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德格尔从生存本体论出发,追问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形而上学根源,认为科学研究的企业化、商业化和技术解蔽的座架化使科学研究及现代技术走向了歧途,主客体的分离和世界的图像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要使人类摆脱科学技术的异化、座架化,就要批判形而上学知识论思维,借助于诗与思方能使人类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的发明能够改善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技术的应用,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即农业技术出现了异化现象.而解决农业技术的异化问题,必须研究农业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异化表现,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或者防止异化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农业技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其技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提出"异化"的概念入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异化的表现和后果,并将解决技术异化问题与人类解放联结到一起,提出了超越技术困境的途径。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对于当代人解决技术异化问题,超越技术困境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使人们对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诸多忧患。学者们通常把技术引起的负面效应称为技术异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异化的探讨颇多,形成了诸多技术异化观,但大都存在着偏颇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异化主要观点的阐述与剖析,就技术异化的不可避免之因进行了深层次探究。以便使人们正确的认识技术异化及技术异化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财富的增加,也给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即科技异化问题.以实践的观点,从人类的认识能力、道德追求和社会制度方面来看,科技异化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同时,从实践的角度也应该可能寻找到规避科技异化的有效途径.这个问题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子信息时代下,受劳动与市场双重引擎的作用,人与电子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异化现象。人与电子网络的异化虽然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劳动异化与科技异化,但却表现出人的思维与模拟思维的异化、人的角色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等新的特征。这种异化不仅导致了人的感官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的下降,而且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社会诚信的危机。要扬弃人类与电子网络的异化,必须实现个人自觉、电子网络从业者自律、政府强治,以减少人与电子网络异化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文化意象的差异往往导致传递过程中的语义缺省和冲突.本文就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9.
早在古希腊时期,异化现象就已经被人们所关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异化问题的思考已经较为普遍和自觉.对异化问题的学术见解有两类:一是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二是将异化理解为人类生存的普遍形式.异化的根源在于匮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消除匮乏;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并将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技术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异化问题。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技术异化,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对技术的使用中违背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技术异化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异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增强,技术异化的后果也表现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异化思想是阿多诺继承前人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对现实异化生存状况体验、反思的结果,是贯穿其美学的一条红线。阿多诺通过对启蒙的反思,将人类异化的根源追溯到主客二分最初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将异化看成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永恒现象,相对于马克思私有制特定时期的异化理论,具有片面的深刻性。阿多诺以其激进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利器,通过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辩护,实现了他对异化现实的批判与乌托邦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生存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对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哲学分析作为理论支撑,从技术本质、技术价值、技术异化和技术实践四个层面对数字化生存进行技术视角下的全面认识,既要肯定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意义,又要警惕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人本界限的跨越,一旦越界,就会产生技术焦虑、人类经验被取缔和群体性孤独等社会问题,技术力量异化为技术权力.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价值,从而保证数字化生存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能力.但技术思维的特点是先行地把握物的数量关系和逻辑联系,而不顾及自然的质和内在价值,所以,它必然会造成意义损失.技术时代在精神塑造方面的缺陷正源于此.它会造成情感的平面化和被动化、社会的技术文化控制、思想的片面化,可能使人伦异化和丧失尊严,需要我们以教化理想来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14.
论技术异化的二重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属生产力范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本身成为控制社会和人类的一种异己力量,这种现象叫技术异化.技术异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从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探讨技术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数字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渗透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各个维度,突出表现为“数据崇拜”“无形剥削”“虚拟交往”“赤裸生活”的普遍现实,成为“人受抽象统治”的当代形态。数字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全面联姻则是造成数字异化的根源。具体言之,数据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导致新意识形态幻象,产消合一生产方式模糊劳动与休闲的界限,数字平台的私有属性与逐利性质诱发交往异化,资本增殖逻辑对人类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殖民。扬弃数字异化,其根本途径在于坚持唯物史观,消灭数字技术占有和运用的资本逻辑。一是建构数据资源共享环境以规训数据资本;二是重构数字生产关系以释放新生产力;三是构建数字共同体以抵抗虚拟交往异化;四是运用人民逻辑更替数字技术的资本逻辑。  相似文献   

16.
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影响到生态稳定和社会和谐,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探析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异化问题,寻求克服技术异化的措施,对于减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消极影响,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军事技术异化是指在研发和应用军事技术过程中出现了负的价值或者与人初衷相悖的现象。现代军事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军事领域的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等方面。军事技术之所以产生异化,一方面是因为军事技术的本质特性使然,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错误认识和不当行为。异化的消解需要人们正确认识军事技术的本质,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价值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机制和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技术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人类意识指向存在,由于人类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异化,社会技术问题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日常生活的“存在”与哲学视野中的“存在”的区别入手,论述社会技术存在与社会技术存在者的逻辑前提与展现关系,在对社会技术存在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社会技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不仅是一种具有价值性的人类文化样式,就哲学的理论特质而言,哲学在根本上就是关于"价值问题"的学问.从哲学历史发展形态来看,以往哲学都蕴涵着对"价值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具体说来,以对象化的方式求解"价值问题"是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心性"觉解的方式求解"价值问题";马克思哲学则以实践的方式来求解"价值问题".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现对知识论形而上学传统的超越,体现了人的"价值问题"意识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艺术创作与评论中 ,传统审美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除了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外 ,人类自身思维背景的多元化是其嬗变的内在动因。当代审美观的异化是思维模式差别和演进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