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关于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上一些比较突出的民族问题大多是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存在而造成的。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民族问题干涉国内政治仍然是那些地区和国家不安定的主要原因 ;多民族国家成为世界国家中的主体 ,解决好自己的民族问题已成为各国安邦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最根本的途径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新趋势给我们很多启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我们要高度重视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采取渗透、破坏和颠覆的政治战略不会改变 ,我们要十分警惕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民族因素探析华辛芝巴塞罗那25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以其服饰、步态,向世人展现了生活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地千百民族绚丽多姿的风彩。他们超越政治、种族和民族障碍,共同生活和比赛,生动地体现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与此...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民族统一战线是革命经验与现代化发展的结晶,是党凝心聚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建立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在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与区域发展差异等方面遭遇了不稳定因素,从国家认同、政治引领、经济发展、文化向导四个方面推进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工程成为新时代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策进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新时代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促进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一项侧重认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悖论表象之后 ,隐藏着深层次的认识论歧见。经济全球化日益使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及政治生活一体化 ,经济自由主义也被认为能为世界人民带来和平与最大幸福 ,相互依赖成为时代发展一大趋势 ,而现代化则成为欠发达国家的一大追求。与此相反 ,许多人认为 ,国际政治分裂化现状难以改变 ,国家仍是人类正义的最好政治安排 ,经济保护主义不仅是欠发达国家、也是发达国家的一大选择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往往是外围对核心依附的不断再生产 ,国家与民族传统特性的保持或许比现代化更为重要。这种认识分歧 ,根本上源于全球化导致的对秩序与正义要求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是指鸭绿江、图们江以东以南朝韩共同统治地区,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热点问题。2011年12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去世,半岛新形势给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战略空间。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对民族地区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有益探索李伟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农村的稳定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衰,现代化的成败。探求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之路,因此成为中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研...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各民族关系的发展历来是国家兴衰的晴雨表。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与和平崛起,各民族的关系日趋多样化,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处理这一关系,尤其是要加大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事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而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能够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群众基础,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的导火索,对国家认同建构的持续巩固构成了诸多挑战,已成为当今民族地区主要的社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族文化建设、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等途径,能够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建构积聚正能量,是实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1959年,北欧挪威奥斯陆大学成立国际和平研究所,出版专业学术期刊《和平研究》,标志着国际和平学的正式形成。迄今为止,国际和平学的研究已成为欧美及亚、非许多国家的重要学术领域。然而,作为学科专业性的和平学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为此,迅速展开中国和平学研究,建设中国的和平学体系,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时,尤能呈现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今年3月28日江泽民主席在与玻利维亚总统桑切斯会谈时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屯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是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我们愿与世界人民一道,继续为此作出积极的努力。”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研究当代世界和平稳定的各类因素;深入挖掘悠久历史传统中的中华和平文化的传统资源,从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现代发展,必然是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此当是中国和平学建设与发展的时代使命。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和平学研究工作,拟从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层面对于中国和平学的建设提出初步的构想,并计划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中国和平学研究论丛》,组织编纂《中国和平学研究丛书》。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是蒙古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其现代化发展属于民族地区后发现代化类型,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该地区整体现代化水平偏低,与国家发展的差距较大,处在现代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为尽快赶上先进地区,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注重科学发展,尽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且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对于成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关重要。既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 ,也应根据时代需要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及世界进入高科技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需要而进行的正确抉择。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强有力思想武器,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渠道和基地。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贫困地区,难点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虽已初步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城乡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新旧体制转换速度相当缓慢,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市场化发育程度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个别地区与全国市场化进程的差距越拉越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国家由于民族矛盾、地区矛盾而爆发的国家动乱几乎都与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有关.如果忽视少数民族地区,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4.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从争夺军事的高技术威慑优势转向全面重视为经济服务的高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综合国力成为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江泽民总书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选择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现在,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和平发展必定会给东亚经济合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分裂会紧随革命的发生而成为现实吗?实践中符合这种演进逻辑的例子很少。但是,这种演进模式在一些存在地区主导型少数民族(在整个国家人口中占少数却在某个地区占据人口优势的民族)或地区特性差异显著的国家却得到了验证。这样的一些国家在发生革命之后,若民主承诺无法得到兑现,最终将导致惨烈的国家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物质条件,是民族地区广大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所以,国家应通过完善立法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玉琪副教授是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长期以来在繁忙的工作中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90年代初以来,在一些学术刊物上不时看到他关于民族研究方面的学术论著。最近他有一本对于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一定意义的学术专著——《民族地区发展论》问世。读后,颇受启迪,现对此书谈点读后体会。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10多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相对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民族地区也开始步入市场经济的行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就成为我国民族学界和理论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发展论》正是作者适应时代的召唤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此书的问世是令人庆幸和值得祝贺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和平观”是对当今国际社会深刻思考、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理论结论。邓小平的“和平观”内容丰富、精深: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和平的终极目标是促发展;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和平观”的形成与确立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理论突破,体现了邓小平长远的战略眼光与强烈的务实精神。这一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一面新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高等学校肩负着为伟大事业培养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