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符号     
请救救北京的符号。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岁月的雕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留下了珍贵的符号,等待人们慢慢捡拾。可是人们对于这种恩惠,又做了些什么?想那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青灰色的瓦,一片古韵中,它怀抱着邻里之间的情谊与幸福,四合院无疑是北京的符号,可如今,皇城脚下又留几抹青灰?四方天地间还剩多少邻里温情?轰鸣中,四合院作为北京的符号,支离破碎。想那咦咦呀呀的胡琴、脸谱上的花,一座戏台间,演出着千年间的悲欢离合。京剧无疑是北京的符号,可如今,“戏台小世界,世界大戏台”的对联又有几家挂?剧目中的经典又有几人能详?喧闹中,京剧作…  相似文献   

2.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干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民宅,它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形成一个口字形状的庭院。标准的四合院有着严格的布局,门楼、影壁、外院、内院、垂花门、正房、厢房、廊子等,井然有序。北京四合院强烈地体现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尊卑有序的理念,讲究对称、自成天地。这不仅表现在院落的大小、房屋的高低、门楼的型制等等外部设施上,而且表现在内部的功能和使用上。 北京的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大四合院以王府、高官和富豪私宅为代  相似文献   

3.
关于北京传统四合院保护与利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四合院的保护与利用,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旧城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北京传统四合院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北京传统四合院对于当前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难于判别、难于操作的问题,应通过开展综合研究建立一套传统四合院的评判标准,注意使保护传统四合院的工作为北京城市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乐乐 《北京纪事》2018,(3):12-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提出,“老城不能再拆了”,要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北京将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老城整体格局、传统风貌更加清晰,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将老城打造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舒了先生出生在宣武区龙爪槐,是个地道的老北京。1951年,舒了考入北京铁路部门,1991年,由北京铁路西山疗养院退休。这期间,酷爱文史的他,自学了《中国历史》等文史课程。学习中,他认识到祖国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1966年的一天,舒了上班路过宣武门,看到宣武门城楼正在被拆除,他意识到,北京的胡同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他想到,北京的城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胡同、四合院没有了,那将是北京历史文化一个不可挽回  相似文献   

6.
老“所长”     
田可 《社区》2005,(18):59-59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京一座古旧的四合院里,那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据说民国期间它曾是一个军阀的住宅,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整个的童年,都是在这个四合院的怀抱中度过的,因此有关四合院,我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其中一位老“所长”始终铭记在我的心中。这位老“所长”姓刘,是我们家附近房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7,(21)
昨天跟韩国来的朋友吃饭,闲聊时问他对北京的什么东西印象最深。他侧着头想了想说:"四合院。"我相信,对于我们这些老北京人来说,在童年的回忆中,四合院的确占了很重的分量。那时人们的生活都集中在这青砖灰瓦、幽静曲折的四合院里。  相似文献   

8.
鲁忠民 《社区》2001,(3):62-63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于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京城院儿迷     
王瀛 《北京纪事》2011,(8):80-83
垂花门、抄手游廊、花墙、月亮门儿、天棚、海棠、石榴树、葡萄架下金鱼缸……四合院,在老北京文化里最为言情、最为柔美的章节,滋润着佳人的性情、才子的诗心。随着城市建设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京城老院落并未淹没在高楼广厦之下,而是在胡同四合院文化爱好者、保护者、众多院儿迷的心中驻留。美好的四合院情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刻都没有消失,至今还在温暖着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柳春秋 《社区》2005,(2):14-16
从深圳景洲大厦的维权事件开始,因物业而引发的冲突,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把它比喻为“城市的三农问题”,希冀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所有的维权事件中,因“炒物业”而引起的冲突被媒体认为是焦点中的焦点,通过新闻报道,我们知道了一个又一个激烈冲突的故事。在一片嘈杂的维权声中,位于北京海淀区学清路上的学知园却在无声无息中,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平静地撤换了前期物业公司,并通过招投标找到了自己满意的新物业公司。过程之顺,在目前的北京居住小区里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桂林老城是桂林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老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以“动态桂林”的概念来打造桂林老城新形象,将是营建桂林品牌、彰显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胡同情     
我是北京老城胡同里长大的,20多年前去了海外,人在海外,时常关注我的成长之地,尤其关注北京老城胡同,我是在胡同里野大的,在这些胡同里,有我的同学、老师和邻居,有已变或老梆子的幼时小伙伴,有我偷摘过的果树,有曾被我用绷弓子扭碎的路灯……  相似文献   

13.
北京前门外的施家胡同里有座"袖珍小学"--施家胡同小学.在那小小的两进四合院里,满装着我们的童年梦想,它就像一条漂洋过海的小船,曾经载着我们走过很远.  相似文献   

14.
四合院作为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是有保存价值的;作为民居已经过时,且不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四合院那个时代形成的以封闭保守为特征的城市建设思维,称之为四合院思维,却是需要破除的.对于北京城市建设来说,更是急迫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黄邦寨 《社区》2005,(14):59-59
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生活过的北京记忆,这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我来讲一个故事陈述这个痛。我参与保护过一处四合院,是西城区梦端胡同45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之所以没有成为大杂院,是因为有高干家属住在里面,得以幸存。我本来不知道这个四合院,有一天,高干家属七转八弯找到我求救,说这个四合院要被拆了。漂亮的四合院里长有一株不知年代的丁香树,树身粗壮枝繁叶茂。这树生长极慢的,长到这么粗壮需要几百年。长了这么多年的丁香树都要毁掉,怎不心痛!我给市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领导能够干预这件事情。领导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金融街开发…  相似文献   

16.
步雄 《北京纪事》2009,(1):77-78
像老北京失去了四合院一样,我失去了曾经的母校——北京第九十五中学。2002年,北京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位于宣武区韩家胡同的北京九十五中学被取消建制,改成了一个体检中心。说不大,九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7,(4)
人们在城市中每天上班下班不知道要走过多少个井盖,也许从来没认真仔细地打量一下它们。如果真的多看一眼,心里多数一数,突然会发现井盖的种类怎么那么多,一段路就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每个井盖上都写着汉字和数字,甚至还有各种符号及图案。以北京为例,最常见的是污水、雨水和自来水井盖;最少见的是广播电视局的;符号最奇特的是北京燃气的;符号最形象的是北京电力的;最容易混淆的则是北京市天然气和北京燃气两种。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社区》2005,(14):34-35
社会学家认为,中产阶层在社会中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结构会越稳定。而事实上,在社会“中产阶层”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会显现出一些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在美国正在发生,在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中也初露端倪。比如出现在北京老城区中的昂贵的四合院,以及高档楼盘,正在改变着当地的社区文化特质。似乎中产阶层的发展是全球性的,也是大多数人所盼望的。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在美国,中产阶层的发展给社区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座特殊的院子在北京数不清的四合院中,有一所比较特殊的院子--东城区棉花胡同22号。这里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职工宿合,可以说是戏剧界专家学者荟萃的文化之院。清末民初,它曾经是一座皇家庭院式的四合院。公元1267年(元四年),北京建为全国的首善之区,称"大都"。作为首都,北京的文明超脱一般地域文明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代表和结晶。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特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那丰富多彩的、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居家建筑。住宅是家庭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区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拔地而起的高楼、整洁宽敞的街道背后,是日渐消失的老街古巷。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南宁文化?如何在钢筋水泥中寻找昔日的老城记忆?“老南宁”项目即将启动,我们期待能够拥有一片净土,重温儿时旧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