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0月26-2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21所高校的民族理论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共一百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狄方耀教授主持.西藏民族学院副院长池万兴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分别致欢迎词及开幕词.  相似文献   

2.
全国民族学院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于1990年5月3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 这次会议由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和贵州民族学院三家学报编辑部联合发起,由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具体负责会议的日常工作。 全国12所民族学院的学报编辑部,都派出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东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与会代表共24人。  相似文献   

3.
湖北特色文化是在湖北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湖北特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品种多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晚清晋商与湖北茶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晋商将茶叶贩运基地由武夷山区转向湖北,首开湖北的红茶生产,并推行砖茶方式运销。以市场为经营导向,开始产运销的一体化运作,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民族加工工业的发展,也为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段超 《江汉论坛》2005,(11):135-139
湖北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传统丧葬舞蹈"跳丧舞"转换为现代健身舞蹈"巴山舞",融会多种民族舞蹈而成的清江舞、土家族婚俗剧<土里巴人>、山歌创新、"女儿会"的变迁等,都是文化创新的成功实例.透过湖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我们认为,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要注意把握好六点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是文化创新的前提;二是努力探讨新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三是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吸收现代进步文化因素,打造文化精品;四是必须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五是建立文化创新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张之洞办企业的活动对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武汉地区工业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武昌和汉阳筹办了十一个近代企业:汉阳铁政局(1890)、湖北枪炮厂(1890)、湖北织布官局(1891)、湖北缫丝局(1894)、湖北制麻局(1898)、湖北纺纱官局(1898)、武昌制革厂(1903)、白沙洲造纸厂  相似文献   

7.
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湖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出当前湖北民族地区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民族干部整体素质、改善人才政策环境、创新干部培养机制等方面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湖北农业开发史》是陈钧等同志联手编著的研究湖北)也区经济发展史的新作。继《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世纪末的兴衰》之后,陈钧教授又领衔主编了这本农业开发专史,他在湖北经济史研究的领域内真可谓果实层出。农业经济的开发是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每个民族都须赖农业以生存、繁衍,愈是优秀的民族,愈会关注农业开发的深化。中华民族曾在相当长时间里“以农立国”,其在事活动的丰富、繁复、农业文化的沿袭、变异、农业开发的拓迹、履程为后世今人陈…  相似文献   

9.
目前,民族声乐争论最多的是个性流失问题。湖北小曲作为传统民族声乐的一个地方代表,保留了传统声乐的技法,在行腔、咬字、唱情、传情等方面符合民族的审美特征。民族唱法在共性大于个性的前提下,注重向小曲唱者学习,重拾流失的个性,使民族唱法在21世纪发扬光大,彰显民族声乐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经过4年艰辛劳作,由李良明、田子渝、曾成贵主编的四卷本<湖北新民主革命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以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研究对象史料最完备、内容最翔实、观点最新颖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中后期,中共湖北党的组织在湖北和武汉革命运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考察和探讨.1 促进和影响了当时武汉善后工作的开展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中共湖北区委在人事上曾作了一些调整.原区委书记彭泽湘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政治部主任,区委书记职务由李立三接任.不久,中央驻汉代表张国焘事实上参加了区委的领导工作.这时,是中共湖北区委有较大发展和战斗力大大加强的时期,"各方面工作均极紧张".为急谋善后医治战争的创伤,中共湖北区委于10月下旬,创办了《群众周刊》,作为区委的机关刊物,同时也是当时"湖北唯一新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暗无天日的军阀统治中.辛亥革命策源地的湖北省,表面挂上了"共和"的牌子,有个"省议会",但这不过是反动统治者的遮羞布而已.湖北督军王占元(属北洋军阀系统)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劳苦大众,广大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一度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毕竟在湖北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人民对王占元的统治充满了愤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当时,华中工商业中心的武汉三镇,除了帝国主义和官办的工商业外,  相似文献   

13.
一百四十年前,洋务运动如火如茶之时,中国首家民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宣告成立,次年即在长江中上游枢纽,素有九省通街之称的汉口设立分局,同列强的轮运公司逐鹿沪汉线,继而在川鄂咽喉要地宜昌、沙市设立支局,投入汉宜、宜渝航线营运轮船招商局湖北各分支局在维护长江航运利权和促进湖北地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招商局与湖北从而结下了百年之缘。  相似文献   

14.
湖北历史上的商业中心城市绝大部分时间在江陵(今荆州),明末后转移至汉口.次重要的商业城市有鄂州、襄阳、沙市、宜昌等.它们就如一个个商圈,依交通而兴,因商立市,以中转贸易最为发达,其最繁华时期,无不与政府的重视有关.中转贸易先是带动了其他行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随后也带动周边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现代交通造成湖北城市中转贸易的逐渐衰落.备受湖北人民关注的"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湖北现代城市商圈的发展将由被动转为主动,寻求着更多行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朔方论丛》是一部研究北方民族和蒙古族历史的论文集,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塞北文化研究会编撰,于2011年9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历史上,北方各民族或相继、或同时活动于这一地区,在各民族发展的同时,作为整体北方民族也在传承着其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北方民族与中原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交融异常频繁.  相似文献   

16.
湖北,古为“蛮服”之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它地处长江中游,面积17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腹地水陆交通中心。古代“三苗”,“濮”,“巴”,“蛮”,“楚”,“越”等部族曾繁衍生息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回族自元代进入湖北后,几百年来,和各兄弟民族交错杂居,友好相处,为共同开发湖北,推动湖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湖北回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罗木生 《学术研究》2004,(11):143-144
由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练铭志、马建钊、朱洪等同志撰写的<广东民族关系史>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有关广东民族关系历史的第一本专著,是广东民族研究工作的一大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编凡14章.作者们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结合田野调查,以近50万字的篇幅,从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族源关系等三个方面向人们展示了在广东这块土地上民族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很值得今天生活在广东和热心研究广东民族关系发展历史的人们认真一读.本人从事民族工作,读后倍感亲切,受益匪浅,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18.
张泰山  李翔 《江汉论坛》2007,(12):134-135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读《社会研究》一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黑暗传>是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湖北神农架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在丧礼上盘唱的孝歌,是由民间歌师对神话历史小说进行改编并手抄传承下来的一种演唱底本.是以七言韵文为主体的民间神话长诗.本文将围绕"中华民族精神如何通过<黑暗传>进行传承"的问题,展开对<黑暗传>这一民问文化现象的研究,进而思考这一传承方式对消除自古以来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无形壁垒、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民族价值观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各地区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省区范围内的民族成分构成情况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各省区的民族成分数字依次为:北京市55个,四川51个,新疆、贵州47个,云南、广东46个,内蒙古44个,黑龙江、湖北43个,河北、陕西42个,河南、甘肃41个,上海、江苏、广西、辽宁40个,山东、江西、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