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调查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温度表”与“测试器”。从现代企业制度跟踪调查到企业集团调查,从景气调查到各种专项调查,反映的都是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企业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几年来,山西企业调查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规范、成熟,已取得一定的成绩。21世纪的今天,企业调查工作日益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所关注,担当调查工作的全省企调队伍,作为连结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将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企业调查工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林水清 《浙江统计》1998,(10):20-20
近年来,一批企业通过横向联合组成集团公司,多种经济成份、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兼并联合日渐增多,对此应作如何统计?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与同仁商榷。1.对于以企业集团(联合企业)为单位进行统一核算的集团单位,可实行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统计单位填报各类统计报表。其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手段的统计工作已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有的方面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企业统计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曾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口径范围的调整上,远没有改变企业统计了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状况,导致企业统计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因此,企业统计改革须深入持久进行下去,并力求在认识、内容和运作L有所突破;一、对企业统计工作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兴建  郭吉元 《山西统计》1998,(1):32-33,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必须有竞争力,必须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本文就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问题作一些浅探,着重考虑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一、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的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的种类很多,在整个国民经济这个有机体内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这就是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要进行各种投入。这个生产经营条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前…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论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省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到2001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已达到790.49亿元,比2000年增长13.7%,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3.2个百分点,这表明服务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蓬勃发展的服务业相比,服务业统计严重滞后,原有的统计方法制度已经远不能适应现实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统计改革步伐,建立一套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和各级政府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的需求。一、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统计指标不仅是统计理论设计的中心内容。也是统计实践运用的实质所在。我国~行的统计指标,大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表现在数量上主要是“六多六少”。一、数量指标多,质量指标少当前,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说,社会总供给在县上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在重视数量统计的同时,应该把质量指标的设计、运用提到日程上来。二、经济指标多,社会科技指标少经济、社会、科技“三位一体”,构成国民经济技体。在人类现代社会发展史上,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不论是政府要抓好宏观管理,还是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求生存,都对统计及其信息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体系和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为此,国家政府统计体系正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企业统计改革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何荆 《浙江统计》1996,(2):19-20
一、现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贸易统计改革的总思路仍困于长期计划经济的框框中,未能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流通领域是市场经济的前哨,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流通领域基本上建立起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经营环节”的流通体制。我们的统计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发挥自己的作用,应该是统计改革的方向和出发点。近几年的贸易统计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取消了商品纯购进指标及商品调拨指标等等,着重反映全部流通企业之间的购销活动,但仍存在重企业…  相似文献   

9.
叶莲芝 《浙江统计》2004,(12):31-32
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和磨练的台州企业集团整体运营状况良好,部分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市场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也应该看到,与国内外上档次的企业集团相比,台州企业集团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开发能力弱、市场发展空间狭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大做强企业集团,铸造台州经济走向世界的"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0.
岳英枝  窦凤莲 《山西统计》1999,(4):33-33,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和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正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钢铁企业将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之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此时,企业若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统计信息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统计信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当前企业统计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统计信息观念淡漠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走向市场,而企业对统计信息管理的观念却很淡漠,存在一定片面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正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健康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对统计信息的要求越高,各级领导要加强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高。领导层作出决策的决心,离不开对经济现状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而统计信息,则是经济现状和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形成统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1、对《统计法》的规定执行不严,贯彻不力。《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部门亦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未能达到预期的遵守和执行,统计违法案例不能得到有效的扼止,甚至有许多企业领导人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法》了解甚少,有章不循,而作为执法部门,不能有效地按《…  相似文献   

13.
赵国勋 《山西统计》1998,(12):35-36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统帅,按照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组织实施了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新制度的实施确立了我国今后的统计工作将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每逢0年份进行人口普查,逢3、8年份进行企业普查,逢6年份进行农业普查;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随着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多样化,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一些统计指标使用全面报表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如小型批发零售、个体运或企业统计等;同时辅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企业统计是政府统计的源头和基础,两者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决定了一方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并决定另一方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从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来讨论一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一、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目前我国政府统计系统的改革目标已基本明朗,这就是“争取到本世纪末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统计体系”。具体说,这一新统计体系至少要达到以下七个目标:一是从统计职能上看,就是要把统计部门真正建设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和国民经济核算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统计》2009,(3):51-52
长期以来,统计调查系统的格局是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为主体,民间统计一直是空白和薄弱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多种经济成份的竞相壮大.市场主体的成份增多.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民间统计的主体——统计事务所就能发挥联系政府统计部门和企业统计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统计调查系统的格局是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为主体,民间统计一直是空白和薄弱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多种经济成份的竞相壮大.市场主体的成份增多.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民间统计的主体——统计事务所就能发挥联系政府统计部门和企业统计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常红 《青海统计》2006,(10):41-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得到不断完善。这种根本性的变革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搞竞争,求生存,图发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作为企业管理重要基础的企业统计工作,也面临着历史性转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统计大量拥有数据资料的优势。深入广泛,全方位地开展统计服务工作,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日益紧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经济统计市场化的孝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体制的逐步建立,作为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而日趋复杂化,原有的指标体系、调查制度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需要.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必须在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的新框架。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社会经济统计由计划经济理沦为指导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清导的社会经济统计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建大型企业集团向经济强市跨越山东省潍坊市统计局王连波我市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立足潍坊实际,抓住机遇,组建发展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骨干力量,为我市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奠定了基础。到1997年底,全市各类企业集团发展到297家,其中省...  相似文献   

20.
李俐 《浙江统计》2008,(4):34-34
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收入分配和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用人机制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存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情况。因此,完善、健全和改革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方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