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是准教师为顺利从事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等。研究依据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3个维度设计了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问卷调查。通过SPSS 17.0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X大学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影响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职前教师学习品质。根据目前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根据学生需求设置教师教学能力训练课程;基于中小学教学现场进行教学能力训练;强化职前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观念等。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家质量转型、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对职业整合能力的需求,从业者提升职业素养已显得极为重要。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主体,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质量观,不仅是促进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然而,当前对于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与养成路径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难以消解其模糊界定。基于此,梳理中小学教师典型的继续教育质量观,深度解读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的内涵和表征,继而基于“能力本位”的增值性质量观,通过以能力增值为评价标准、以提高质量为保障标准等实践路径,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品质和能力,就不失为贯彻“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核心要义及重要举措,也可为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提供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立足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在问卷调查、教学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两方面人手,就英语教师语音能力、教学现状及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长期以来效果不佳、中小学生英语语音能力较弱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发展“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新内涵。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中小学、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相关研究综述的梳理,并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承担的四种角色,即教师、技师/工程师、数字公民和终身学习者。据此,提出了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该标准框架分为两个维度,即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其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六个方面,即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专业知识、行业能力、信息素养、研究与发展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研究标识出了每个发展阶段教师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针对每个构成要素和特定的发展阶段描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典型教学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以辽宁某高校57名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30个题项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探索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子。实验数据显示,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受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七项内容具有一定的有效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其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中小学教学的成败。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使用、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有些无动于衷,这将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从业能力,所以迫切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造就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教师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调节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研究能力以及彰显教师主体性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新任教师专业成长初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生活史是关于教师个体教育生活的历史,具有生成性、广泛性、体验性和缄默性。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与教师个人生活史联系紧密,其生活中的学习经历、"重要他人"、关键事件以及实践经验等都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影响新任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为了提升新任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新任教师应高度关注个人生活史,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以批判的视角审视生活史,走出"熟知陷阱";"回望关键,抓住关键,注重关键事件中的核心要素;重视他人引导,向同事请教,吸取优秀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的成长经验;勤于学习,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提升反思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师,而具备一流的教学能力则是一流教师的本质体现。与其他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倾向于通过研究创新来开展教学和培养人才,其教师教学能力特性是结合行动反思、教学研究和协作交流等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表现为开展学术性教学反思和形成互动型教学共同体。以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法为依据,通过内涵探讨、数据搜集、文本编码等步骤可构建系统明确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体系:一是三个横向的能力维度,即知识内容、教学技能和专业态度;二是七项主能力,即学识基础与素养、内容开发与拓展、教学反思与研究、课堂组织与监控、教学表达与交往、角色情感与倾向以及学术魅力与品格;三是行为表现,共五十六条具体指标要素。  相似文献   

9.
行动研究是一线中小学教师较为青睐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缺乏对行动研究的深入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建立行动研究能力结构模型,有助于一线中小学教师精准地把握行动研究的核心要义,从而真正弄懂行动研究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提炼出了以问题意识、沟通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反思与改进能力等为核心能力要素的“阶梯状-多相关”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能力进行可视化展示。基于模型启示,提出了提升教师行动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实施路径:构建行动研究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沟通合作参与能力;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力,让教师在“做中学”的实践中发展科研能力;保持全过程反思,激发教师问题意识及研究自觉性;恪守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与行动的循环中提升教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教师的讲授能力和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教师运用教学参考书、设计教案、非语言表达、实际操作、检查教学效果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师的良好素质 ,有赖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养成和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美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体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在体育教育中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做出贡献。就体育教育中更好地应用教学和比赛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受教育者能更好,更快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论述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了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极易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困惑。文章归纳了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并提出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修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英语翻译具有中文般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本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分四个方面作了综述 :①教学能力的性质 ;②教学能力的构成 ;③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 ;④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文件的执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教学过程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制定了从基础性教学文件、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工作三个方面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制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为基本条件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不同课堂教学方法与化学教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书面语言材料中汲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技能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组织高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术氛围的营造 ,推动科研工作全面开展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它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优化选择和运用外语教学法来克服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管理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二合一”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论述了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使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制约.接着,文章提出管理类课程应与理工类课程一样,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随之分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然后文章用已有的教学实践论证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可供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