欢,立镇海城戍守之”①这一历史事件。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诸王群臣共上尊号为成吉思汗。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便决定“镇海屯田”。“镇海屯田”是蒙元史上值得重视的事件。而《元史》的记载,语焉不详。因此,对“镇海屯田”的有关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蒙古法律文献对研究蒙古历史的重要性,追述了蒙古法律及其机构产生、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札撒、《蒙古—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规》的版本、性质、内容、特点及其效用。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的蒙古历史文献《卫拉特法典》中,有一项特别的惩处规定:罚一个别尔克或以一个别尔克为首罚若干牲畜.我粗略的统计了一遍,大约在十五个条款中出现了二十三次.“别尔克”究竟何意?国内外学者不得其解,故译为“贵重品”、“珍宝”、“财宝”“困难物”,一直延用至今,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对《卫拉特法典》的深入研究.其实,“别尔克”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牛、羊(分山羊、绵羊)、马、驼五种牲畜的统称.“别尔克(berhe)”一词在蒙语中有困难、艰苦、困苦、险阻等等多种含义,但作为法律名词出现,则是起源于古代蒙古族儿童的羊拐游戏.羊踝骨分四面,宽凸面汉语叫  相似文献   

7.
元代有一个制度,即“郡县之守令,例以归义效顺者为之”,但“仍选蒙古人一员钤压其上,谓之达噜噶齐”。(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启用“归义效顺”的汉人在大漠南北地区为官,始于成吉思汗1207年征西夏、攻兀刺城时。适有一名为谢睦欢的汉人,因逃兵乱住于此城,和守城主帅颇有交往,成吉思汗兵至,谢睦欢乃说服守城主帅向成吉思汗投降。成吉思汗对谢睦欢很器重,命其随侍窝阔台左右以备咨访。此后成吉思汗在征战中  相似文献   

8.
蒙古人最初信仰原始的萨满教(亦作珊蛮教)。“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的意思。我同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都曾普遍信仰过这种宗教。萨满(巫师)的活动,主要是以装神弄鬼为人“驱邪治病”;用火炙羊胛骨为人“占卜吉凶”;借鬼话神语解答人生祸福、生死诸难题。还有蒙古人颇为重视的祭祀活动,也均须由巫师击鼓诵经,膜拜祈祷。此外,萨满教的禁忌也很多,除有关生活卫生者外,多属迷信讲究。 蒙古人在对这各路鬼神、日月山川、风雪雷电等自然物的崇拜信仰中,是以“天”为至尊的。《蒙古秘史》一开始就记述成吉思汗始祖孛儿怗亦那,是“受有天命而降生的”。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在鄂嫩河畔即大汗位时,萨满教巫师阔阔出在会上庄严宣告:“今奉天命命  相似文献   

9.
西周初年统治者的治国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尚书·周书》中的《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多方》等篇中.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武庚)及徐夷、淮夷的叛乱后,把康叔封于卫,将殷之故地变为侯国以统治殷之遗民.《康诰》便是康叔上任前周公对康叔的训诫之词.这篇诰文开始即提出了“明德慎罚”的周初治国指导思想.“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抵、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秘史》作帖木真).对“铁木真”一词的词义,中外学者多有探讨.《多桑蒙古史》中称:“铁木真一名,……在蒙古语中犹言精铁.此名曾为突厥语之铁木儿赤相混.铁木儿赤,铁工也.”扎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中驳多桑之说,认为“此说就蒙古人观点言之,乃纯属无稽之谈.”指出“铁木真的命名,应依从布劳色与拉底米儿索夫两家的说法:可视为古代蒙古的一种习俗,旨在纪念武功,并无其他意义.” 日本学者村上正二指出“帖木真即  相似文献   

11.
一、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是“五族之国” 一二○六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之源头。大会诸王群臣,“建九脚白旄纛”,即大汗位。这是成吉思汗征眼乃蛮部落,实现蒙古族各部统一后,建立的第一个由蒙古族贵族统治的政权。蒙古汗国是在多民族杂居的阴山以北建立的,成吉思汗成为蒙古汗国的大汗后,坚持执行了统一、前进和革新的政策,他不排斥蒙古汗国境内的非蒙古族,因而充实,发展了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为了保护、巩固和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法律的规范最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结构的性质。 对于从历史的角度阐明蒙古人民以往历史中的众多问题,从研究元朝法律入手,是会收到不少裨益的。本文根据《喀尔喀法典》、《卫拉特法典》和《成吉思汗的故事》,试从元朝法律中的一些规定来剖析一下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古代规范状况,以便加深对蒙古古代社会的认识。 关于管辖权的某些种类  相似文献   

13.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三次西征的结果,使波斯及西南亚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史家对当代的历史撰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另一部是拉施特的《史集》。汉译本《世界征服者史》,一九八二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译本《史集》第一编(《蒙古史》)第一卷第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日查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长命合写的《科尔沁蒙古史略》2 0 0 1年 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第一章论述了合撒儿生平、分封领地范围、合撒儿诸子及其后王的史实以及被元朝皇室封为“齐王”的过程 ,并利用原苏联考古工作者发现的相关资料 ,专题论述了蒙元时期合撒儿家族领地的自然环境、人口繁殖、宫殿、城池的兴建、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认为 ,元朝灭亡后合撒儿家族所属科尔沁部立于中央蒙古六万户之外 ,成为“藩王”控制下的独立的万户 ,是与蒙元时期合撒儿家族的强盛密不可分。第二章…  相似文献   

15.
有关明代蒙古与西域的关系,往昔论著极少涉及。由于史料缺乏,笔者只能勾画一个粗略的轮廓。至于深入探讨,恐还有待各种民族文字资料的发掘和整理。本文拟就大漠东西蒙古(主要是瓦刺)与西域的关系以及回回人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之作用等问题试加论述[注1,下同],也许对西域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一蒙古与哈密、沙州三卫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即挥戈西向,征服了天山南北和中亚各地,并置达鲁花赤进行统治,又命回回人牙刺瓦赤总督一切军政事宜。后西域诸地或直属元廷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于1983年11月30日向国内外发出了消息:在我国内蒙古新发现《尹湛纳希家谱》,此事引起国内外蒙古学界的广泛注目.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乳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始祖博尔济忒氏,故姓宝,取自蒙古语“博尔济忒”氏第一音).于一八三七年五月廿日(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四月十六日)出生在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忠信府(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于一八九二年二月廿五日(清光  相似文献   

17.
试述古代蒙古的法制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述古代蒙古的法制及其主要特点奇格古代蒙古的法制,可分为四个发展时期:一、蒙古习惯法时期。二、成吉思汗大札撒时期。三、政教并行时期。四、清朝统治时期。-、习惯法时期此期始于公元8世纪末或9世纪初,止于12世纪后半叶,长约四百年。蒙古族的习惯法,有两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部秘藏的《阿勒坦汗法典》被国外学者发现并已公布于世。这对于古代蒙古社会制度史尤其对古代蒙古法制史以及蒙古习惯法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自从《阿勒坦汗法典》被发现和公布以来,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详细情况和具体内容,因而对于这部法典的研究工作还没能真正开展起来。本文试从《阿勒坦汗法典》发现和整理的经过、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一梗概评介,以引起大家对《阿勒坦汗法典》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札萨克”与札萨克制“札萨克”一词,在《蒙古秘史》里写作“札萨黑”(§153).“札萨克”语源于古突厥语,意为禁止;决定、决议、命令、法令、法典、法律;罚款、罚金、惩办、处罚;贡赋、施给;军事纪律等含义.蒙古语借用突厥语词汇之后,“札萨克”除有上述意义外,尚有政务、政令之意.“札萨克”在《蒙古秘史》中最早作为“军法”一词使用的(§153).  相似文献   

20.
王素敏 《阴山学刊》2003,16(2):31-35
《蒙古秘史》主要记述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作为成吉思汗建功立业过程中主要竞争对手的札木合 ,历来在评论家们的笔下褒贬不一。只有从作品本身出发 ,从人物生活的时代和民族群体心态出发去研究、诠释 ,才会给人物一个符合原来历史面目的真实定位。札木合既不是代表平民利益的“蒙古人民领袖” ,也不是“阴谋家、野心家”和“喜新厌旧、反复无常的小人” ,他是一位有着超人的军事头脑和常人的性格缺陷的失败了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