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演讲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它既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也是目前考场作文较为亮人眼目的文体之一。一篇好的演讲稿,它既能帮助演讲者赢得经久的掌声,也能作为考场作文,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口语性概数词"来"主要有四种使用格式。本文分析"来"的又一格式"数+(量)+来+的"。文章描写了该格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论证了该格式的语法化路径,认为"来的"在北方口语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趋于词汇化。  相似文献   

3.
在时间短短的考场上,紧张会造成“思维塞车”,平日就算准备了千言万语甚或花言巧语,却未必能一下子从仓库里搬出来用到考卷上,怎么办? 在考前,我们要将平日的长处整理一下,对比、分析,找出自己常用的方法,加强练习,仿佛金庸大侠的武侠人物——一到紧急关头,打小练起的看家本领就拿出来了! 关于考场作容易迅速抓住评卷老师眼球的方法,下面给诸位提供几个,请读诸君对照自己的所长,备考中有的放矢,将某一项或几项提炼出来,当作“得分基本功”,用上、用好![编按]  相似文献   

4.
大专院校外语专业的口头考试,通常包括两个内容——口语和语音。这类内容的口试普遍采用沿袭已久的形式而进行,即,考生在考场逐一“过筛子”。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形式的口试,在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诸多种弊端。首先,就考试所占用的时间而言,由于考生逐一参试,因此,在考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考试通常要持续一天或者更长的时间。由此看来,考试进展的效率不高——既费时也费力。考试占用时间过长这一问题,同时又导致另一种弊端,即是,先进行口试的考生不如后进行的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考前准备或者做一些多方面的相关练习。这是在考试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一、剖析特点突破在点《教师口语》作为语言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点:从宏观看,突出了教师口语的整体性、有序性、时效性的特点;从微观看,突出了教师口语的社会性、工具性、规范性的特点。教材是口语教学系统的信息源和储存器,如果我们把组成教材内容的三大部分视为整体系统,那么“普通话语音训练”、“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就是口语教材的三个子系统。三者之间,普通话训练是前提,贯穿课程的始终,一般交际口语训练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教师职业口语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比较薄弱,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达到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任务型口语教学三阶段七环节的操作步骤,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在大学口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考场作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写作练笔。它不但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更要求考生以此来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赢得“半壁江山”。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不但要体现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主旨,更要有深厚的意蕴。而一篇意蕴深厚的考场作文,应具有:人情味、文化味、哲理味。  相似文献   

8.
雅思的新口语测试办法已于7月1日出台。新口语测试与旧口语测试的主要区别内容: 旧口语测试要求新口语测试要求时间: 10—15分钟 11—14分钟结构: 5部份 3部份准备时间: 没有一分钟(个人表达部分) 个人表达: 没有有要求引导: 有要求没有要求讨论抽象及概念性话题: 有要求有要求(与第二部分话题密切联系) 新口语测试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各部分分别注重相互交流、深入话题及考主表达。第一部分:介绍及面试,考生就本人的总体情况对一般性的问题作出回答,例如谈及考生的家庭,工作学习,兴趣爱好等比较熟悉的话题,时间约4—5分钟;  相似文献   

9.
口语、书面语究竟有何区别?我们从过去一些专著给它们所下的定义上往往不易理解。口语、书面语除了在语音、语法系统的区别外,最大的差别在于词汇特点和词语的使用特点不同.本文从语言角度对它们的词汇特点做静态分析;从言语角度对口语、书面语中词的使用特点做动态分析。通过静态、动态两方面的分析,试闻使人们对口语、书面语在词电本身特点和词在口语、书面语中不同的使用特点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一、静态分析(口语、书面语词语特.点)从理论上说,普通话口语词与书面语词在词汇上界线很难确定,但并不是不可划分。口语词有口语词的…  相似文献   

10.
辉文 《阅读与作文》2009,(12):40-41
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个性、有文采,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内容。考场作文若没有亮点,就很难拿到高分。 那么什么是考场作文的亮点呢?考场作文中的亮点是指富有创意的超凡脱俗的内容,出彩、出新激动人心的内容。但怎样才能在考场作文中打造亮点,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