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鲁迅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里,关于建设民族精神文明的思想是非常丰富而精深的。本文以历史的眼光,从时代的高度概括了鲁迅为摧毁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精神文明和建设我国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的精神文明而战斗的一生的劳绩。作者认为,鲁迅思想是我国现代精神文明的坚实的基础。鲁迅对中国封建精神文明种种特征所作的概括和批判,对旧社会人们精神上的缺点、弱点所作的分析论述,至今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一样,也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消费。精神消费,从历史上看,它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显著标志,从现实上看,它是人类实现人生价值,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从未来发展来看,它必然又是自由王国里最受青睐的享受方式之一。精神消费无论是在人类最初叩响文明大门,抑或是今天建造文明的大厦,它都据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 他生前总“想撕掉别人给我贴起来的名不符实的‘百科全书’的假招牌”,要求别人在评介他的言行功过时,“要写,就坏处也得写”,即“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很遗憾,这种“贴假招牌”的现象,迄今并未绝迹。在一本鲁迅研究专著中,作者这样写道:鲁迅曾“明确地向广大青年指出:‘到延安的路,是中国青年的生路!’”这是一条凭空臆造的材料。证明它的不真实性的最简截的办法,就是翻一翻历史年表:一九三六年十月鲁迅逝世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还在保安;一九三七年一月,中共中央才迁驻延安;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才有沦陷区广大青年奔赴延安和内地的活动。鲁迅怎能未卜先知,具体而“明确地”预见到在他逝世一年以后,中国青年会走上“到延安的路”呢? 在上述那本鲁迅专著中,作者描述了鲁迅“弥留之际”的战斗精神:“在他逝世前的弥留之际,仍然卧床‘倚枕’,扶病作战,对‘以前畏祸隐去之小丑,竟乘风潮,相率出现’的狄克(张春桥)之流……‘稍稍报以数鞭’”;  相似文献   

4.
70多年来的鲁迅研究表明,在中外文化激烈冲突与交融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叶,鲁迅思想的发展,融汇了中外古今的文化思想,已被众多研究者所肯定,然而,鲁迅在接触西方文化前,他的思想并非真空。鲁迅童年以来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熏陶,曾被笼统地称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绍兴所处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西部文化一样,与处于主流文化地位的中原文化,有着某些质的差异。本文想要探讨的是,吴越文化给予了鲁迅怎样的影响,使他从封建文化营垒中勇敢地杀出来,成为一名杰出的反封建战士。  相似文献   

5.
王建刚 《浙江社会科学》2023,(6):141-148+161
鲁迅终生奉行“拿来主义”。他很早就着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随着文学革命运动向革命文学运动转变,他的翻译重心逐渐转向苏俄文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并对苏俄文艺政策与无产阶级文学、“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等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除了“硬译”相关著作之外,鲁迅还撰写了大量的“译序”或“译后记”。这些文字及其对译著的“挑选”展现了鲁迅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后遗言是“忘掉我”,他真诚地希望他和他所攻击的时弊同时灭亡.但人们一直都无法忘掉他,特别是近二十年鲁迅一再成为争论的对象,近年来有些人对鲁迅毫不留情地全面否定,在学术界形成了“倒鲁”与“护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很清楚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当今中国的某……  相似文献   

7.
锡伯族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学习汉文汉语。世世代代都从汉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为建造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大厦添砖加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综观锡伯族的传统文化,从思想到内容,内容到形式,以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大体上都与汉族相同。其发展和演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余品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弘扬中国优秀民族传统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现代化确实离不开传统。不仅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如此,思想道德建设更离不开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但是,继承优秀传统是否...  相似文献   

9.
关于精神生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有一些论述,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此重视和研究得不够,以致许多人在谈到社会生产问题时,大都把它仅仅理解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注意这个问题的研究。但迄今为止,我觉得人们对精神生产的特点及其规律,特别是精神生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而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说,显然是需要弄清楚的。因此笔者现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弘扬民族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的一致性 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历史,有渗透在其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民族优秀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和支柱。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建设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如何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使我们中华民族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时代提出的严峻课题,是摆在每一个炎黄子孙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讲,其重要内容和表现就是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集合体内多民族并存的客观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民族化”风格和色彩的精神文明。早在两干多年前,《礼记中庸》篇就托名孔子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大力革新,中华民族则完整具备了“共同语言”(书同文),“共同地域’’(长城以内广大地域),“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行同伦)及“共同经济生活”(车同轨)的基本特征。此后,又经历了长期的融汇和凝聚的历史过程,牢固地形成了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独特素质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而在中华民族集合体内,除汉族之外,还有五十几个民族长期共存,们们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生活习性、审美心理又各有不同。因此,在中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叶,立志“血荐轩辕”的鲁迅便开始了“精神界之战士”的战斗实践;并且毕其一生,为中华民族新精神文明的建设披荆斩棘,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形式,是精神产品的吸取消化,并转化为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形式。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两者结合的总和,将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而正确的道路,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一理论体系,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中国特色”,即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发展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也就是说,不仅中国的经济建设要有中国特色,中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本文着重要谈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保持中国特色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在这两方面中,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这里的思想,主要指人生理想,政治信念,这里的道德,主要指觉悟、修养,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精神人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鲁迅"坚忍"精神人格的生成,他对国民人格理想的探求,及其自身所表现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生一百周年。 鲁迅的一生,是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化革命主将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 对鲁迅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伟大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给予崇高的科学评价,他指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的推动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道德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科学文化日益繁荣,人的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党风和社会风气在好转。这是主流。但应当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在许多方面同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现就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评论鲁迅性格的时候,不少人责备地说:“鲁迅多疑”。人类,恰如鲁迅所说:“最好是不隔膜,相关心”。互相猜忌,总不大好。“疑”而至于“多”,又难免让人感到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这样,鲁迅的多疑便似乎和凭空猜想、疑神疑鬼混为一谈,而成为他性格中惹人讨嫌的缺点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世界文学,对传统充满挑战性与颠覆性,鲁迅的文学作品正是以疯癫的方式反抗着传统的可怕压力,质疑并颠覆着几千年专制形成的强势话语,从而高扬起反主流权力话语的文学旗帜。从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的眼光来审视,鲁迅作品必然是充满暴力和亵渎的恶的话语,正是在东方绽开的一枝恶之花。鲁迅的文学精神,应该是充满反抗暴力的,承担着人生大义的恶的文学精神,又是充溢着东方智性的写意的美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李丹 《北方论丛》2007,(3):29-32
从鲁迅对施耐庵及《水浒传》的考证评述和鲁迅对《水浒传》的接受情形看,鲁迅不畏强权,勇于反抗压迫,荷戟鏖战的抗上精神以及崇尚“个人的自大”的独异精神实源于他对《水浒传》文本的缜思细琢和穿越历史时空的联想。在文学层面上,鲁迅从大众语、小说笔法、人物塑造及“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维度上获得了解读《水浒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