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让 《百姓生活》2010,(3):58-58
美国宇航局宣称,2009年10月的撞月实验的初步分析显示,月球上存在多得超乎想象的水和其他有用物质。负责撞月实验的美国宇航局ACME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科拉普雷特举着一个白色塑料桶宣布,“我们原来猜测是从一个足球场挖出一汤匙水,现在我们发现有很多很多,足够装十几个这样的水桶。”  相似文献   

2.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40年后,美国开始长达一周的庆祝活动。纪念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0,(2):28-29
2009年是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40周年,西方媒体披露了更多鲜为人知的登月内幕。 [内幕一] "月球撒尿第一人" 登月第二人奥尔德林回忆称,当他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表面的泥土后,内心激动的他突然来了尿意,于是当数百万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观看登月直播时,奥尔德林竟站在月球表面小起便来。  相似文献   

4.
我叫谢苏木。这个名字用了16年从没有给我惹上一丁点麻烦,直到班上突然转来一个男生。 他个子不高,一脸痘痘,让我想起一张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的月球照片。我仿照《红楼梦》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造句,偷偷对同桌马小凤说,“嫦娥一号”一奔月,“天上就掉下个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5.
月球探测发展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59年到1976年,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多种系列的月球探测器,他们采用了最早的深空探测技术和探测方式,并获得了宝贵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掀起了世界第一次探月高潮;1976—1994年国际上将深空探测的重点转向了火星和对空间站的研制,没有进行过任何完全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出现了其后的相对月球探测宁静期;20世纪末,美国的"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成功获取了月球的新发现,世界航天大国相继宣布了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探测计划,并纷纷发射月球探测器,将月球探测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根据目前"嫦娥一号"的新技术和他国的月球探测情况,对我国未来月球探测进行展望,以在今后国际月球探测活动中占据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月球竞赛的兴起,地球静止轨道之上直至月球的地月空间的战略地位受到高度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空间强国通过推出单边措施及发起“小圈子”多边合作的方式,分别从地月空间军事利用、私人实体对月球及天体资源商业开采、地月空间与月球活动秩序塑造等方面进行布局,对地月空间安全造成了威胁。以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9年《月球协定》为代表的国际条约虽适用于地月空间安全保障,但存在对外空和月球及天体和平利用规定的“双轨制”、对私人实体开采月球及天体资源规定不清晰以及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规定的缺失等问题。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未来发展角度看,我国应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指导意义以适应地月空间安全保障的特殊性;修改《PPWT草案》,纳入地月空间安全保障内容,构建“硬法”与“软法”结合的综合性框架;此外,应在中、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基础上,推动制定多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保障规则。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1,(3):30-31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真真切切,我们发现了水,不是一点儿,而是相当多。”——探测器在月球上击起1.6千米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113.6升的水——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3,(11):20-2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月球将成为“机械猿猴”的殖民地,上演真实版的“人猿星球”。日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和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太空机器人,能够像猿猴一样行走和攀爬,适合在月球崎岖表面上探索。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4,(7):54-55
在新一代的热门职业中,月球农民将变得炙手可热。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一适合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微型温室,并打算在2010年把这些温室送上月球。科学家表示,在未来几十年内,航天机构将招募一些有航天知识和种植技能的专业人才到月球甚至火星上去当农民。这些农民将作为外星基地的先行者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0.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之路的"领路人",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跳"出地球研究地球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接着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1.
火星上有生命吗?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前苏联都相继对火星进行过考察。美国"海盗1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考察证明,火星像月球一样,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而火星的大气里含有形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碳、氢、氧、氮和水蒸气。可惜的是,在科学家们认为火星上最可能有生命迹象的两个地区,"海盗1号"未能着陆。接触火星越久,与火星生命有关的谜团就越多,而火星生命的神秘面纱正逐步被科学家们揭起。  相似文献   

12.
蔡如鹏 《今日南国》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航天员》杂志采访时,对上世纪月球探测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1995,(3)
月球上出生的地球超人最近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医学人员向外界透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1990年,美国把一名怀孕妇女神秘地送上月球,在月球的黑暗一面特别建造的科学站里,这位妇女在太空医务人员的特别护理下,生下了一名胖乎乎的小男孩,取名叫哈洛维。现在,这孩子和...  相似文献   

14.
刘波 《百姓生活》2010,(4):60-61
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从事的6次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阿波罗”成功登月,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1994,(4)
21世纪人类将登陆火星火星与我们居住的地球很相似。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后,一直在探索登陆火星之路。近来,根据美国家航空航天总署和有关研究机构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人类将于公元2O14年登上火星。负责研究的斯特福委员会在所递交的报告中指出:要登陆人星,需建立一...  相似文献   

16.
ADR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s,因其简便、快捷、花费少、专业性及保密性强等明显优于诉讼的特点,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日趋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显示出其非凡的活力,成为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但作为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其实践一直走在理论的前面,ADR理论的探讨迄今为止仍停留在一个相当表面的阶段上,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亦有不完善的地方.ADR的体制尚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谭心耿 《老友》2008,(5):62-62
"嫦娥一号"传回了月球表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月球上令人瞩目的地形,莫过于比比皆是的环形山,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就有33000余座。这些环形山均以世界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但是,正面环形山的命名全部使用西方人的名字,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给背面的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美国一位天体和星球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炸毁月球以改变地球气候环境的大胆设想: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南极处时将它炸毁,这时候大量的月球碎片就会坠入太平洋。这些落入太平洋的重达地球四分之一的碎片,能改变目前地球运转具有的63.5度倾斜的状况,使得地球成90度角运转。这样,地球的地形、地貌和  相似文献   

19.
王文 《金陵瞭望》2007,(21):13-14
近年来,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计划,而欧盟、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印度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人类竞争奔月究竟图啥?  相似文献   

20.
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美国经常在我往时的梦中浮现,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壮举,纽约曼哈顿耸入云端的群楼和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驱动的信息时代,美国都领先地显示了我们星球人类的力量和骄傲。就在世纪之交的圣诞和新年那美好时刻,我访问了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夏洛特、辛辛那提、纽约、宾歹法尼亚、亚特兰大和罗利。美丽富强的美国的每一处都有一幅或恬静,或壮丽,或秀美的迷人景色,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