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查一路 《社区》2012,(20):12-12
儿时,常见伙伴毛头的父亲摩挲毛头的光头。我跑去问母亲,父亲怎么就不摸我的头呢?母亲说,你父亲的手哪得片刻闲暇?父亲的手常年捧一把紫砂壶,摩挲,把玩,比毛头父亲摸毛头的头还要亲密。  相似文献   

2.
父亲特别爱抽烟,小时候每当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回到家,我和弟弟便围在父亲膝前,让父亲吐烟圈儿给我们看。这时,母亲就笑着站在旁边看着我们父子。  相似文献   

3.
奔跑的雪糕     
父亲去世已经四年多了。 每当我走在家乡县城那条最繁华的大街上,我都会在想象中遇见父亲,遇见他奔跑着,与我擦肩而过,我用目光追上去,我的目光避开那些急速旋转的车轮,越过大街上攒动的人头,追上父亲身边呼啸而过的风,追上父亲身后飞扬的尘土以及父亲呼出的团团白气,可是——我追不上奔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刘伟  葛君萍 《社区》2008,(28):47-48
“因为我父亲吴××独自一个人居住,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经常摔倒需送医院抢救,我自己远在桐乡无法照顾父亲,所以本人今天特别委托杭钢北苑社区全权处理我父亲吴××的一切事项:1.父亲财产由社区处理,包括父亲生病、住院、去世需要的一切费用,有医药费、治疗费、护工费、丧葬费等等,都由社区从父亲财产中开支,如果超出父亲财产承担范围,就放弃治疗。2.本人对以上具体事项全部同意,没有异议,绝不追究社区任何责任。委托人:韩×。2008年7月3日。”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崔学英,原名崔垒枝,1947年南下到安徽省太平县任县委副书记。父亲南下时,我刚出生40天。对父亲的一切印象都是从照片开始的,没想到父亲的容貌却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上。  相似文献   

6.
父爱如山     
一直以来,在我眼里的父亲总是时而和蔼时而深沉,而且从不愿与女儿谈心,仿佛这是作为一位父亲应有的威严。也正因为这,我觉得父亲与我相隔甚远,捉摸不定。但就是那么偶然的一次,我真正认识了父亲。  相似文献   

7.
寻找和认同英雄父亲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母题。但在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寻找父亲”却呈现为失而望得、得而复失的过程,这足以引人思索。《在细雨中呼喊》展示世界普遍的罪、恶、恐惧与战栗,启示这是好父亲阙如的结果,呼喊父亲的出场。经由《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建构起来的好父亲形象,在《兄弟》当中遭到了全面颠覆,好父亲遭到弑杀,美德遭到践踏,新的一代在如何做父亲的命题中出现迷茫。  相似文献   

8.
远客     
父亲精通各科医术,尤其擅长针灸,在十里八乡是个很有名气的老中医。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天,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来找我父亲看病..父亲很认真地问过孩子的病情后,开始给孩子把脉、看舌苔等,然后给孩子开好药方交给孩子的父亲。这时,那个男人低着头对我父亲说:“老先生,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06,(1):50-50
有这样一则“病例”,李女士的父亲今年80岁,身体很硬朗,70多岁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近两年来,母亲经常发现药片少了,后来才知是被父亲偷吃了,子女们劝阻却遭父亲斥责,骂他们不孝。不仅如此,母亲只要持吊瓶,父亲便也要求输液,医院的大夫不同意,父亲便跑到个体诊所,诊所大夫没办法,只好给他输上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陈绍龙 《社区》2009,(11):30-30
前天早上小弟打电话给我,说父亲一早起来,原本要刷牙的,拿着牙刷不会使了.目光呆滞.整个人傻了。 父亲已近八十.平常血压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父亲的脑部出了问题。急送父亲去医院检查,果然是中风。  相似文献   

11.
纸上阳光     
陈树 《今日南国》2009,(6):57-57
儿子从小喜欢看父亲写信,父亲告诉他写信是最好的慰问方式。长大后,儿子去外地上大学,父亲让儿子每月给家里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2.
封小凤 《山西老年》2012,(11):26-27
自今年四月份以来,父亲的病情每况愈下,连走路都觉得困难。捱到七月,父亲竟然行动都不方便了,只能在家里躺着,这可愁坏了爱运动爱唠嗑的父亲。寂寞的父亲只得拿起电话,寻找过去的同事和朋友,以电话聊天解除烦闷。然而,总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打电话骚扰别人吧。  相似文献   

13.
鲁车 《中华魂》2013,(20):38-39
以《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作品扬名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不仅有大作品,更是个大孝子。父亲生前,他在父亲吃喝饮食、床铺被褥、抽烟喝酒、休闲散步、下棋玩乐等诸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甚至父亲爱听戏,他就买来数百张各类戏曲唱片,供父亲无事时听。写作再忙,也要每天抽时间到父亲跟前,捶捶背,捏捏肩,挠挠痒,洗洗脚,尽心伺候老父亲。  相似文献   

14.
谷煜 《社区》2011,(14):16-1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15.
志宏  志英  志刚  志强 《山西老年》2014,(7):28-29
父亲出生于晋南的一个农村,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由于家境贫寒,父亲11岁时才进本村私塾上学,14岁就辍学回家务了农。可就是这三年的私塾学习,使父亲爱上了读书,从此与书结缘。即使下地干活,他也要带着喜爱的书,一有空就读上一段。17岁那年,父亲到晋南临猗县黄河边上一家地主家里“扛长工”。尽管当时农活很累,可是父亲喜爱读书的习惯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父亲来城里找我。我知道,不到万不得已父亲是不会来找我的。父亲离不开村子,舍不得庄稼。这次他生病到了要动手术的地步,才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17.
他一直与父亲没有多少交流,他们彼此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他一路读书顺畅,几乎没有让父亲费过多少气力。事实上,即便是他有了问题,也不会去找父亲,更多的时候他选择自己独自承受。他一直以为,父亲对他像对家中某件可有可无的摆设,记不记得都不敢说,更不必说用心呵护。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13日,著名影星张静初的父亲被癌魔夺去了生命。两年后,正好是父亲节,张静初最后一次亲吻父亲冰冷的脸颊,然后,泪眼模糊地看着父亲消失在无尽的苍穹……  相似文献   

19.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百灵鸟     
1979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回来,那时父亲已经25岁了。25岁的年龄,在上个世纪的农村对于一个还未娶亲的大男人来说,确实是件棘手的事。虽然父亲长得一表人才,可无奈家境贫寒,人家给说了儿门亲,不是别人嫌弃父亲家里太究,就是说父亲年龄太大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