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如金 《浙江学刊》2000,(5):156-157
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空前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热潮的兴起 ,学术界对城市史的研究十分活跃 ,成果斐然。由浙江师范大学陈国灿、奚建华两位学者合作撰写的《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以下简称《城镇史》)就是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项新成果。该书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 ,是作者经过数年潜心研究的结果 ,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有关浙江古代城镇通史的专门性著作。众所周知 ,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 ,浙江地区无疑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不仅因为该地区是我国最早产生城市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教授.这篇文章是受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和内亚理事会委托,为《中国古代史论丛》撰写的.作者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也谈到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在展望未来研究方面,认为值得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并提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历史所作的富有生气的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是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余三乐先生撰写的<孙承宗传>,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于2000年4月出版.在这部充满燕赵慷慨悲歌之气的作品中,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孙承宗赤心报国、壮怀激烈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悲歌.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哲学》(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6年,334页)是A.B.古雷加的又一部新著。提起古雷加,中国读者都比较熟悉。他撰写的《黑格尔传》、《康德传》、《赫尔德》的中译本均已分别于1978、1981、1985年出版,《谢林传》的中译本不久也将问世。除上述传记性著作外,他还著有《德国唯物主义史》(莫斯科,1962年;柏林,1966年)和《美学史》(莫斯科,1974年)。这些专著资料翔实、观点全面,颇得苏联国内外读者好评。据作者自己说,本书是在上述著作的基础上撰写的,是作者30多年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印度现代著名学者D.D.高善必的《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是其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向为我国从事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所推重。季羡林先生认为该书“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并盛赞其作者“一空倚傍,独立创新”的精神。他进而指出,印度和世界学术界给该书以很高的评价,因而将其“译为汉文,实有必要。”该书行文简约,不足二十万言,但内容却涉及印度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和艺术诸方面,勾勒了印度从原始时期到封建社会前夕的历史轮廓。作者力图从生产发展和经济活动的角度来探寻印度古…  相似文献   

6.
由邹玉华、战继发、艾景学共同主编的《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已于1993年11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部洋洋35万言的拓荒之作,作者花费6年时间,两易其稿,方告完成。《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不仅填补了国内学术界一项空白,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有关领导科学的著述在我国可谓汗牛充栋,但系统全面、高屋建瓴地介绍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学术专著却仅此一部,由此可见该书在学术界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编写体例上,该书分为上下两编,其上编侧重介绍、论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领导思想。下编剧论述介绍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委托云南历史研究所筹办的“印度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五日至十二日在昆明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究试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备南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和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二十六位从事印度古代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究试人员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印度古代史与中世纪史的分期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派归国留学人员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 ,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力的一部新作 ,于 2 0 0 1年 3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蓬勃发展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向纵深发展态势下 ,它是作者长期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卓有声望的东北亚研究专家、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王胜今研究员为该书作序 ,对该书及作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 :“该书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 ,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 ,对推进…  相似文献   

9.
该书是一部中日文学理论比较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 ,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胡令远教授撰写。它以审美为中介 ,对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即精神史与文学发展史之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从此一角度对中日文学迥异的基本性格作了透辟的比较分析 ,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认识中日文学别异洞天的学术平台 ,可谓饶有新意。  全书 2 0余万字 ,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2年 9月出版。《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兼论中日之异同》@胡令远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被誉为美国研究现代中国的奠基人,而且曾是美国在外交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倡导者。1991年9月14日,费正清因心脏病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去世,终年84岁。作为中国研究领域的泰斗,费正清在学术上和政策上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共撰写并编辑了20—30部著作,其中包括《美国与中国》——最早于1948年由哈佛大  相似文献   

11.
王雅林  高凤清 《学术交流》2007,(12):141-146
从古代政治文化体制的绵绵沿革透视我国经济管理的特质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附着于封建社会政治与伦理的理念。传统宗法制度和儒家伦理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的建构,为农耕经济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人"经国济民"或称"经国济世"的管理思想和携带着天然的弃私性;求均意识限制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重农抑商的政策及重义轻利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制约经济发展与高效管理的障碍。这些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合而为一的形态表现。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形态,托体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用今人的价值观念去品鉴古人的经济管理意识,目的是从中获取睿智的思想源泉,加深对中国经济管理思想独特性的探讨,为凝缩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寻找文明的摇篮》(The Search of the Cradle of the Civilization,以下简称《寻找》)是美国神学会出版的探索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位作者联合撰写。作者之一乔治·费斯坦因博士(Dr.George Feuerstein)专门从事瑜伽以及宗教史的研究,特别是从神秘主义的角度探讨瑜伽,发表过《神圣之路》、《神圣的疯狂》等20多部专著。作者之二苏巴什·卡克博士(Dr.Subash Kak)是电子学和电脑的专家,任路易斯安那大学教授。他除了设计电脑之外,还喜欢钻研梵文。其主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对中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是设馆修史制度的创立者,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提倡编撰史书,亲自撰写《晋书》四论;继承和发展了史学“褒善贬恶”、“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蒋寅先生有感于古代文论研究贫弱的现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都为一集,名之曰《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以下简称“蒋著”),200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涉及了古文论研究中亟待正视的问题,读后很受启发,其大至研究的目的和态度,小至用一条十分有力的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均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思考和扎实的功力。前辈学者王运熙先生谆谆告诫后学,学习古文论一定要和文学史知识相结合,自己经过从教十年的体验,深感此真是至理名言。举凡在古文论领域做出较大成就的学者,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史功底,否则,会将一部文论史写成一部“相斫书”,脑中盘旋着…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提到对印度历史的解释中存在着教派主义偏见时,人们通常认为,撰写古代印度史的历史学家是没有这种偏见的;即使有这种偏见,那也与当前的讨论无关。然而,以教派主义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印度历史时,却并不限于中古时期的历史和现代的历史;基本上属于教派主义的观点也能歪曲对古代印度历史的解释和理解。对现代教派主义意识形态的仔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古代文论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本文认为,古代文论研究与文化哲学结合,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展示传统文论的历史精神和民族特性,可以使研究者从长期因袭的泛政治化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作者从这一新的角度,对先秦诸子、汉赋和经学、魏晋风神、唐诗底蕴、宋代理学文化、清代考据精神与古代文论的内在历史联系,作了掠影式的随想。  相似文献   

17.
谢尔盖·伊凡诺维奇·丘利帕诺夫(,1901—1984)是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教授和功勋科学家.丘利帕诺夫于1901年10月3日出生在一个土地测量员的家庭.国内战争时期,他志愿参军,曾任军事学院教官.卫国战争时期,他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1945—1950年在苏联驻德军事机关工作,少将.尔后,在苏联列宁格勒国立日丹诺夫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教研室担任组织与领导工作26年.丘利帕诺夫遗著很多.他于1932—1981年间撰写了150多部有关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师范学院祁龙威教授撰写的《太平天国史学导论》(学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太平天国史学史和太平天国文献学的专著,得到史学界同志的极大关注和欢迎。祁龙威教授是海内外闻名的太平天国史专家。近四十年来,他致力于太平天国史学史和太平天国文献学的研究,先后撰成百余篇论文,本书是其选集。开篇《太平天国史学简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全面地分析总结了近百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这是前人从未研究过的重要课题。连同书中其他几篇有关太平天国史学史论文,都是具有开拓性的。作者受乾嘉学派影响,对经学、小学的训练功力深厚。这为作者考证太平天国史料提供了条件。作者写过许多有影响的考据文章,本书所收关于太平  相似文献   

19.
《社会问题》一书是弗兰克·R.斯卡皮蒂教授撰写的一部教科书。该书于1974年由霍尔特一莱因哈特一温斯顿公司出版,德莱顿出版社于1977年再版。作者随后在此基础上又加以修订增补,由霍尔特-莱因哈特-温斯顿公司出版了第三版。1981年8月在多论多举行的美国社会学协会第76届年会以及1982年9月旧金山召开的美国社会学协会第77届年会举办的新书展览会上都展销了此书。该书重点论述当代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但也涉及到一些历史上遗留的社会问题。作者引用大量事实,论证了美国社会问  相似文献   

20.
由黑龙江大学张锡勤教授和柴文华编著的《中国道德名言选粹》(以下简称《选粹》)一书,已于1990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有43篇,19万2千余字,这是作者在多年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从我国古代自孔夫子到孙中山130多位名人和130多部名著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近千条关于伦理道德精彩论述于一体的好书。《选粹》以其中国伦理道德名言充分证明我国是一个礼义之邦,说仁义,讲道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它的问世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失为一部很好的教材,也是对我们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