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文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已经形成了两条新发展主线: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规划部门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二是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借助文化旅游消费主动参与国民经济建设.与城市人口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不同,人文城市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为发展理念,以文化城市理论为人文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以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为评价标准,由此确立了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基于我国城市资源日趋紧张而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巨大的现状,中国城市走"人文城市"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人文城市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和主平台.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是一种整合和升华.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方法,."文化城市"特指通过"文治教化",使一个城市具有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所应具有的形象、特征、精神和品格;"文化城市"是指已经具有的城市形象、特征、精神和品格.但需要寻求的是,实现"文化城市"或曰"以文化城"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本身便是人类文明活的裁体和存在方式,对任何一种城市文化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史的历史进程.中国城市文化和其他任何一国的城市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体现,是在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在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整合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显示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成就,并且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财富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 ,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决定着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兰州作为省会和中心城市 ,是展示文化成就和人民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只有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用先进文化塑造城市新形象 ,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才能得到全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城市特色品位城市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因为它浓缩了人类改造自…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宗教建筑遗产的文物价值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建筑是历史上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创造和形成一种保护哈尔滨城市文化遗产,提高哈尔滨城市文化品位的和谐氛围,使这些铭刻历史的宗教建筑,成为哈尔滨市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6.
曾军 《学术界》2007,(4):20-27
在城市文化传承问题上,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立场,即城市不是文化传承的敌对力量,而是芒福德所说的"文化的容器",应将之视为一种积极力量.城市文化传承也绝非城市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是城市的文化传承问题.在此,"人的活动"因素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对对象性的文化形态和机构性的城市规划的关注遮蔽了对作为城市文化主体的市民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城市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它贯穿于城市化的所有阶段;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市民化进程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形成了不同的市民化问题,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先知识化"和"再市民化"等现象也决定了城市文化传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矛盾不可避免,解决的途径并不是用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依据主体问性哲学所昭示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城市原住民和城市新成员具有同样的主体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他们各自承栽的文化也不存在核心和边缘的区别,更不是谁战胜谁、谁统治谁的问题.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种融合是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互动中实现的,归根结底依赖于不同文化承载主体间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价值观基础是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包括生态危机的直接推动,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规律的作用,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等.生态文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和灵魂,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营销到城市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营销理论是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科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研究者学术背景不同,研究重点也各异.本文基于文化消费与城市营销理论,提出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框架--文化发展模型,模型包括文化发展的五个内在要素和五种驱动力,为城市文化发展与营销城市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城市法治文化是相对于城市人治文化而言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实践的累积和全体市民法律信仰水平的体现。把我国城市法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是城市法治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在城市法治文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沿袭的生活文化,在存在态势、作用方式上呈现出一种文化场效应。它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个性的体现。城市文化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民俗文化的场效应,以城市主体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场的环境和个性特征,保存和营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2.
张桂芝  张锦辉 《理论界》2013,(10):45-47
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以更快的速度汇集、交融,中国人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尤其是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文化品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城市英语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之中,以满足人们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对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尽力研究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英语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是市民凝聚力和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动力源泉,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最强有力的支撑,更是一座城市魅力永存的基石.大庆建设"文化名市",必须珍视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有效挖掘和合理开发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井盐文化作为自贡城市多元文化的突出代表,与城市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发展的文化资源。在自贡城市文化建设中需要积极吸收、融入井盐文化传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同时,还需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彰显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或休闲娱乐的需求而采取的购买文化和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主要指对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如购买报纸杂志、景点门票等;第二类主要指对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消费,如观看展览演出、购买导游服务等;第三类主要指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所需设备、用品的消费,如购买广播电视设备、旅游纪念品等;第四类主要指因文化消费、旅游产生的相关消费,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从城市功能类型的角度看,文旅消费城市是一种以提供文旅消费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型城市,未来可将其纳入人文城市建设构想的总体框架下,作为我国人文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功能体系,为城市建设走出"千城一面"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或休闲娱乐的需求而采取的购买文化和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主要指对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如购买报纸杂志、景点门票等;第二类主要指对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消费,如观看展览演出、购买导游服务等;第三类主要指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所需设备、用品的消费,如购买广播电视设备、旅游纪念品等;第四类主要指因文化消费、旅游产生的相关消费,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从城市功能类型的角度看,文旅消费城市是一种以提供文旅消费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型城市,未来可将其纳入人文城市建设构想的总体框架下,作为我国人文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功能体系,为城市建设走出"千城一面"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特色文化城市是文化城市的一个基本类型,也是我国当下文化城市建设的重点形态.在“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框架和视域下,把原本主要属于城市规划学的“城市特色”和属于城市文化学的“文化城市”结合起来,一方面,对“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矛盾与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城市特色重建是修复中国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抓手,而城市文化功能的健康成长则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以城市文化功能修复和城市特色重建为现实切入点,还有助于探索和发现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型城市化新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中,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现象在由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多种文化成分杂糅在一起的当代中国社会是否存在,其文化表征体现为一种话语的摹拟,还是一种历史性的某种重合状态;中国是否有滋生后现代主义文化土壤;并从社会心理期待视野、多元文化取向、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境遇等多种维度剖析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兴衰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兴衰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可怕,同时又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文化始终是影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而永恒的关键要素.与乡村等小型聚落形态在起源偏重于各种实用目的与功能不同,城市这一巨型聚落形态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文化生产与精神活动的结晶与成果.发现与建构"文化影响城市兴衰"的普适性的规律或原理.可为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与启示.人是城市的目的,文化决定着人的发展.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亡则城市亡.深刻领会文化与城市兴衰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修复受到严重损害的城市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创造出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有意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方式,才有可能预防、减缓或阻止当代城市的衰落进程或程度,实现它们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后,革命文化借助国家力量,以一种风行草偃之势"迅速地从一种局部的、边缘的和地区性的文化变为统领全中国的主流文化".当革命文化由农村而城市,与都市文化相遇的时候,二者之间的互动与消长,抗拒与变迁,以其复杂多态牵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变迁.以多元文化为主体的上海都市文化在1949年后,也迈入革命文化一枝独秀的时代.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隐性构造,上海都市文化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使革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上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