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赫德与晚清中国国家邮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赫德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外国人。本文从赫德与晚清中国国家邮政关系出发,探讨赫德对晚清国家邮政创办的作用、影响,以及赫德对中国加入万国邮联和禁阻客邮的消极态度,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赫德在中国近代国家邮政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殖民面貌。  相似文献   

2.
赫德为英国人。长期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对晚清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均有重要关系。翁同龢先后授读同治帝、光绪帝,在晚清也举足轻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翁对赫德愈来愈重视,赫德对翁也情有独钟,他们之间的关系与晚清政局的演变密不可分,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晚清海关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外学术界在晚清海关史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力求对晚清海关史的研究现状做出全面准确的考察和分析,以推动晚清海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荆墨 《社区》2011,(20):12-12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叫赫德的洋人,搅动了晚清的历史。他对中国海关,外交、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施加了全方位、深刻的影响。历史作家赵柏田的《赫德的情人》,用独特的历史角度.还原了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真实人生,以及晚清王朝的官场众生态。  相似文献   

5.
受西方线性发展史观的影响,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将中国文学现代性“五四起源”合法化,缺乏对晚清文学尤其是小说翻译进行多维度分析.基于对线性史观的解构性反思,深入考究晚清小说翻译文学体裁、文学主题、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而系统分析晚清小说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发现晚清小说翻译在“前现代”语境中已经具备了诸多现代性特征,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6.
赫德(Robert Hart)是中国海关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他二十九岁就登上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宝座,统治中国海关四十八年,广泛参与了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作为一个西方人士,赫德之所以能游刃于晚清中国政府,与他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他性格复杂,有着善于"主动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认知特征、"超乎寻常的自信和乐观,热情、勤奋、富有创造性"的情绪特征、"谦虚谨慎,在八面玲珑的处世方式下,掩盖着刚强、独裁的内心,对既定目标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很少罢休"的意志特征和"时而浪漫真情,时而狡诈虚伪"的对现实生活态度特征.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晚清及古代文学、文化之关系的“传承—转化”研究,成为近2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不妨称之为“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国中心观’的兴起”.它既带来启示,也引出困惑,还可能导致学科尴尬.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腾飞、社会思潮与知识分子心态的改变.只要此种“大气候”得以延续,这一趋势就不会衰颓.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中外交涉是《皖政辑要》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在该书中,编纂者列《交涉科》于各科之首,并依照中外交涉的主要事项设立子目,从"商约"、"教务"和"合同"三个方面再现了晚清安徽中外关系的概况,因而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晚清开埠通商思想简论刘天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开放了许多可以与外国进行通商的城市,其中有的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设立的约开口岸,有的是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自开商埠。一般来说,通商口岸和商埠的设立,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们对于促进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0.
1856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慕维廉编译的<大英国志>,为近代中国文化人带来了大量的关于英国历史的知识信息.本文通过对<大英国志>译本的分析,译者蒋剑人在翻译中对英国历史的理解,以及<大英国志>在晚清的流传和影响,指出该书为晚清中国人正确认识有关英国历史,提供了最新的、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使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英国的政体演变、历史沿革和文化成就.该书在近代中外史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于古今争斗、中外交汇的历史背景下,其中自晚清以来开始的小说观念改造及其现实应用,以"断裂"与"承袭"共融的复杂形态,生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特殊的"现代性"发端.  相似文献   

12.
练兵处是清末新军编练的领导机关,练兵处的成立推动了清末的军事变革,成为中国陆军近代化的重要一环.张之洞作为地方督抚的代表,围绕练兵经费、营制饷章、后勤体制和学堂章制等方面同练兵处之间的关系既有调适,也有抵拒.透视张之洞与晚清练兵处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为我们透彻地了解晚清军事改革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诸多教案中,曾国藩亲自处理的有两起,其中以1870年发生的天津教案为典型.该起教案最终以惩凶赔款的方式结束,一向被作为屈辱外交的案例写进历史.但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天津教案不仅说明了曾国藩个人在中外交涉事件中的能力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晚清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局.只有对这些困局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对天津教案以及整个晚清外交有更完整和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外交事务的处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挑选幼童出洋留学,"属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开创了中国近代官费留学的先河,影响至为深远.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清留美幼童常有提及,但较为系统研究留美幼童群体问题的专论则是鲜有的.本文试图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以香山籍幼童为研究对象,对晚清留美幼童地域集中性问题以及他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作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野史是中国史学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史学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晚清这一封建社会的末期,野史得到了较大发展,关于晚清历史的野史记载也更为广博。戊戌变法作为晚清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野史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此类野史资料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相关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需要对其史料状况进行充分的发掘、研究、整理和利用,从而发挥出该部分野史史料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晚清时期,列强利用炮舰干涉教案的政策分为四个阶段,变幻莫测.法、英、美、德是利用炮舰干涉教案的四个主要国家,它们的政策也有差异.列强利用炮舰干涉教案的政策对中外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阿英先生是近代研究中国小说的著名学者之一,尤致力于晚清小说的研究.他在小说目录学方面学术成绩斐然,突出体现为<晚清小说目>、<晚清小说史>、<晚清文艺报刊述略>等经典性学术著作的问世.阿英先生对晚清小说书目的编定,使中国小说专科目录体系趋于完善,但他的研究工作亦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从1840年到1901年,晚清历次的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就中国而言主要在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然而比较中外双方诸多因素,其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从传播技术向度而言,中方交通工具和信息媒介落后于西方;从传受主客向度而言,中方政治控制严密甚于西方,传播机制落后,民众获得的国家信息有限;从传播类型向度而言,中方人际传播为主,中华民族意识薄弱,而西方大众传播为主,建立了民族国家.晚清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失败的"传播说",不仅是对历史诸多解释的完善,也是对现实国家安全的重要提醒.  相似文献   

19.
文祥是晚清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中枢大臣.尤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次重要内政外交中,他以自己独有的见解与具体行动参与其中,影响了当时的政局.总体而言,他在历次内政外交大局中的言论、思想与活动,维护了晚清政局的稳定,客观上顺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向.  相似文献   

20.
晚清民国时期中外旅行家对哈密有着较为丰富的记载,通过这些中外旅行家视域下的哈密居民、建筑、饮食风俗、教育等的记述,从一个侧面勾勒晚清民国时期哈密的社会生活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