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创业的跨层次嵌入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适应性协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搭建一个农民创业的跨层次嵌入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适应性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农民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获取乡村旅游创业资源、动态的乡村旅游环境势必要求农民创业具有相应的动态能力,并要求农民的创业过程与跨层次动态嵌入过程协同演进。研究发现,农民特质嵌入及乡村旅游环境嵌入的动态性决定创业资源管理也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农民的“干中学”创业就是乡村旅游创业资源的适应性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2.
使用嵌入性理论,从资源禀赋和社区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基于产业类型、组织结构和利益联结以及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和社区信任路径,解释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依托社区资源实现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作社“社区嵌入”的发展路径。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分析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发现当地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产业选择,据此形成的不同产业使合作社在产业结构的嵌入中也有别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村庄治理形成的良好内部信任机制和村庄能人培育是合作社社区嵌入的重要内生动力。目前脱贫地区合作社发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未来更要重视合作社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嵌入性,依托禀赋定产业,培育能人促发展,同时适时开展联合发展,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借鉴世界乡村复兴的成功经验有着内在的必要性。文章以"嵌入性"为分析视角,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空间—技术"三大维度重点考察了法国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法国乡村建设主要遵循三条规律:在本原性层次上,通过多元化的"政策嵌入"营造积极的乡村复兴环境,进而达到清除弊害政策、破解建设壁垒以及增强乡村复兴内在动力的目的;在实践性维度上,通过产业集中、中小企业转型、地域功能分类的"空间嵌入"策略,推进乡村要素资源的重组与优化,进而增强乡村空间的整体性治理能力;在方法论层次上,通过多类"技术嵌入"乡村空间,以达到再造乡村复兴手段与"主体赋能"的根本目的。因此,营造网络化的乡村政策环境,推进乡村的"分类振兴"与"适度集中",以及强化技术驱动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社区需要通过嵌入性治理实现包容性发展,如何破解因资本下乡的负外部性导致的社区发展风险和治理脱嵌,实现乡村旅游社区的嵌入性治理,是亟须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双向运动理论和乡村建设研究的理论资源,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考察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的脱嵌困境和嵌入性治理路径,构建了双向运动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嵌入性治理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以资本下乡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凸显了市场至上“正向运动”的固有缺陷,导致乡村旅游社区面临着城与乡的发展失衡、内与外的利益冲突和主与客的角色矛盾等脱嵌困境。然而,三重脱嵌困境培育了乡村自我保护“反向运动”的外部环境,推动乡村旅游生产方式由资本下乡主导向乡村建设主导发展,并通过主体再组织化、城乡循环修复和文化生态整合,建构了乡村旅游社区的嵌入性治理的主体基础、内容基础和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促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可行路径。通过对贵州省M县S村的案例考察发现,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成可能,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变迁、基层治理模式转型以及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新要求。基层党建嵌入之所以能够优化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基层党建通过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行动嵌入乡村治理优化了治理方式,通过职能嵌入乡村治理重塑了治理属性;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培训是发展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城乡统筹、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极具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构建乡村教师培训长效动力机制成为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培训仍面临“动力不足”“效率低”“效果差”等现实阻隔。为此,研究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从政治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等方面廓清乡村教师培训的动力逻辑,审视当前乡村教师培训动力机制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教师制度脱嵌与规制缺位,文化场域断裂与异化,开放性和互动不足,认知错位与主体迷失,等等。未来应以发挥动力机制的积极作用为目标,从创新乡村教师培训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立足乡村教师生命价值、重塑乡土文化场域,创建乡村教师培训网络、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重塑教师角色认知、发挥教师的专业自觉性等方面为乡村教师培训动力机制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部分城市人口逐渐进入乡村生活创业,其中大都市边缘区乡村尤甚,使乡村人才振兴呈现出新局面和新问题。基于此,以重庆虎峰山村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探究大都市边缘区山地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维度,提出相应发展方案。研究发现,环境设施、经济产业、政策组织、情感行为四个维度影响着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以上结论深化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内容,为政府部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予以决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乡村风险治理的韧性维度,是维持乡村稳定有序发展的基因密码和关键锁钥,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乡村风险治理的韧性蕴涵体现在以韧性优化乡村风险治理预警机制、整合乡村风险治理资源、完善乡村风险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乡村风险治理面临的路径依赖、社会收缩和技术匮乏的韧性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乡村风险治理韧性范式的应对思路,明晰主体形成韧性治理体系,评估乡村风险治理韧性,形成差异化治理方案,培育韧性个体激活社会资本内生动能,从而全面提升中国式乡村风险治理现代化的韧性维度。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面临的理论前沿问题,准确回答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之问,为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意义。文章系统梳理阐述党的新时代“三农”工作创新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和脱贫攻坚精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理论思考、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涵、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议题、乡村振兴的动力论、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框架、国际乡村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演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论纲等分析了共同富裕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研究的10个理论前沿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理论认识,从10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嵌入性网络作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愿。在整合网络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认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嵌入性、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创业意愿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讨论不同维度的网络嵌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动态影响及中介过程,可以发现在这一动态关系中,大学生通过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获得独特的创业网络支持,这种特定的优势能够显著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嵌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适合贵州特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借鉴Grannovetter嵌入理论的观点,通过文献分析,提炼出农村嵌入性因素在推动和阻碍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的维度内容,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并以收集的434份有效问卷分别进行了劳动力整体分析和分代对比。研究结论对城乡协作推动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性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中,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始终是基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治理难题。农民为什么不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动?行动的“嵌入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在这种解释框架下,农民行动是嵌入在多重依赖关系之中的。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强,越能回应国家(通过地方政府)需要的参与行动,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弱,越容易陷入自主性行动。通过NN市乡村清洁运动的案例深描,揭示国家主导与农民参与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是形成利益一致的依赖关系。因此,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互动共振,必须重建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关联,并通过政党嵌入和激励嵌入,为农民参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3.
赊欠交易在农村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借鉴"嵌入性"理论,从社会学视角以"总体社会事实"的方法对安徽ZX镇绿园商店赊欠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农村赊欠紧密嵌入于农村市场、关系网络和赊欠文化之中。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市场转型诱使赊欠由"支配型"向"共谋型"转变;人际信任、信任差序格局和信誉再生产是赊欠运行的现实逻辑;"去耻辱感"、赊欠"善举"和象征资本的赊欠文化是赊欠成风的人文背景。赊欠在农村具有牢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需要淡化其"问题"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以“内嵌性”为核心概念的新经济社会学在过去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既有研究受中层理论取向的影响,普遍看重经验层面上的贡献,对一般层面上的基础性理论反思有所忽视。就理论而言,新经济社会学在理解“经济”方面存在三个问题:看待经济后果不全面;对“经济”的定义过于粗糙和狭隘;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定义有所矛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新经济社会学过分侧重现实批判,激烈回应“经济学帝国主义”,照搬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问题,不承认经济领域的相对独立性,主张经济领域缺乏内生秩序,最终演化为社会还原论。新经济社会学若要在下一阶段有所突破,必须和更宽泛意义上的社会理论有更多对话。具体主张包括:提出“经济与社会互嵌”的理论命题;在理论框架中恢复经济领域的自发秩序性;对等看待经济与社会,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液态相互渗透的互嵌状态。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脆弱性、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经济环境的差异性和民族环境的多元性,造就了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复杂情境。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X社区通过空间、制度、经济、文化、认知、精神互嵌打造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新模式。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应当以浅表层互嵌夯实社区治理基础、过渡层互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及深层互嵌形成社区治理原动力,重视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推进民族浅表层互嵌向深层互嵌转变,积极探索实践社区情感治理,推动社区民族关系从“嵌入”向“融入”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一般以土地的规模化为前提,而土地经营权流转会造成乡土社会中农民的利益分化,因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与普通农户的利益关系、社会关联与情感连带的问题,其持续发展必然要与乡土社会进行深度互动。“嵌入性”是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及其与乡土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关联营造的方式,利用“中介”“担保人”等熟人社会的关系纽带,以及人情、面子等乡土习俗,来建立与其所“嵌入”的乡土社会的精细关联。关联营造的机制关系着农业的均衡稳定发展,也关系着乡土社会的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地方民营剧团作为公共文化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乡村文化治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地方民营剧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嵌入、行政嵌入和社会文化嵌入等多重嵌入现象。地方民营剧团的发展就是嵌入社会系统之中,不断汲取和整合各种资源,累积政策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筛选并确定核心竞争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打造精品品牌剧目、培育戏曲演出人才、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是地方民营剧团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类型、特点、宗旨、所有制形式及运行原则 ,揭示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相关经济组织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授权赋能为主要抓手,通过行政纵向推动力量引领新乡贤文化建设;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则以乡村内生力量、特色化的优势资源和参与式行动为依托,通过内生横向协商方式践行新乡贤文化建设。双重建设路径虽共存于乡村场域,但二者属性不同,需通过纵横协同形成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更具持续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双重路径的纵横协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双重建设路径应顺应时代新要求,遵循互嵌互融逻辑,在互动-嵌入-融合中实现纵横协同,共同服务于新乡贤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