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英语动补结构是一种能产的构式(Construction),其构式具有独立于具体词汇的语用语义。本文以原型-构式理论及母语迁移理论为理论框架设计了实验研究方案。研究工具以综合英语能力测试和个人访谈为主要手段,考察了来自三个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9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动补构式的习得情况。实验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与他们对英语动补构式的习得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晰的因果关系;第二,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动补构式的习得遵循一定的习得顺序;第三,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同时发挥正迁移和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国外大量的及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中受到启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L2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模式,为促进学生中介语语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启示。根据话语填充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大学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横向研究,发现两组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表现出与ESL学习者相似的特征和习得顺序。  相似文献   

3.
对二语/外语动词习得的研究通常围绕动词形态的习得顺序来进行,但本文主要从动词和其它词的搭配着手研究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动词结构的习得。利用两个大型语料库定量对比了cost、survive和adapt三个常用动词在本族语英语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后者中有较严重的滥用、少用和误用现象,以此我们可以管窥大学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动词结构的使用特征。导致这一情况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培训迁移和母语迁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CLEC语料库中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视觉动词see,look,watch,notice和observe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心理词汇的组织构成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顺序是由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到使用频率低的词汇,由中心词义到次要词义,词汇习得的深度不够;学习者大脑中初步形成了词汇和语言结构的预制模块,词汇的提取受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5.
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监察模式,引入中国之后对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新模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英语教师应深入地吸收该理论的精髓,在教学中为学习者提供可接受的教学输入,尊重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逐渐培养学习者对语言运用的合理自我监察,巧妙利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积极性情感因素,努力为学习者营造友善而充满乐趣的语言习得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从学得到习得的转变,达到成功掌握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习得是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构建和语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习得规律和发展特征。结合语料库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的类型和频次呈渐进性增长具有层级性,但与本族语者相比,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使用频次较少,且习得类型上存在倾向性。同时,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不足制约了其话语流畅度及语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英语搭配词典作为中国学生习得英语搭配的主要工具书之一,其对于英语搭配的收录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习得程度。探索英语搭配词典中搭配的收录原则,能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搭配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兴起于上世纪40~50年代,它试图证明语言习得机制的普遍性,语料分析法是它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这项研究中,语言的词素、句法结构和语用特征等内容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对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不随母语和学习者年龄的差异以及习得过程中监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论假设,无疑可以极大地增进学习者的信心.但目前关于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充分性问题、"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不产生影响"的理论假设以及"准确度顺序"等于"习得顺序"的研究前提等都受到学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习得顺序相关研究在国外得到广泛地开展。70年代国外的习得顺序的研究主要考查了若干英语语素和部分英语句型的习得顺序。本文主要包括对70年代习得顺序研究的背景和语素习得顺序相关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产出时其派生词汇常常出现词缀缺失和误用现象。通过收集和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部分学习者词缀知识接受能力大于词缀知识产出能力,在词缀知识运用方面存在词缀缺失、误用和拼写不正确现象。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存在词义和语义理解问题。词缀失误既有教学因素也有学习者因素,教学中应该注重增强学习者语言输入意识和注意力,更加凸显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1.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为例,考察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会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后形成的词缀具有位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二语词汇深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将词汇研究的重点从宽度或词汇量的研究转向对词汇深度或词质量的研究。和产出性词汇相比 ,接受性词汇习得具有明显的“超出”现象 ;词汇知识习得过程存在一定的发展模式 ,如学习初期词义发展较快 ,中高级阶段派生、搭配等发展较快 ;词汇深度和广度与语言综合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缀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汉语中的“缀”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语法单位。“缀”的本质应是自然语言的羡馀性在语法的不同层级单位中的不同程度的反映 ,在词这个层级单位中表现为“词缀”。词缀因其羡馀性或半羡馀性而表现为游离性或半游离性 ,游离性和半游离性是鉴定是否词缀的基本标准。汉语词缀可分为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三大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通而转化。  相似文献   

14.
调查课堂环境下词汇深度或二语词汇知识习得的发展途径和具体特征,以及词汇量和词汇知识(如意义、词性、词缀和联想)的关系,通过横向调查法对三组不同水平的受试者进行了词汇量及词汇知识的产接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词汇"量"和"质"有一定的关联,不同的词汇知识类型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途经,反映了二语词汇习得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传统词缀的作用、性质以及词缀的发展。最后,结合一批语素的词缀化倾向论述了汉语词缀化倾向与汉语构词原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汉语词缀目前的分类无法概况所有词缀,且未能完全表达出某些词缀中所包含的内在特色,因此拟以词缀“老”为例,对汉语词缀的分类进行新的尝试,按照其是否具有语义色彩和语用功能为标准,区分出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并着重分析一些在语言实际变化中正在由语用化词缀向语法化词缀转变的词语.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缀与附加式构词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形态学理论,从形容词的词缀与词根的区别、词缀与助词的区别角度切入,界定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词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构词词缀和构形词缀这两种词缀类型;重点探讨了附加式形容词的词缀、构词方式及语法功能,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缀+词根"、"词根+词缀+词根"、"词根+词根+词缀"和"词根+词缀"四种组合方式及其具体类型,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一部分,往往表示量增加了一点儿或程度超过了一点儿的意义,大都表示或喜爱或不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词缀最显著的功能是帮助构词,是汉语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说来有四大功能:表义功能、定性功能、调配音节、避免重复。  相似文献   

20.
语素、词缀、词尾是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素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缀是一种附加语素,表示词汇意义。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词尾是位于词根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标志,一般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