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实践双重关系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论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内容应围绕着认识的基本规律展开,将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的阐述统一起来;其结构形式应将"规律"和"范畴"统一起来.本文提出了一个围绕认识基本规律展开的认识规律与认识方法论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教学论研究在转向与回归实践、变革与创新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已有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从教学论研究历史自觉的意义上而言,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教学论与教学论史是“历史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思想的历史”.这一命题的意蕴不是以教学论的“历史”冲淡乃至替代对当下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探索,而是基于“历史性的教学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思想的历史”,从而实现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呼唤着写作教学论的建立。长期以来我们却未发现这一点,这主要是由于未把写作学、写作教学、写作教学论很好区分所致。写作学是一门以人类的全部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写作教学是有关教学写作的实践活动,与之对位的理论是写作教学论,写作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只有澄清种种混乱认识,才能使三者并行不悖地发展。写作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写作教学总论(性质、任务、原则等)、过程论、方法论、测评论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阐释与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论是从动态的教学整体出发 ,综合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关系 ,探索教学最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性 ,教学本体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论方法论构成了教学论学科的全部内容和完整体系。对教学学科特性和学科体系的清楚认识 ,有助于教学论研究者强化教学论的学科意识 ,进而自觉地推动教学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践方法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方法论,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从实践理解思维和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第二,它是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实践方法论从实践理解,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人对社会、自身改造的“有所作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践方法论是从整体的实践理解,人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身,在改造自身中改造环境。对认识、把握和塑造实践方法论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哲学认识论作为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直接关系着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论的学科建设。然而,现行认识论的局限在于,把认识仅仅看做一个反映过程,对认识的创造性本质没有给予关注和揭示。要突破现行认识论的局限,就必须在认识观的转变、认识要素结构的确认和认识的过程中,深刻揭示和把握认识的创造性本质。以此为指导的教学理论研究,是理论主体观念地把握教学问题材料的创造性过程,它以教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理论准各阶段、理论运演阶段、理论反审阶段和理论表述阶段四个前后相继的逻辑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创造性认识论观照下的教学理论研究过程,对于深化和发展教学认识论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的过程。社会认识构架形成之后,在人类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人体认识构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规律。从社会认识构架的历史进化中,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的与社会的,以及发展的内在机制等关系和规律。同时,社会认识构架又不断地进行内向和外向的"双向运动",这种运动深刻表现出人类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做过一些原则的论述,具有超前研究的性质.毛泽东根据探索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辩证过程论.由于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自觉活动之间关系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社会主义社会规律作用的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人们对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过程,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艺学方法论是一门理论科学,它的宗旨是详尽缜密地研究文艺学原理体系的原则和它的分科;以及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运用这些方法标准的评价.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论都取决于这门科学的特点:为了顺利地研究文学,必须正确地认识它的使命和特征,认识它的发展规律,和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它在各种思想和文化现象中的地位.对文学发展客观存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能帮助我们确定卓有成效地科学地研究文学的方法.一些苏联和外国专家认为,文艺学方法论是文学理论的组成部分.然而,发展到二十世纪的作为科学认识的方法论,特别是社会(人文)科学的方法论的作用,说明它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更好地利用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所刨生的理论与学说,指导中国大地上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变化、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认识的发展变化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发展变化三个问题的历史考察表明,整个马克思主义以及它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不是一经形成就凝固不变、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这种认识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既然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就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中要把"史"、"论"、"著"有机结合起来,撰写一批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编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人们或从教学过程的认识特征和发展功能方面,或从研究教学过程本质的方法论方面,力图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这种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方法,促使人们对教学过程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助于整个教学论体系的建设。针对教学过程本质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研究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笔者试图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大系统中对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进行重新探讨,以便为研究教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共识     
在当下教学多元、差异表现异常突出的情势下,寻求教学基本理性,达成一定的教学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共识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观念阐释过程,而是一个教学实践的不断选择和创造过程.对于学校来说,教学共识既是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也是学校未来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美好愿景.对于教学主体来说,教学共识的达成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它意味着个人教学观念的反思和改造,甚至是颠覆和重塑,因而也是一种自我的规限和克制.教学共识的贯彻和落实不能仅仅靠某种善良的教学意志和美好的教学愿望,还需要将教学共识凝结为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制度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美好制度的中国方案引起世人注目。分析其内涵与特征,阐释其蕴含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传统因素与新因素的统一、目标确定性与手段多样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方法论思想,对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实践层面的方法论运用体现的是一系列思维模式,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寻求方法论指 导,并自觉将方法论思维运用于研究之中的主动意识。具体言之,方法论意识包括运用“层面—关系”确定研 究位置的结构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问题意识,注重历史继承与本土转化的时空意识,以及通过探索学 科方法论促进学科建设的自我意识。教学论研究者需具备这些方法论意识以提升研究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价值是一个运用得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而教学价值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领域.教学价值应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教学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教学需要满足之间的认识和看法.价值观在教学思想领域的具体体现,既具有价值观的普遍属性,又带有教学领域的特点,它最终通过对多种多样目的的追求表现出来.在现代教学价值观的确立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认识;教学价值与人的价值关系的认识;教学价值与教学功能关系的认识;教学价值与素质教育关系的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所在,其科学内涵在于对人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的明确肯定,对人的价值的推崇和高扬,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共同富裕"论的发展,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途径,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经济社会建设,促进全面健康发展;优化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满足人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执政理念,创新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的认识只有符合客观的规律性,才是正确的认识。同样,人们的实践也只有符合客观的规律性,才是正确的实践,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现实世界是遵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辩证规律运动,发展、变化的。因此,数学必然充满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觌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觌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数学教学实践说明,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数学不仅是教好学好数学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双向互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双向互动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并从这个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殊性的客观事实;这个规律存在的理论依据;及人们在认识和运用这个规律过程中的差异影响其实现程度等三个方面,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双向互动规律作了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