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12年,中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建构现代国家。针对西藏地方的特殊情况,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在北京主办发行了汉藏文对照的《藏文白话报》,这不仅在藏族新闻发展和藏文翻译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开启西藏地方官智民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西藏社会发展方面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西藏地位刍议喜饶尼玛西藏地方是中国的一部分,尤其自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官设治、清点户口,设立驿站、划分十三万户……西藏与祖国的关系更加紧密;明朝实行“多封众建”,继续元与西藏的领属关系;清朝中央政府则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派出驻藏...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行了阐述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自元王朝西藏地方正式归入祖国版图后 ,历代中央王朝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 ,并对范普拉赫所谓的自 1911年至 195 0年以来西藏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和夏格巴在《西藏政治史》中一再鼓吹的“西藏是独立的国家”的谬论予以了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4.
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官制始建于元代。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八思巴受元朝中央政府之令,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管理西藏地方。到十八世纪前半期,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经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后,西藏政教合一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元1751年,清廷中央颁“藏内善后章程”,进一步明确规定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共同掌握西藏要务的体制。民国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干扰,中央政府派驻的西藏办事长官滞留印度数年,西藏地方官制则沿袭前朝变更不大。  相似文献   

5.
刘国庆 《中华魂》2012,(14):35-36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双方的全权代表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创造了基本前提,西藏社会发展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签字时所用的特制毛笔、竹笔、笔架、镇尺、墨盒,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  相似文献   

6.
和平解放西藏与"一国两制"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指示 ,邓小平拟定了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解放西藏公约十章”。中央政府以此为蓝本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总的原则是 :西藏和平解放 ,中央统一管理国防与外交 ;西藏地方的政治制度不变。这一政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条件。但西藏上层分裂势力于 195 9年发动叛乱 ,“一国两制”政策被迫中止实施。  相似文献   

7.
193 4年初 ,黄慕松受命赴藏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成功地举行了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册封与致祭典礼 ,并抓住机会宣传中央的对藏政策 ,商讨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黄慕松使藏是南京国民政府恢复对藏行使主权的一个重要步骤 ,西藏地方政府对外公开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同意中央派员常驻拉萨。自此 ,英国也随即调整了对藏政策 ,中英在西藏的角逐趋于激烈  相似文献   

8.
1875年以后,英帝国主义根据《烟台条约》中的有关条款,不断派人以游历、通商的名义,欲染指我国西藏地方。1886年,为阻止英国人入侵,西藏地方军队在隆吐山设卡,但英帝国主义诬称藏军越界设卡,挑起战端。为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西藏僧俗民众万众一心、奋起抵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抗英斗争。隆吐山战役虽以失败告终,但对近代以来西藏地方和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普及普通话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以推广共同语为先导的中国现代语言文字改革,承前启后,从未中断。清末维新运动倡导“我手写我口”、“崇白话,废文言”,兴办白话报。辛亥革命后,1913年“读音统一会”规定共同语标准音。五四时期,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勃兴,推行标准语,推动文体解放,白话取代文言成为文学正宗和教科书的正式文体。1932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国音常用字汇》。1955年,“普通话”取代“国语”称谓。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普通话被完整地定义为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爱国传统。台湾当局是分裂祖国的罪魁祸手。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就要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学习宣传“八点主张”,严厉打击“台独”势力,迅速发展大陆经济。  相似文献   

11.
班禅返藏问题,是和平解放西藏、实现藏民族的内部团结进而恢复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关系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事实和实际出发,努力争取十世班禅对和平解放西藏的支持。接着通过和谈,使十三世达赖和噶厦承认十世班禅的合法地位,恢复班禅与达赖之间旧有的正常关系。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作出周密安排,注意十世班禅和十三世达赖相互间的沟通,顺利解决了班禅的返藏问题,实现了藏民族的内部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西藏地方与中央的正常关系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西藏志考·历代事实》是国家图书馆所藏《西藏志考》抄本中的一篇。国家图书馆所藏《西藏志考》抄本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西藏志考》抄本虽均抄自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的《西域全书》,但《历代事实》篇只见于前者。在原本《西域全书》未发现的情况下,纵向简要记西藏历史及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原王朝关系的《历代事实》篇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及研究价值。通过简要的比较与分析,可发现成书在其后的《西藏见闻录》《西宁府新志》之"西藏"篇、《西藏纪述》及《西域遗闻》在编纂中均受其一定影响。这说明,包括《西藏志考》《西藏志》在内的雍正时期及乾隆初年成书、刊印的多部西藏方志18世纪30-50年代已在西藏及四川、青海等地迅速流传,对后之西藏地方志的编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清代西藏地方志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藏的新生     
5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於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简称“17条协议”)。从此,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走上了民族发展进步的光明大道。 划时代的一天 1951年4月,一个对中国现代历史具有深远影响的谈判在北京拉开帷幕。长长的谈判桌两边,一边坐著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另一边坐著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朗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桑颇·登增顿珠。 谈判并不顺利,当中央政府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林白水的新闻思想的个性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开启民智为宗旨,大力倡导白话报刊;二是追求专业主义品格,以“说人话、说真话”为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协议》,再一次表明了西藏与祖国分不开、割不断的伟大凝聚关系。协议的迅速成功签订,光照千秋史册,不是偶然的,不是凭空突然出现的,而是它拥有使自己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  相似文献   

16.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西藏民族是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自元朝以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行使自己的主权.1911年前后,帝国主义者趁清政府被推翻之际,挑拨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离间达赖与班禅之间的友谊,在噶厦政府及军队中培植亲信,企图搞西藏独立,成立其卵翼下的“西藏国”.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内向力以及近百年来西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使西藏人民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者的本质,更加倾向于中央政府.帝国主义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西藏问题的一些谬论自从1959年西藏地方的一小撮反动农奴主发动武装叛乱以后,国际上的一些分裂主义者便大谈特谈所谓西藏问题,散布了不少谬论。似乎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认为“西藏自古不是中国的领土”,“西藏从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一些反动分子、政客也出来著书立说,歪曲我国西藏的历史,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企图把西藏从我国分割出去。 1962年,英国人理查逊就曾在美国出版了一部《西藏简史》。这个理查逊在1936年至1950年间曾担任过英国驻西藏江孜和拉萨的商务代办,与西藏的一小撮上层反动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於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实施40周年纪念日。西藏的和平解放,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彻底地驱逐了出去,使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实现了西藏地方和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大团结,从此西藏人民回到了祖国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的权利,为发展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蒋致余跟随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入藏致祭,后留任西藏四年。在藏期间,蒋致余致力于解决班禅返藏一事,并主持修建刘公亭、在拉萨禁革鸦片、开设国立小学、设立测候所、利用无线电台及时向中央政府报告西藏近况,与英帝国主义分裂行为进行了不懈斗争,为西藏地方的稳定及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樊保良与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主编、并由樊保良主要撰稿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一书,是一本论述蒙藏关系和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事件的学术专著。蒙古汗国皇子阔端与西藏政教势力代表萨班,1247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举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成功地解决了西藏归属问题,其后元朝政府对西藏行使了有效的行政管辖。从而西藏划入中国版图,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书深入详细地反映了“凉州会谈”是西藏与祖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记,是关系史上的一大转折。西藏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