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方的交往日趋频繁,通过西域的中西交通干线,即“南北道”如何走法,至今尚无一致意见。文章根据历史实际分析,认为在西汉时期特别在前期,通过楼兰的“东西道”,实际上就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而行的北道。直到汉朝势力掌控天山东部以后,以车师为起点的北道,才开始畅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道的开辟,提上了日程。而在同时,充分的资料证明,南道的存在与通行,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楼兰鄯善与中原诸朝及周邻民族关系变化的视角,观察楼兰部善的历史变迁,认为受地缘形势影响,对匈奴、然后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构成楼兰鄯善史的基本历史框架,主导楼兰鄯善的历史发展方向.与西域相关诸国民族的关系居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3.
古楼兰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罗布泊地区墓葬麻黄的文化思考夏雷鸣本文应用考古发掘资料对新疆罗布泊地区古楼兰人的墓葬麻黄现象进行了探讨。这一探讨涉及了距今3800年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古楼兰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饮食结构。作者从古楼兰人的生存环境探究古罗...  相似文献   

4.
郝茂 《西域研究》2003,(1):84-92
本文以《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为材料调查范围 ,对魏晋时代简纸文书文字的使用状况作进一步梳理 ,将楼兰简纸文字歧释现象的成因归纳为多草体、多俗体、古体字的干扰和单位整字确定的歧异四个方面 ,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列示辞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牛耕 《西域研究》2004,(2):84-86
罗布淖尔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中外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在这一地区发现了楼兰古城、小河墓地、营盘遗址等重要古代遗存 ,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地区的关注。解放后 ,一直到 2 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学者才进入楼兰地区进行考古调查 ,对楼兰城局部进行  相似文献   

6.
西汉楼兰道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楼兰道,在《汉书·西域传》中虽然没有比较明确的详细记述,但根据汉通西域的情况来看,从玉门关出发,要行至盐泽到楼兰,再继续前行的路线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魏略·西戎传》中的一段记载,传云:“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这段记载详细地说明了从玉门关至楼兰,再经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的路线。传文中提到的位于玉门关和楼兰之间的“龙堆”、“三陇沙”、“居卢仓”等地点在《汉书》和《后汉书》中也早有…  相似文献   

7.
楼兰国都与古代罗布泊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楼兰国都与古代罗布泊的历史地位王守春楼兰古城由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它的诸多历史地理问题,包括它的历史地位和兴衰变迁,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论述颇多。近年来,新疆考古界对楼兰古城为中心的罗布泊西北侧地区诸多地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肖小勇 《西域研究》2006,9(4):82-92
本文对楼兰鄯善考古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和综述,认为楼兰鄯善研究基本上是从考古和历史研究两条线索展开的,又以考古研究为基础。考古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即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考古发现分为考古探险和科学考古两个阶段。相关研究主要在考古资料整理、简牍文书考释、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参研、环境考古学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学研究五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楼兰”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所载张骞首次西使归国后向武帝所作报告。据称: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曰:“蒲昌海一名 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穿兰,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岸。”其中“穿兰”应为“牢兰”之讹。“牢兰”[lou—lan],与“楼兰”[lo一lan]乃同名异译,牢兰海因楼兰人而得名。目前为学术界一致认可的说法是,“楼兰”乃 卢文书…  相似文献   

10.
楼兰遗址和楼兰古城出土了大量的汉文简纸文书,这些简纸文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是楼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文书不但出土地点集中,纪年年号较多,而且绝大部分都属官方文书,涉及当时政治、军事、经济、屯垦、文化、交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楼兰文书的出土,历经一个世纪,先后共有五批。第一批出土文书是1901年3月斯文·赫定在其发现的楼兰古城中挖获的。赫定将这批文书带回欧洲至今收藏在瑞典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里,其资料交由德国汉学家卡尔·希姆莱进行整理释读。希姆莱于1902年发表了《斯文·赫定在古罗布淖尔(…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西域新说吴焯在其所著的《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一书中,利用丝路丰富的考古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提出了公元二世纪中期佛教传入西域的新说。作者还根据丝路南北二道佛教艺术遗存的不同类型,应用图像比较的方法,具体勾画出佛教入西域的路线。南道,亦即塔里...  相似文献   

12.
汉晋时期,孔雀河下游的楼兰、营盘诸地,是中原通西域的重要经途——楼兰道必经之地,在不同时期中原王朝在此屯戍,使者等奔走于此.一些屯田兵吏、使者,抑或汉地商人客死此地,按照汉地的丧葬习俗埋葬于此.本文所举的以M15为代表的典型汉式彩棺,很可能就是如此。据此,魏晋时期在楼兰道沿线,存在相当规模的汉兵屯戍聚落或军事基地。尽管目前仅仅依据单纯的墓葬资料去说明葬者的身份、族属,论据显得单薄一些,而且大量考古资料在整理之中,详细报告尚未全面公布,但有理由相信,关涉丧葬细节的考古资料的完整刊布.以及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刊布.将会为相关问题的研讨提供更为坚实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齐兰古城     
《中文信息》2008,(5):25
原名阔纳先尔。属于丝绸之路北道郁头国。位于柯坪县阿恰乡齐兰村东6公里,为清代驿站遗址,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汉代从龟兹国到疏勒国,这里是必来往商旅必经的粮草补给站。唐代以后由于图木休克地区建立了蔚头州,所以此地又是蔚头州的东大门。  相似文献   

14.
汉魏通西域路线及其变迁余太山(一)《汉书·西域传》明确记载:'咱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劳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助,为北道;北道西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这应该是西汉...  相似文献   

15.
营盘古城     
《中文信息》2008,(5):52
营盘遗址位于楼兰古城西200公里左右的孔雀河北岸,其繁盛的时代大体在西汉中,晚期到前凉,即距今150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楼兰道”的兴盛时期。营盘重镇恰好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交通线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6.
位于罗布泊西岸、被流沙掩埋一千五百年的楼兰古城遗址发现已九十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考古发现。一、从秦简《厩苑律》看屯戍牧牛考课制度楼兰文书中有反映当时屯戍部队兵士牧养公家牲畜考课受试的内容,过去多不为人注意,今可以秦简《厩苑律》探讨其制度。有关牧牛受试的简有:  相似文献   

17.
王希隆 《西域研究》2013,(3):1-9,154
魏、晋、前凉时期,中原局势动荡,但魏、晋、前凉政权对西域的经营并未中止。承两汉旧制,在楼兰、高昌设置西域长史(西域都护)、西域戊己校尉,驻军屯田。楼兰、高昌屯田制度完备,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持了魏、晋、前凉政权对西域的军政管辖,维护了西域的稳定,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相似文献   

18.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因其在宗教上的卓越贡献而被称为"第二佛陀"。虽然宗喀巴从青年时期到圆寂,都是在西藏修行、完成宗教改革和著书立说,但在他出生地的丝路南线河湟段,流传许多对他神格化的民间传说。从神话的历史演进来看,上古时期是神话类型的发明期,历史时期是以上古神话为原型,对虚构人物或者历史人物进行神化的传播与传承期。考证宗喀巴神化传说中"神"走过的历史足迹,初民的原逻辑思维已经远去,多民族用上古神话原型不断介入地方历史,显现自己河湟段主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盆地和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古楼兰地区,由于出土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及其在历史和地理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对吐鲁番和楼兰的研究,从其发展历史而言,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个阶段主要是由克列门兹、奥登堡、格伦威德尔、勒柯克、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斯坦因等人在吐鲁番进行文物收集和发掘以及斯文·赫定和  相似文献   

20.
2014~2018年,"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团队在罗布泊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对楼兰地区汉晋时期墓群的考察和初步研究结论表明:该地区汉晋时期墓葬多选址于高雅丹顶部平台,在埋葬习俗和随葬品风格方面均体现出受到中原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其他地区人群颅骨测量性状的对比分析,以孤台墓地为代表的楼兰人群与尉犁县营盘墓地人群体现出更多共性。但两者间的差异度也同时提示,在两个人群之间可能并不存在遗传学层面的密切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