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秉公教授1941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6o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6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在校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任哲学教师,中间曾担任过一段校团委书记,后任德育教研室主任,行政学院德育科学系主任。现任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专业学科组成员。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青年学学会副会长。陈秉公教授曾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过哲学原理、人格学原理、大学生人格学、现代德育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课…  相似文献   

2.
变迁社会中大学德育的价值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传 《江汉论坛》2007,19(2):121-124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使命和大学育人原则的时代解读和庄严承诺."德育为先"中的"德育"不是"先"和"后"的时序性概念,而是价值性概念.本文从价值学依据、结构学、比较学三个维度解读了大学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益君 《理论界》2007,(9):134-134,155
德育途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德育途径是联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纽带,是围绕德育内容展开的,为德育内容服务的。必要、恰当的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取得德育最佳效果的关键。本文从思想道德形成规律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狄尔泰的生命观对生命完整性的强调,不仅切中现代性危机的弊端,也为当代中国德育本体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狄尔泰的体验论强化了生命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观念,对当代中国德育认知理念的转变很有启迪意义。狄尔泰的生活观将生活提升为精神科学的出发点,有助于当代中国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范式回归。  相似文献   

5.
中学思想政治课既承担着德育方面的重要任务,又承担着智育方面的重要任务,但因政治课教材在内容上变动太大,缺乏稳定性,这就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比其它科目的教学难度要大得多。如何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有较高的辨别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已成为这门课所面临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邱阳  邱营 《理论界》2004,(6):233-233
一、教学中“学”的内涵学校中,教学就是教与学,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在德育教学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更为重要,有必要认真理解。1.学生的“学”,是由被动到主动消化教师的“教”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的深化过程。德育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讲了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对人民无限热爱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德育工作体制、思想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德育客体的素质要求关注较多,而对德育主体自身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识底蕴等则关注甚少。德育主体的工作效果,主要体现在德有客体觉悟的发展和提高上。换言之,德育主体的工作努力,归根到底都必须通过德育客体的选择,才能转化为效果。德育主体可以帮助客体优化选择,但不能代替客体选择。所以,事实上,德育主体通过人格特征等内在素质对客体的潜移默化是德育实施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我们把这种潜移默化称为同化。在高校德育中,德育主体是指…  相似文献   

8.
《南方论刊》2011,(4):I0022-I0023
学校育人,德育为先。根据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罗湖区教育局很早就提出了阳光少年德育工程。多年来,深圳市景贝小学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制度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科学育人的需要,也是每个教师的崇高职责。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就必须首光明确实施德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努力寻求德育渗透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渗透的要点 生物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学大纲中虽然从宏观上指明了实施德育的基本方向,但不够具体,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有关资料,从中学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众多要点里,概要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态学观点、科学价值观和爱国主义五个方面,分别简述如下: 1.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进化作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价值多元化成为高校德育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德育要教会学生选择,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就必须从德育观念、德育重心、德育方式上都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1.
艺术类高职院校德育特色是将德育工作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并以系统完整的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搭建课堂与舞台的有效联系,构建演学结合德育模式的新型载体;拓展植入式德育载体建设,以戏化人,出戏出人,以舞台为着力点,对艺术类高职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1、从探讨德育功能入手,是德育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历史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我们只注重德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德育的其他功能,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近几年来,有论者提出了德育的经济功能,并分析了德育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多方面作用①,这是一大进步。但仅以德育的社会功能来强调德育的地位和加强德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方式就值得考虑。这里,笔者将这一思维方式称为功能分析法。其特征是以突出主要功能来建构理论体系,强调德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自身学科结构体系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而其中的德育思想处于龙头地位,是整个教育思想之魂,本文从邓小平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目标、德育框架、德育方法及对德育工作者的要求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述评。认真学习小平同志的德育思想,对于扭转德育工作的被动局面,推动德育工作的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先进 《理论界》2007,(12):171-17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德育作为整个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优良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相对于学校德育环境和社会德育环境来说,家庭德育环境是一种依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最亲密的环境,具有启蒙性、奠基性、易感性、互动性、潜隐性及连续性等特点,它在德育中具有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兼具育人和育才且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育人,育人的基础是立德。德育必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育人的全过程中应有机地统一起来。德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不失为一个有效促进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我们在借鉴中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探讨以及德育生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四维一体”的学校德育生态体系,即通过“四维”之课程德育体系、教材德育体系、第二课堂德育体系与地域文化德育体系的实施,实现“一体”之德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就向中小学德育提出了要求:必须自觉、主动地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被育规律,采取科学的槽育方法,追求德育实效.目前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德育效果低下的困扰.造成德育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德育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仍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表现之一就是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的起点,道格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表现之二就是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单纯的外恋过程,德育过…  相似文献   

17.
一、德吉是教育之本人类的)七生,教育的111观,使人类同时开始实践过德教育。并且将德育提高到了各类教育的头等重要地位。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的德育史,不难看出,人类的德育实践,正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界定了“德育”这一高尚的教育形式。小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而中国传统德育,也无愧于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称号。从上古到清末,从孔夫子对孙中山,他们的著作无一不有丰富的德育思想,无一不把德育作为他们治学、从教、著述的重点。纵观中国古代德育史,可以看训对德自的J视,技至将它提交到兴国安伟w地位,古代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德育条件论     
本文从条件范畴出发,从德育的内容、方式及对象三个方面探析了影响德育的因素及规律。讨论表明:第一,德育的内容变化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迁移性及科学理性;第二,德育方式受制于一定因素的规定或影响,并不断要求多样性、科学性、有效性;第三,从个体、群体及整体看,德育对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层次性及主体性。文章对如何提高德育的效率与效果及运作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南方论刊》2012,(6):124-I0027
近几年来,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第二小学一直坚持德育优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激励成长,做一个感恩的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围绕德育核心内容,致力于德育的内涵式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该校通过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形成了以省优秀辅导员、市“十佳”师德标兵为代表的“科研型”德育队伍,  相似文献   

20.
德育思想的发展,最终体现在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而德育实施方法,起到了德育理论走向实践的指导和中介作用。宋元时期,在种种德育思潮下.各种德育实施方法不尽相同,其中,蒙养教育的德育实施方法和书院教育的德育实施方法构成了这一时期较为明显的特色。应该说明的是,所谓德育实施方法.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二是德育实施的方法论指导,更多的情况下,指的是后一层意思。“养正于蒙’与“洒扫应对”宋元时期,理学盛行,各种思潮交锋迭起,理学家大肆渲染成圣成贤的最高德育理想.但在德育实施上,明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