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韧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以说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2.
石评梅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活跃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文坛上的一位富有才华、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是20年代在追求理想和光明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知识分子灵魂的真实写照,是她心灵历程的展现.由于她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的散文带着悲怆、哀婉的色调,但哀婉的色调和冷艳的光辉相揉和,更真实地反映了她心灵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王了一的散文创作集中在1940年代,实录了当时大后方中国社会的世相人情与政治黑暗.他把幽默融入小品文的隐讽技巧,实现对人之生存的深挚关怀和严肃思考,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批判精神.这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那个特殊时代的学者以散文为载体,融个人生命体验与社会关怀为一体、寓讽谕之旨于世俗常态的独特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4.
彷徨者的哀痛与归途--评《沧浪之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的传统的社会角色转换过程.小说描绘出在市场经济历史语境中,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根基被解构,精神空间被排挤,虚无主义盛行的现实,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小说以话题的现实和尖锐性,拓展了当代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精神深度.  相似文献   

5.
论张爱玲小说的悖反现象及其文体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人说,“张爱玲是属于四十年代的”,这不仅指“她的青春,她的光辉存活在四十年代的小说和散文里”,更指她的小说散文本来就是四十年代沪、港洋场社会的一部分.它们与其所致力再现的那个世界血肉相连,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们一般对张洁的“大”散文缺少关注,其实,这些“大”散文占了张洁散文创作的绝大部分,而且它们很鲜明地反映了张洁心灵深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那就是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信念和乐观主义品质.这与她诚实、正直、进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散文是最自由的、最真实的,并且“有一种人便有一种散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洁的散文也反映了她自己的心曲.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在90年代的角色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徐坤首先是学者,自然是一位知识分子;其次她又是一位作家,一位专门以知识分子生活作为题材的作家。身为学者,她完全算得上一位“精英”,文学硕士毕业,且供职于中国最高文科学术机构——中国社科院;作为作家,基于她的生活环境,她笔下的人物也都是“精英”,或是硕士、博士,或是名家名学者。她能在如年代文坛引起广泛注目,关键在于“精英”在她的笔下已失去“精英”的本质。她在作品中呈现的是一群不尴不尬、仅仅有着“知识”外衣的人。徐坤的小说出现伊始,就隐约地暗示了知识分…  相似文献   

8.
陆游的记梦诗堪称中国梦幻文学花苑里的一朵奇葩,探析其创作动因,陆游的记梦诗,在源流上是对中国记梦文学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扬;在内容题材上是诗人被社会现实压抑的理想和愿望的心理满足;在主体意识上是诗人作为封建正统知识分子典型文化性格的体现;在艺术风格上是诗人多元化审美追求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林芬  李乐平 《南方论刊》2015,(2):94-95,84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变革,孕育了一代作家。庐隐作为新式女性,常以感伤哀婉的抒情笔调,抒写觉醒的知识女性在社会奋斗、爱情追求途中的种种坎坷与不幸。她举起悲哀的旗帜,向着丑恶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于悲苦中不忘询问人生出路,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庐隐对"五四"时期女性生存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发掘出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困厄和悲哀,但她并非为悲哀而写悲哀的作家。相反,她是通过描写悲哀,寻求精神力量来抗争悲哀,以泪眼探寻生命真谛。她利用"悲哀"意识来唤醒沉溺于现实的人们,鼓励人们正视现实,鞭策人们转变观念,指导人们勇于反抗,积极倡导个性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席扬 《人文杂志》2001,(6):89-93
本文从"士文化"与散文表达选择、文体选择的心理动因与情感蓄势,知识分子文化焦虑体验的"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时代创造诸方面,讨论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教散文到写散文,继而从事散文理论研究,范昌灼同散文结下不解之缘已达三十年.不是散文缠上了范昌灼,而是范昌灼拥抱住了散文.他有一颗散文心.他以散文心在观察散文世界,他以散文在写散文心评论.阅读《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成都出版社1992年10月版),我时时感受到范昌灼那颗散文心的跃动.我一直以为:新时期散文很寂寞.争相传涌啦、热情呼唤啦、纷纷写信啦,都属于小说,散文从未有此殊荣.前几年,曾有过关于散文命运的讨论,也似乎是一些散文作家和散文研究者耐不得寂寞的鼓噪.读了范昌灼的《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我明白自己是在坐井观天.  相似文献   

12.
王卫平 《文史哲》2007,7(6):87-94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由于受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等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较少表现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只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文学才形成了自己时代的中心冲突,即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只有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才得以整体显现,并形成了自己的表现形态和演变历程,其结果多以个人的失败而告终,其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韦野散文论     
韦野先生从事散文创作三十余年来,为读者献出了大量耐人嚼味的佳篇。八十年代以来,已先后出版了《春影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和《酒花集》(花山文艺出版社),最近结成的《雪桃集》亦已问世。反复研读这些作品,我深切地感受到其清新、深邃、淹博、丰厚。 时下,散文界主张反映重大题材的呼声甚高,这自然不无道理。韦野之于散文,并不排斥表现重大题材,但他认为,散文能否反映时代精神,并不是由题材决定的,“无论选取什么题材,都决定作者‘感’的是什么,也即是寓它以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见解,他的散文没有故意去靠拢某些重大社会事件,没有去充当政治风雨表,而是遵循文学创作固有的规律,从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上去发现去开掘。他常将一些不为时人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14.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实力的作家,她以写“问题小说”登上文坛,又以开启“小诗”风潮而声威大振。然而她成就最高的还是散文,冰心自己也说“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本文试就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略陈管见。真:注重写实与感情真挚20世纪20年代冰心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这些作品主要包括《笑》、《往事(一)》、《往事(二)》和《寄小读者》等,这些散文“意在言外,言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郁达夫语),风格独特,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被人们称为“冰心体”。“冰心体”散文的特色有诸多方面,“求真”则是“冰心体…  相似文献   

15.
冯自新 《南方论刊》2003,(11):49-49
改良派在近代散文变革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剧变,散文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形式主义的桐城派古文,由回光返照,极盛一时,终至失其"流风余韵,沾被百年"的统治地位;二是打破宗派成见,迅速反映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各种新体散文,随着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到民主革命的发展,声势日益壮大,代表了中国近代散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平 《人文杂志》2001,(1):52-57
跨世纪的中国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分子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考察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的法律角色的历史沿革,会发现以下问题(1)长期以来知识分子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阶层;(2)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3)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没有形成第一生产力代表的地位.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分子应当是(1)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2)一个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组成部分;(3)知识经济中处于第一生产力代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丁玲走上中国文坛,是以她具有独创性的短篇小说打动读者的;丁玲获得世界声誉,是以她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赢得更广泛的国内外读者的。由于她在小说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使得国内外的丁玲研究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她的小说的研究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切不可忘记,丁玲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写的许多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散文,以其真挚的深情、浓郁的诗意深深地感动着读者。她的散文,不但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应有足够的评价;就是对当前的散文创作,也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历代中国知识分子实在是太介意自己在社会舞台上的位置了,当今亦然。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种角色设置在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能够承担应负的社会职责么?在政治化背景向商业化背景转移之时,如何实现对人的形而上的人文关怀?救世与自救是否仍然能够成为知识分子言论趋向的长久话题,行为趋向的永恒使命?与近几年中国知识界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相呼应,创作领域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以生动的形象,与理论探讨形成互补,我们不能不关注九十年代文学塑造的这群知识分子形象所传递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灸人口的散文名篇之一 ,人们都公认此文的艺术特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情 ,情景交融”。但对文章的主题 (即“情”)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从朱自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处境入手 ,结合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分析 ,提出《荷塘月色》的主题是作者对自己“象牙塔”中的现实处境的别无选择和对美好人生境界无法达到的感叹 ,在这种感叹中凝聚着一个身不由己的知识分子对家庭与社会的良知 ,真实地再现了朱自清的人品。  相似文献   

20.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中包含着一部浓缩的<闲情偶寄>.李渔与沈复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坐标意义在于:清代散文之一类,以<一家言>和<浮生六记>为代表,早已突破一般的"家务事、儿女情"的范围,将散文题材的领域推广到世俗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又一次大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