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关系的要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将会对西部各民族之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提出要注重研究经济利益、资源分配、民族意识、宗教意识、风俗习惯等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通过经济、文化、法制、教育诸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发展。在大开发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是顺利实现开发目标 ,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法制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民族法制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应当以国家法律和民族政策作为法制建设的依据,建立保证国家法律实施和维护各民族合法权利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族问题嵌入在社会之中,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源头和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从"两阶一层"分化为多个阶层,各民族内部及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开始凸显,不同阶层、民族、群体或个体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了异质性。凡此,都会影响西部地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要想尽快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 ,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尽快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就必须充分利用独有的民族立法权 ,加快民族立法 ,尤其是民族地方立法和民族经济立法 ;加强民族执法和强化民族法律法规意识 ,才能适应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早日赶上和超过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改善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民主政治、民族文化的同步发展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因此,搞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实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民族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西部很多地区都是像黔东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取决于民族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广为流传的“含米特论”,曾经大有凌驾于所有西方的非洲学术研究的趋势。该理论的前提是“种族优越论”,其所以能畅行一时,是根源于西方传统上的种族观念,又返身影响了人们的种族概念和种族关系的历史,特别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非洲种族和文明的认识。不管当初宣扬“含米特论”的学者们主观上怀有怎样的意图,这一伪理论事实上使得“黑种非洲人落后、野蛮”的种族主义思想堂而皇之地流行于世。我们既要对种族主义进行反思,也应该提防落入新的文化决定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现状及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洲大陆的发现到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建立 ,从早期移民对新世界的探索到今天美国这一世界强国的繁荣 ,种族歧视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只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方面真正改善 ,才能达到消除种族歧视 ,使各民族、各种族取得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网络舆情之关系的法理研究——以突发事件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方经典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石,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时代背景,探讨和构建政府(国家)和社会的理想关系,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没有终极模式,要与现实政治的发展相和谐。二者的法理关系在逻辑结构上可以从目的、主体、客体、手段四方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探讨政府与网络舆情的法理关系,为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政府管理和法律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产生于近代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同样源于西方,对中国社会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族群认同是族群关系的重要一环 ,族源认同是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 ,贺州市灵凤村、三加村、船家和都江村的族源认同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回鹘,是我国隋唐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民族,曾于唐初至武则天时期、五代时期两次入迁河西地区。入迁的回鹘人充分利用河西优良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中西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内外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巩固了祖国西部边陲。  相似文献   

17.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就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性爱是西方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西方文学中性爱主题的嬗变过程,与西方社会文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西方性爱文学嬗变过程折射出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同人的主体地位的发展变化有着强烈的呼应。对西方文学中性爱观念嬗变过程的考察可发现,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从人的性压抑、性解放到性伦理的回归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审视古今中外社会学的价值诉求,不难发现,致力于社会和谐是大多数社会学家的主流性和本质性的价值诉求.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和心物平衡,并把个体和谐人格的塑造作为重点.二战后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大多数西方社会学流派都继承了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论"中蕴含的基本的和谐理念,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中的和谐社会价值诉求集中体现在其社会历史观中,并影响到西方社会学思想演进.中国现代化历程表明,和谐社会价值理想诉求是一个由抽象、单一、间接到具体、综合、直接逐渐展开的过程.现阶段和谐社会价值理想诉求,必须以马克思的"类特性理论"为分析工具,把强势人群的人格完善价值诉求和由此衍生的社会关怀价值诉求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是少数民族的集结地区,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西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虽然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与建设,但西部地区仍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今天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仍然是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