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独身:一种无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俐 《社会》2003,(7):43-44
独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日益引起社 会的广泛关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学 历、高收入、高职位的独身人群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较高。笔者认为对于女性独身的原因,实在不  相似文献   

2.
1987年,国家统计局曾经对1%的人口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婚育年龄中的男女,竟有一千一百三十多万人是独身,其中男性就有一千万以上,占这一年龄的男性总人口的7.4%,而女性只占同一年龄的总人口的0.51%。为什么她和他不想结婚,而抱独身,而且男性竟达到女性的15倍呢?  相似文献   

3.
我选择独身     
这是一位独身女性的自白,读之深感亲切动人。自古以来,人们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圭臬,视独身者为怪诞,可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无论是西方社会和当前的中国社会,独身者都在不断增加。本刊既不反对独身,但也无意于为独身唱赞歌,但本刊提倡人应该理解人,人有权利选择自已的生活道路,只要对他人无害,故登此文,以供参考。另配一篇来稿,对独身现象加以分析,此文不一定能说到独身者心里去,见仁见智而已。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独身者呈上升趋势。然而,我国女性独身率却很低。1987年,国家统计局曾经对1%的人口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婚育年龄中的男女,竟有1300多万人是独身,其中男性就有1000万以上,占这一年龄男性总人口的7.4%,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苏联的独身者不断增加,已达2400万人,其中女性为男性的近三倍。所谓独身,主要是指单独生活、与家庭没有共同经济收支者。这里包括已达结婚年龄而不愿结婚嫁人者,或没有结婚希望者,离婚后未再婚者,单独生活的老年人,鳏居守寡者。至于单独生活而与家庭保持共同经济开支者,如工作后住集体宿舍的年轻人则不计在内。独身问题已成为苏联一大社会问题。苏联学者往往把独身的产生归于战争后男女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男女人口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男青年姻缘难觅的严峻态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据1993年部分省市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已占人口总数的51.85%,女性占48.15%,男性比女性等3000多万,其中25至49岁男性独身人数是女性独身人数的28倍,占同一年龄层次男性人口总数的8.8%;四川农村已到婚龄的未婚男性多达83万,而女性只有2.2万;山西宁武县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00,而20至35岁男女青年比例却为150:100。值得注意的是,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呈增长,女性比例越…  相似文献   

7.
独身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独身之所以被很郑重其事地提出来作为一个问题或社会现象来研究,是因为在研究者看来独身这一个人生存方式有悖于人类的“共生”生存方式,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形态。但是独身究竟会给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呢? 一、独身会不会带来对社会具有灾难性的结局? 在发展中国家研究社会学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展“拿来主义”之长。在独身作为一种“浪潮”出现于西方世界之初,确也有过一番“研究”,因为这毕竟与人们的常识不相一致。日常  相似文献   

8.
随着结婚人数的减少,社会将普遍出现独身的生活方式。人们依旧在谈情说爱,但逃避婚姻的人数却与日俱增。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的统计资料,美国人口中独身成年人的比例正在上升;男女初婚的年龄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而且一辈子独身的人相当多。美国人口普查局认为,现在美国妇女结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迟,初婚的平均年龄已达23.3岁,是19世纪以来最高的;新郎的平均年龄为25.5岁,是自1900年以来最高的。这些动向清楚地表明,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独身  相似文献   

9.
曹英 《社会》1992,(10)
所谓独身者,一般多是指文化人的不婚行为。从我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自愿选择独身的人,与一般已组成婚姻的男女比较,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和受教育程度)都具有较高的优势,从事的职业亦集中在知识分子、干部这一文化人较多的阶层中。为陈述的方便,可对独身者进行初步的概略的分类。从独身者对爱慕情感的投向而言,可将其分为常态的和非常态的两类。常态的独身是指对异性有兴趣,情感表现基本同于常人。这在独身者总数中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0.
神父结婚,违背了天主教会神父必须独身的法规;可是结了婚的神父却毫无愧色,还成立了已婚神父协会,甚至声称:一旦教会改变了独身的规定,他们乐意重操旧业,回到现职的神父职位上来。  相似文献   

11.
李军辉 《社科纵横》2005,20(6):149-150
古龙作品在塑造一大批义薄云天的侠士和浪子的同时,也塑造了一大批惊世骇俗的女性群体,她们在男权社会的挤压下,或是无路的叛逃者,或是失败的抗争者,或是执着的固守者,她们永远走不出命定的悲剧,从而成为了一群无法安顿灵魂的女人。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共同之处是由于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女性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程度提高了,推迟婚姻或保持独身的人增多了,不生育、同居、非婚生育子女、离婚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上升。幼儿园的大量出现促进了妇女的就业,这些都是第二次人口变化的内容。这些变化不但改变了个人,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环境。虽然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第二次人口转型,但是我们对新的家庭模式和生育行为是如何被民众接受的还知之甚少。人们对待那些变革者(即采取新的行为方式的人)最初是本能地抵制和反对,反对的程度要视他们认为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婚姻家庭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独身家庭问题。几年来,以超过婚龄而独身的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独身不仅对独身者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影响工作,影响团结,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在1984年召开的一次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有的同志指出:单身家庭,是由一个人组成的家庭,悬残缺家庭的特殊形式。虽然在这种家庭中不存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实体而相对其他种类的家庭存在于社会,因此有必要单独划为一类。有的同志以不存在家庭人际关系为理由否认单身家庭的存在,是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家庭的自然特征而看不到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当时,对河北省农村对某生产大队的调查发现,该大队共323户,其中30~45岁的男子找不到对象的有60人上下。如今,四年已经过去,独身家庭有增无已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相似文献   

14.
天下看点     
正印度尼西亚:禁止男演员扮女人印度尼西亚广播委员会宣布,由于收到民众投诉表示,他们担心电视节目中出现变装者或变性人角色令年轻观众以为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决定禁止各电视台让男艺人在节目上扮女性,违者将受罚。据有关公告,电视节目中的男性主持人或演员,必须遵守各项行为准则,包括不能打扮成女性或是化女妆;不应有女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妇女解放运动与男女性别关系的关键争取受教育的权利的斗争贯穿着妇女追求平等的全部过程。虽然女性被明令禁止进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公共教育领域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女性甚至还获得了更多的权利,然而直至今日,女性仍然将受教育作为争取平等地位的核心要素。对于女性来说  相似文献   

16.
印象中的女性理财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干练、认真或是爱钻牛角尖?第三届市民理财节的"理财宝贝"颠覆我们的传统观念,重新诠释当代理财达人的定义。她们年轻时尚、勤奋努力,不仅是理财能手,更是才貌出众。她们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财"貌双全的女性理财师,一睹她们的风采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作者在其研究课题“为什么进行女性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最初动机是希望更多地了解在作者所工作的英国大学中从事女性研究的学生们的经验 ,尽管通过单元和课程评价的方式 ,或通过口头反馈 ,作者了解到学生们喜欢女性研究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但这些学生也常成为开玩笑的对象 ,甚至遭到其他同学的敌视 ,特别是当他们将女性研究作为攻读学位的课程时。此外 ,近年来有不少文章讨论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一般经验以及从事女性研究的学生们的特殊经验 ,但是这些文献大都是站在女性研究教师的角度或是那些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形势不是孤立、割裂的,是处在疫情前形势发展延长线上的。疫情的冲击使之变形,或是持续、强化、加速,或是中断、减缓甚至逆转。总的来看,受疫情影响,"百年大变局"进程加快,大国力量对比演变加速,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多边机制变革需求上升。疫情最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改变世界,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相似文献   

19.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在当今七彩社会却出现了一个个敢于与传统相悖的单身者……单身,凄苦、冷寂、孤独、形影相吊;独身,自由、潇洒、轻松、悠哉游哉。不必羡慕,不必指责。单身,是对是错?谁与评说……  相似文献   

20.
正夏日里,陪同浙江卫视导演夏燕平先生参观沈阳故宫,看见多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在凤凰楼前拍照留影,谈笑间或是吴侬软语,或是京韵港腔,但无不显示出华夏女性特有的柔软身段和万种风情。素雅的或艳丽的旗袍穿在她们身上,从立领到下摆,表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曲线美,如同中国传统国画里的白描和书法中的线条,挥洒自如,秀润流畅,遮与露,虚与实,冷艳与温婉,矜持与轻倩,幽秘的心思与尘封的往事,都在每一件旗袍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