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自1993年复旦大学在新加坡荣获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桂冠以来,辩论赛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各种形式的辩论赛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内迅速展开。但纵观这些辩论赛,我们发现存在种种弊端,形式上、内容上都偏离了辩论的真谛。本文试对大学生辩论赛偏离辩论真谛的方面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造成这种偏离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起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节目主持人路一鸣,许多观众都非常熟悉。路一鸣早在10年前的西安交大就大名鼎鼎:他连续两次获得1996年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以及1998年全国大专辩论赛的冠军、最佳辩手:2001年,他又被央视财经频道看中,出任当时唯——档财经人物节目《商界名家》主持人;2002年,路一呜主持央视首席财经谈话节目《对话》,辩论赛上无人能敌的他,来到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仍然能“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3.
在形形色色的辩论大赛中隐含着令人堪忧的社会心理和道德伦理问题。许多大赛组织者无视或刻意忽视这些问题 ,由此造成了辩论者心理和伦理的畸变和扭曲。本文提出这些问题 ,目的是呼吁辩论赛的组织者正视这一现实 ,切实肩负起避免辩论赛出现心理和伦理问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范思 《百姓生活》2012,(3):9-10
发现漂亮女友爱的是钱财,低调“富二代”把定情戒指抛向空中 2010年5月初的一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工商管理系大四学生俞博参加一场大学生辩论赛,认识了对方第二辩手——一个名叫赵晓的漂亮女生,并对她一见倾心。辩论赛结束后,俞博找到赵晓,希望赵晓留下联系电话号码,却遭到了赵晓拒绝。  相似文献   

5.
总结陈词是辩论赛的收官之笔,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辩论时,要在全面掌握辩论题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写作学、修辞学理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到匠心独具,以理服人。概念突破、专业引领、理论指导、修辞添色是辩论赛总结陈词的主要技巧。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笔者参加了国内外举办的一系列英国议会制辩论赛,通过对辩手们在赛前、赛中以及赛后的思维维度的观察,以及与国内外诸多优秀辩手的交流,结合思辨能力理论和自身实际参赛的经验总结,从学生辩手的视角分析了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以及对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来辩论赛的辩题策划论而不辩现象 ,违背逻辑同一律现象 ,探讨辩题策划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当前校园辩赛论存在着目的不明确 ,重形式不重内容 ,命题、材料不对等以及考据学的怪圈等诸多误区。为使辩论赛由点及面地普及开来 ,使辩论赛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探索 :让素质训练呈现阶梯性 ;开展群众性的辩论活动 ;选题力求多样化以及引进西方校园辩论方法 ,不断改革创新等。  相似文献   

9.
12月1日下午.江浦街道举行“创先争优谋发展、立足岗位当先锋”主题辩论赛。辩题是“工作能力与工作热情哪个更重要”,参赛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村官、社工以及机关村居年轻干部,辨论赛共有8支队伍参加,选手来自江浦街道各个村居和部门.  相似文献   

10.
冠军队     
正10月18日,在上海市教委主办的"2014上海青少年健康教育辩论赛"上,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辩论队一日连战四场,力克市、区重点中学劲旅,在参赛的全市十七支辩论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此次辩论赛时间紧、赛制新,在短短20天内要准备两个辩题、正反两方的内容,给备赛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压力。而作为全市唯一一支中职学校辩论队,师生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压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史诗问题"是不同学者用西方文学理论,考量和评价中国文学的一个经典案例。然而,经历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史诗问题"仍在学者们口诛笔伐的争辩中漂泊不定,成为一件学术公案。周代礼乐文化"民族性"特征的束缚,以及史诗创作"延续性"的缺失,是汉文化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文学理论所界定的"史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理论上关于仲裁的性质问题存在争议,有契约说、司法权说、混合说及自治说等。从语义上看,仲裁强调裁决的法律性拘束力;从历史演进上看,仲裁伴随着国家的建立与权力行使更加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从程序性质上看,仲裁要求司法支持。仲裁的性质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现时代,应以兼顾契约性和司法性的混合说为是。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催生了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和信贷四种传导渠道。如果传导机制变量对货币政策做出准确反应,那么央行可以把传导机制变量作为货币政策选择的一个中间目标。虽然理论模型无法直接证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绩效有影响,但是若干经济危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货币政策失效的案例中,我们都能发现传导机制变量没有对货币政策做出有效反应。而在这些案例中,政府对传导机制变量的直接干预对恢复货币政策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何增强货币政策在防范危机方面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晚明时节,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过程中与佛教发生了巨大的争论,在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价值论等多方面展开了论辩。这场轰动朝野的争论具有重要的文化蕴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所讨论的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潮,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关于公司和作为其受托人的管理者,是只对股东承担责任还是要对公司的所有利害关系人承担责任的论战。中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表述实质上都可以归纳为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当中的一部分是法律调整的范围,且法律层面上的公司社会责任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规范设计应采用分散型立法模式,法律规范中应运用倡导性、任意性和强行性三种规范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宗教哲学兀然崛起和高歌猛进的30年。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大环境,而且还直接得益于中国宗教哲学界的学术小环境,得益于中国宗教哲学界内部自由、宽松的学术气氛和百家争鸣的态势。近30来,中国宗教哲学领域的论争虽然比较频繁,但对中国宗教哲学研究真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则主要是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南北战争”、“儒教是否宗教”之争以及“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之争。我们应在对这三次宗教哲学之争作出具体考察的基础上,对其在中国当代宗教哲学发展史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意义和真理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语言哲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构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主线。意义与真理的关系的诸多观点,大致可以划归成两类:一类主张意义与真理的同一,另一类主张它们的分离。在梳理语言哲学中意义与真理之争的两种对立观点的基础上,探讨斯特劳森的意义——真理观。结论认为,斯特劳森虽然没有彻底否认意义的真理论,但他强调意义的主观属性,主张意义使用论,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张意义和真理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定罪与量刑——以实现刑罚目的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醉酒驾驶机动车引起的系列恶性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是否"入罪"以及如何定罪与量刑的激烈争论。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规制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方面的不足,借鉴国外其他地区在这方面的经验及法律规定,探讨应该如何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进行定罪与量刑,以真正做到罚当其罪,遏制和预防醉驾行为的发生,实现我国刑罚报应与预防辩证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培养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作为表现性绘画范畴的色彩归纳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手段。它不仅是捕捉色彩元素和分析色彩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研究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重要环节,在拓宽创造性思维以及协调设计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这是一场事关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论战,众多学者参与,派别林立,观点各异。在“论战”接近尾声时,何干之及时对“论战”进行了总结评述,其研究“论战”的角度和方法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了以何干之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论战”的认识,学术价值厚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