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乌尔那穆法典》、《里皮特伊什塔尔法典》和闻名世界的《汉穆腊比法典》三部法典的前言,我们发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立法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思想--国家最重要的职能是以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阶级和谐.这些法典都在前言中宣称国家的代表--国王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在国中彰明正义,消灭邪恶和罪行,使强不凌弱,公正对待孤女和寡妇".苏美尔时期的拉旮什、伊辛、拉尔萨和古巴比伦王朝的国王们的铭文中也提及他们建立了社会公正.另外,根据乌尔、伊辛、拉尔萨、巴比伦和其他王朝颁布的年名,可以知道许多国王在其统治的第一年就在全国宣布废除债务,解放债务奴隶法令,并在年名中称"在国内建立了公正之年",解负令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巴比伦王阿米嚓杜喀的敕令》中发现.依靠法律和行政主持公正是两河流域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2.
一幢房子,象天穹有一具犁,象铜壶被布覆盖, 象头鹅昂立在地,人们闭着眼睛进去,睁着眼睛出来。谜底:学校。这是写在古代苏美尔的重要城市乌尔出土的一块泥板上的谜语,距今已约有四千余年。①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两河流域南部考古发掘工作的全面展开和人类最早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②学术界始知古代两河流域在塞姆人和巴比仑·亚述文化之前还存在苏美尔人和人类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丰富多彩的苏美尔文明不仅使人们对古代东方社会的认识发生深刻的变化,也使人们对世界文化史的内容不得不进行扩充和改写。本文拟根据本世纪两河流域有关苏美尔学校教育的考古资料就人类最早的学校教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健 《东方论坛》2013,(5):115-119
苏美尔王权观念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后世巴比伦和亚述王权观念的根本源流。苏美尔王权及王权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王权萌芽及形成阶段、从早期王权向专制王权转变阶段及专制王权加强和完善阶段。在苏美尔王权及王权观念的发展过程中,苏美尔王权的基本特征形成,主要反映在其阶段性、神圣性及至高无上的专制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人类五大文明的发生期都伴随着各自的玉石神话与信仰.其中,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以青金石崇拜为突出特色.分析20世纪考古学家解译出的苏美尔神话文本,从中可以找到重要的历史信息,如以青金石为神性特色的伊甸园生命树之原型,青金石产地阿富汗与苏美尔城邦的贸易关系,青金石神话信仰在古埃及、巴比伦和整个地中海文明中的传播等,据此重构5000年前文明城邦的神权意识形态内容,探索催生文明起源的神话观念动力.  相似文献   

5.
到此,可以暂时结束我们所研究的苏美尔本文的对比分析。现在我们再来试图回答一下前面所提的三个问题。 1、巴比伦的《吉尔伽美士史诗》的整个苏美尔原本存在吗? 看来是不存在的。苏美尔史诗的篇幅很不一样,这是一些互不联系的单独的作品。巴比伦人修改了苏美尔的传说,把它与统一的情节结合成统一的整体。这完全是他们的新办法,也是他们的功绩。  相似文献   

6.
<圣经>"诺亚方舟"故事乃古苏美尔人<吉加美士史诗>洪水传说的翻版.地球储冰量有限,不可能支持形成淹没包括阿拉拉特山在内的全球性大洪水.原始人们并无整个"大世界"的观念,仅仅生活在其活动范围所及的一个个孤立的"小世界"之中.所谓"诺亚方舟洪水",或"吉加美士史诗洪水",其实质不过是淹没了当时局部的"小世界"而已.<吉加美士史诗>洪水传说可以得到考古发掘的证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乌尔遗址最下层之欧贝德文化的聚落遗迹上,有厚达2.5~3.7米的洪水泛滥堆积物,那就是这次"小世界洪水"的遗迹.  相似文献   

7.
奥斯曼帝国史上著名的立法者苏莱曼立法适应帝国发展的需要,修订和编纂法典,颁布新法律,尤其是《群河总汇》《埃及法典》、《苏莱曼刑法典》、《奥斯曼王家法典》、《桑贾克法典》、《律书》等,保障了奥斯曼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了帝国的稳定。苏莱曼立法是伊斯兰法框架下的世俗立法活动,所立新法丰富了伊斯兰法律体系,所编法典保存了伊斯兰世界前辈法学家的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8.
西亚哈拉夫文化(前5 100年~前4 300年)晚期彩陶盘纹饰有表达立杆侧影、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十二月历法内容者,其源头在中国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证明前4 500年炎黄杀蚩尤后半坡类型先民有远徙西亚者;哈拉夫文化及受其影响的一些考古学文化中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如“拣骨葬”“牛崇拜”、尖底瓶等也可能进一步佐证这种认识.哈拉夫文化结束后即转入苏美尔时代.苏美尔人的来源目前仍不清楚,但有人认为他们来自中国,哈拉夫文化晚期彩陶盘纹饰内涵表达及其他相关文化因素为这种认识提供了一种新证据.  相似文献   

9.
为停止卫拉特人和喀尔喀蒙古人之间的长期内讧,巩固封建主内部地位和团结蒙古诸部落力量,为对付受满族奴役的威胁,1640年,在卫拉特的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倡议下,召集了卫拉特和喀尔喀封建主的准噶尔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大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规.这部法规是十七世纪蒙古史极珍贵的史料,也是封建制度时代游牧民族习惯法准则法典和社会法制的光辉范例。但是,尽管与会者发出了庄严的誓言,该法规关于卫拉特人和喀尔喀蒙古人之间政治协定的条款,不久即失效。在惯于利用蒙古封建主各个集团利益制造纠纷的满清宫廷阴谋策划下,喀尔喀—卫拉特王公联盟还没巩固,就发生了新的冲突和自相残杀的流血战争。可是在喀尔喀法规汇编中调整法律关系和旨在巩固世俗封建主和僧侣封建主阶级特权的某些条款,在1709年的《喀尔喀法典》这一法律汇编出现前一直有效,在中国理藩院《蒙古法典》(指《理藩院则例》——译者)编成前则部分有  相似文献   

10.
《唐律》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法典,它对社会各阶层的不同规定,充分反映出其封建法典的阶级本质。其中,从婚姻礼制、夫妻关系、财产继承权等方面对男女的不同规定来看,唐代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很低。但从实际生活来考察其地位并不低,出现了"法律地位低,现实生活中地位高"的悖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拱玉书等著《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在象形字的性质和地位,传统六书的合理性,苏美尔十三书,文字与国家和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一研究对中国比较文字学及文字学理论建构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美尔史诗<吉勒旮美什和阿旮>由于行文过于简洁及古苏美尔楔形文字晦涩难懂,50年来,国际亚述学界无人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乌鲁克王吉勒旮美什在基什城的使节要求他臣服后而对长老和壮丁们说的有关水池和井的关键词句,因而我们无法理解基什要求乌鲁克臣服的理由以及两大城邦战争的目的.作者对这一段话中的最关键的苏美尔语动词形式til-til-le-dam做了仔细地推敲后,认为在这里只有til的不及物动词含义"(水池)枯竭"作谓语才是合乎逻辑的正确分析.美国学者克睿默推测它为"完成(水池)"的动词不定式是不合乎语意和语法的.根据这一新的分析,作者把这段话新译为"(使节说:)‘(如果不是基什,你们的)一个水池将要枯竭,(你们)国土中所有的水池都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用)水罐(取水)的水池都要枯竭了,所有的以绳索提(水)的深池都要枯竭了.(因此,你要向基什进贡.)'"由此,两大城邦争霸的缘由被全新地理解为上游的基什大邦控制了苏美尔的经济命脉--幼发拉底河的水利资源而要求下游的乌鲁克臣服.  相似文献   

13.
国内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研究若干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中有关两河流域章节的撰写在运用史料和描述史实的准确性方面值得商榷。乌鲁克第五王朝和乌尔第三王朝的关系应是继承关系 ;埃什嫩那没有“受控于强盛的亚述” ,拉尔萨也没有“被埃兰人征服” ;马瑞是在延哈德的帮助下摆脱亚述的控制 ,汉穆腊比征服了亚述和埃什嫩那 ;古巴比伦人没有“黄道十二宫” ,文献中亦无“记载对流星、慧星等星的变异天象的观察” ;沙姆西阿达德王朝时期不是“早期亚述时期”或“古亚述时期” ;古亚述的商业殖民点卡尼什商业公社政治上隶属于阿淑尔城  相似文献   

14.
《门第》是青岛女作家连谏的都市情感小说.连谏自身的家庭背景及早期的贫困生活使她接触到更多下层民众,从而能游刃有余的通过铺陈婚姻中的经济生活展现小市民斤斤计较的心理.《门第》一反传统婚姻生活中“男强女弱”的模式,描写出经济地位上的“弱男”何春生和“强女”罗织锦的婚恋过程及婚姻悲剧,表现出经济对何春生及其婚姻的压迫,为我们提供了反观现实婚姻生活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5.
寓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历史非常悠久。人类最古老的寓言是西亚苏美尔人的作品,年代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后。据克拉墨的《历史始于苏美尔》的记述和转载的寓言来看。当时苏美尔人的寓言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十分成熟,并不逊色于“伊索寓言”。不仿转引一则如下: “狐狸向恩利尔神要求有野牛的角,于是它长上了野牛的两支角。可是不久风雨大作,它再也进不了自己的洞。到了夜快尽的时分,冷风凄雨浸透了它。它说:只要天一亮……”可惜,这是一段被寓言界忽略了的历史,因而,一般地认为,寓言从形式到内容的基本式样的形成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这种看法,不但忽略了巴比伦的苏美尔,也忽略了对世界寓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似乎已讲得很清楚了。但仔细推敲起来,仍有一些疑问,这主要在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一王朝)、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五王朝)之间的巴比伦第二、第三、第四王朝方面,现提出来请教于有关专家。 一、海国王朝就是巴比伦第二王朝吗? 李永采等编《外国史大事纪年》(山东教育版):“前18世纪后期,伊新一带再次出现苏美尔人建立的独立国家,并和汉谟拉比的后代发生过战争。前1595年,国王伊路买鲁趁赫梯大军退走之机征服了巴比伦,建立起古巴比伦第二王朝(前1595—1518)世称‘海国王朝’。”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上半叶,当世界许多地区尚未显露国家历史曙光的时候,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却发生了迄今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成文记载的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大约一千八百年后,古代希腊的雅典城邦也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梭伦改革。虽然这两个城邦分别处在世界的东西方,各自改革的时间相差千年以  相似文献   

18.
古巴比伦时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借贷利率,《汉穆腊比法典》中规定的利率只是众多利率中并不常见的一种利率。存在着的多种多样的非单一的借贷利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古代社会还无法实行像现代社会一样全国统一的借贷利率。多年以来《汉穆腊比法典》一直是我们研究古巴比伦时期法律、经济制度等问题的重要史料,但仅仅依据《法典》的有关条款来研究上述问题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大量当事人留下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的外国文学教科书和工具书中很难看到苏美尔文学的内容。这种欠缺对于一般读者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而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则是不能原谅的失职!因为现在已是21世纪的前夜,人称知识爆炸或信息时代,可我们的外国文学史却陈陈相因地重复着19世纪的错误。更确切地说,一部世界文学史以古希腊为起点,在19世纪以前曾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以埃及和巴比伦为起点,在19世纪知识背景下算是较为新潮的,而到了20世纪则显得完全过时了。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古代伟大文明中哪一个最为古老,这是至今仍有激…  相似文献   

20.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为了加强奴隶主阶级的中央集权统治、保护私有制经济的发展、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编纂了《汉漠拉比法典》。法典从不同的方面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法典具有家长制的奴隶制的残余,具有发达的形式主义的债权法,法典还有独具特色的诸法合体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