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88年的《蒙古史研究》第二辑中载有高文德《元泰定帝寿年正误》一文。作者认为泰定帝“寿三十六”为讹误,订正为“寿五十三”。对此提出我的看法,以请教于高文德同志。 作者认为“寿三十六”与“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帝生于晋邸”的记载相抵牾,遂依据《元史》中的一些记载,提出五项论据,认为“寿三十六”应为“寿五十三”。 在第一项论据中作者说:“大德六年,晋王(泰定帝之父甘麻刺)薨,帝袭封,是为  相似文献   

2.
忽都鲁都儿迷失是元代著名的畏兀儿翻译家。先后在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诸朝任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等职,因通晓汉语、畏兀儿字蒙古语等多种语言文字,将《资治通鉴》《大学衍义》等汉文典籍选译成蒙古语文。然迄今史学界尚无专文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在广泛收集元人文集及碑刻资料的基础上,就其家世、翻译活动以及与各族文人的交流交往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此展现元朝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起辇谷和古连勒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睦尔、宁宗懿璘质班,都是安葬在那里的。蒙哥汗的葬地,《元史》里没有提到。但《史集》上说,蒙哥汗安葬在成吉思汗和拖雷的墓旁,所以蒙哥汗无疑也葬在起辇谷。元惠宗妥十留帖睦尔1370年死在应昌,《元史》上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看来还是送往起辇谷安葬的。  相似文献   

4.
金白天会元年开科,经二年、三年、四年、六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五年,或许还有天会五年(《金史》卷三《太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多次考试,不定期,录取员数亦不定。天会元年始循辽制,设五等,六年南人北人分别与试,十年始行乡、府、省三级考试,科举制度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5.
吴国伦年寿目前存有四种说法,李维桢、谈迁所载吴国伦卒年皆为万历二十一年,因此,确定吴国伦年寿主要需考证其生年。从吴国伦作品中寻找内证,并通过与李维桢所载生年对照,以此判断李氏所载是否准确,进而判断吴国伦年寿。王世贞较吴国伦早卒,但目前王世贞卒年也存几说,考证吴国伦年寿不能忽略王世贞卒年,只有考证出王世贞较为准确的卒年,才能更确切判断吴国伦年寿。  相似文献   

6.
陈志军,1965年生,男,汉族,山东省青州市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并留校任教,1991年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并获首届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2006年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在浪潮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7.
本期学者 :葛剑雄葛剑雄 ,男 ,祖籍浙江绍兴 ,1945年12月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1964年高中毕业后接受师资培训 ,1965年起任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师从谭其骧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1年毕业 ,获硕士学位 ,留校工作。1982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983年提前通过论文答辩 ,获博士学位 ,为全国文科首批。1985年升为副教授 ,1991年晋升教授 ,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起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1999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该中…  相似文献   

8.
新年献辞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告别了不平凡的2008年,我们又一起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9年。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让人难忘的一年。2008年,神州大地上到处飘荡着改革开放30年的歌声,人们歌唱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  相似文献   

9.
研究认为,倗叔壶铭文符合穆王二十八年(公元前976年)十月的历朔,作册吴盉铭文符合穆王三十年(公元前974年)四月的历朔,畯簋铭文符合懿王十年(公元前919年)正月的历朔,七年师兑簋盖铭文基本符合厉王七年(公元前872年)五月的历朔,我簋盖铭文符合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正月的历朔。  相似文献   

10.
正杜玉亭杜玉亭,山东人,1935年1月29日生。1947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51年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1954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1962年晋助理研究员,1975年调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工作,1977年至云大历史研究所(该所1980年归新建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1979年晋副研究员;1983  相似文献   

11.
刘国光简介     
《江淮论坛》2010,(6):F0002-F0002
刘国光,经济学家,江苏省南京市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研究院;1951年-1955年,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1年-1982年,兼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被波兰科学院选为该院外籍院士:2005年被授予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2.
戴洪义教授     
戴洪义教授,1956年出生,山东省招远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果树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4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进修。1984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7月获农学硕士学位。1990年10月—1991年9  相似文献   

13.
学人风采     
周永坤,1948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苏州大学(前江苏师范学院)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留校执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担任公法原理方向的博士生导师,2002年任香港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被  相似文献   

14.
赵天石,吉林省吉林市人,生于1955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月上山下乡,1978年1月返城当工人,同年考取大学。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经济学专业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7月至1985年8月任中共大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教师。1985年9月考入吉林省委党校研究生班,1987年7月毕业。1987年7月至1991年9月任中共大庆市委党校教师,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期间获得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并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9月至1999年9月任中共大庆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教研室主  相似文献   

15.
(一) 广东农村十年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使全省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农村社会总产值来看,从1978年到1988年,十年增长3.2倍,年递增15.6%;从农业总产值看,十年增长97.7%,年递增7.1%。全国有人把十年改革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从1979年到1984年的前六年,认为这一段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各方面的生产蓬勃发展,从1985年到1988年的后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段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出现了徘徊,改革的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16.
正云冠平教授,1929年出生于海南岛海口市,原籍海南岛文昌县。1947年曾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岭南大学经济系,1949年转入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就读,接受过王亚南、陈岱孙教授等老师的教育。1952年从清华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5年。1962年调到广西工学院任教,1965年到1978年任广东省物资学校教员,从1972年起调任广东省计委物资局干部。1979年到暨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校长兼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现代管理中心主任。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  相似文献   

17.
学人风采     
《青海社会科学》2012,(5):F0002-F0002
<正>关桂霞,女,满族,1960年出生,北京市人。1981年12月青海民族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任教至今。1987年7月,获讲师任职资格;1995年7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0年12月,获教授任职资格。其问,1985年9月至1987年1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助教进修班学习;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在浙江大学人文  相似文献   

18.
王天海教授     
《云梦学刊》2001,22(3):F002-F002
王天海,男,1948年9月生,四川省苍溪县人。汉语言文学研究员、教授。1963年参加工作,1976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1981年任人民法院助审员。198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为西南政法大学)。1988年至2000年任教于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法律系,并担任过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3年破格评聘为讲师,1998年由讲师直接破格评聘为研究员,并评为学术带头人。2000年聘为岳阳师院中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19.
学人风采     
《青海社会科学》2014,(6):F0002-F0002
周少来,男,1964年11月生,陕西省周至县人。1982年至1986年在西南大学读本科,获农学学士。1986年至l989年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1989年至1992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学院社科部任教。1992年至l997年在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20.
蒋南华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47-152
从历史典籍、出土文物和与历史记年有关的历史记载等材料的推算、论证,可以确定伏羲太皞氏为公元前5800年-前600年间的历史人物;炎帝神农生于公元前5080年,卒于公元前4960年辛巳;黄帝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4660年-前4550年左右;公元前4550年-前4471年为少昊当政时期,少昊生于公元前4491年,卒于公元前4393年;帝喾高辛生于公元前4428年,卒于公元前4323年,等等.中华文明始于7000年以前信实可靠,决非臆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