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天府新论》1998,(2):49-53
葛洪(283—363)[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出自土族,为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其身世,据《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载:“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确习,遂以儒学知8。”地“尤如神仙冒着王法”。“在山积年,优雅闹春,著述不辍”。“自g抱朴子,因以8书。其余所著路漾诗赋巨卷,移椒率表三十卷,神仙、民正、德逸、集导等传百十卷,又拟《五经》、《空》、《汉》、自家2宫、才换来事三日一十卷,《金属药方》一日奋,《时后要急方》四卷”…  相似文献   

2.
黟县高举“世界文化遗产”、“世外桃源”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三大品牌.加快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精心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县。2004年接待中外游客180万人次,直接收入558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4.4%和103%。旅游业真正成为黟县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为龙头的三产成为黟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扩展到“3+2”模式(苏浙沪+皖赣)的泛长三角。  相似文献   

3.
《徽州社会科学》2007,(5):65-65
徽州石雕主要取材于青黑色的黟县青石,又名“黟山青水石”。“黟山清水石”被民间称之为世界两大“活石”之一。黄山古时曾被称作黟山,黟县始建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故有“古黟”之称。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6,(5):36-36
“十五”期间,黟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历挑战,经受考验,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喜人成就。这五年,也是黟县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  相似文献   

5.
吴文达 《徽州社会科学》2006,(5):32-32,33-35
本期《今日黄山》重点推出黟县县委书记吴文达同志的文章。 黟县近年来的发展可圈可点,尤其是旅游业,可谓成绩显著。但“十一五”要开新局、大跨越,黟县怎么办?面对当前我市迅猛发展的趋势,身临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问题,作者以清醒的理性和深切的政治责任感,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理思路,找举措,想办法,其精神、胸怀和眼光均于文中可见一斑。结合本刊记者述评和彩版,建议有心者一读。  相似文献   

6.
罗剑波 《云梦学刊》2007,28(5):49-53
“折衷”作为《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其运用模式较典型地体现于《辨骚》篇。就“辨《骚》”而言,刘勰在对汉代诸家关于经、《骚》关系所持论点进行梳理,以及对于“骚经”(概指《楚辞》)本身进行“擘肌分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势”和“理”,即《辨骚》中《楚辞》“四同”、“四异”于经书的结论。关于这一点,在《楚辞》文本中是有迹可寻的。  相似文献   

7.
我因写徽州古村落丛书中黟县黄村一书,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在几本书中,都提到黄村始建于宋代的灵惠庙大殿内,原有一块南宋“灵惠庙碑”,《黟县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记载为绍兴十七年立。后来看到另一本书,提到该碑为绍兴二十七年立,毫无疑问,这二者之间,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甚至二者皆错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有关文章中,还提到此碑记载有当年方腊义军过黟县西武时,对百姓秋毫无犯,使“生灵安业”的内容,故俗称“方腊纪事碑”。  相似文献   

8.
历代对于《诗经·曹风·下泉》的诗旨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梳理与分析,以诗中的“有王”“郇伯”为切入点,并结合《左传》、《史记》等文献,认为“有王”应理解为“朝聘于天子”,“郇伯”应指文王之子(或文王的后人),而《下泉》为怀古伤今之作。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鲁迅又成为学界热门话题中的热门话题。其因导源某些人对鲁迅的挑战。首先,一群自称“是喝狼奶长大的”“新生代”作家在《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发表了由朱文发起并整理的《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在问及鲁迅时,韩东说:“鲁迅是一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也不证自明。”朱文则狂傲地说:“让鲁迅到一边歇一歇吧。”这之后,葛红兵连续发表了《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芙蓉》1999年第6期)和《为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写一份悼词》(《芙蓉》2000年第1期)两篇文章,鲁迅成了他首…  相似文献   

10.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ē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  相似文献   

11.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是作者王珂所撰的《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这部著作第lO章的标题(该专著200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副教授。他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1989年4月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2.
孙辰 《殷都学刊》2023,(4):87-92
自2010年钱锺书第一次被评为“文学世界主义者”以来,国内关于钱锺书“世界性”的研究成果却仍然较为薄弱。本文拟聚焦于钱锺书的“世界主义”文学观,通过对《管锥篇》的重读,探究在社会主义文学造成“世界主义”断裂的特殊时期,钱锺书如何想象与重建20世纪“世界主义”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钱锺书在《管锥篇》中破除了“夷夏之防”“中西对立”,将国家认同建构为文化认同、将个人身份体认转化为“华心”有无。在“破”与“立”之间,以共同“文心”为基础,建立包蕴人类普遍性情感的“世界主义”文学观,并试图以著述实践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思想提供一种中西会通的文学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3.
郑州航院新版《学生管理规定》日前亮相,规定:贫困生接受校方补助的,必须生活俭朴,包括不抽烟、不喝酒、不使用手机(毕业年级学生除外),不铺张浪费(据《现代快报》2005年8月28日)。有网友认为此举不仅伤害了贫困生的尊严,而且侵犯了贫困生的权利。那么,这家高校到底该不该以校规的形式,为贫困生的“消费权”设限呢?  相似文献   

14.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得”共出现687例,其中动态助词“得”共出现49例,占“得”出现总量的7.1%。其作为动态助词出现的句法格式有“动+得+名词(包括时间名词)”、“动+得”(在分句末)、“动+得+数量短语(包括时量、动量、名量)”、“动+得+动词(包括动词性短语)”、“形+得+名词”,动态助词“得”在这之中全部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而不表动作状态的持续。动态助词“得”的功能在宋元明时期开始逐渐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15.
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杨海文《法言》是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前53—18)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拟《论语》而作的著述,针对思想界“众言淆乱”、“杨墨塞路”的复杂情形,要求人们“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扬雄这一“言重则有法”、“法而易言”...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余明侠教授所著《诸葛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不独为评论诸葛之佳作,其熔事功与思想于一炉之成就,尤为治史者评论历史人物立一典型。《诸葛亮评传》为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种。匡老于序言中明言著述主旨为“评价思想与评价业绩,两者不应偏废”,余明快教授一本斯意,也明确其著述原则为“要写好一部评传就必须将传主的不朽业绩(或传世之作)与深邃的思想和谐地结合起来。不可执其一端,有所偏废”,并根据这一原则,广搜文献,亲访遗迹,三易寒暑,反复修订,终于为“大名垂宇宙”的诸…  相似文献   

17.
披阅明弘治、清乾隆、光绪三部《句容县志》的续纂经过,对编修新志有所启发,特记叙,供参考。句容,从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党为句容侯(公元前129年)至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侯甍,遂置县,属丹阳郡(今安徽宣城),至今已二千一百一十一年。但县志始修于何代、先后共有几部?尚待进一步考证。据《弘治句容县志·序》(以下简称《弘治志》)说:“……句容之地,密迩南畿,自吴至陈,世历六朝,其间或华夷竞起,或南北对立……”,“句容虽旧有志,誊本差讹,载事简略,观者憾然”。由此可  相似文献   

18.
去年8月23日,陈水扁抛出台湾与大陆是“一边一国”的同时,首次提出“认真思考‘公投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陈水扁有意为举行“公投”进行舆论试探与铺路。只是“一边一国”引起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特别是美国的不满,陈水扁不得不派人到美国“赔礼道歉”,重申“四不  相似文献   

19.
《徽州社会科学》2006,(1):40-40
市发改委即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暨“十一五”规划座谈会,总结过去一年全市发改工作:研究部署新的一年主要任务;讨论修改“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鲍小如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我国东汉时期一位卓越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遍注群经。其学“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后汉书·郑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