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退人还山”模式的认识观:从“感情扶贫”转向“理性扶贫”,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扶贫观,迫切要求改进以往的一些扶贫工作方法。“退人还山”模式的基本内涵:以退耕还林为契机,通过搬迁、培训、教育、低保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把贫困山区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就业发展,从而实现扶贫与生态的双赢。“退人还山”模式的重中之重:通过“9+2”计划让贫困山区农民的孩子从读书的那一天起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通过“9+2”计划来完成使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使他们的后代不再是农民,只是农民的后代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贫困人口的产生。这种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扶贫模式,可以使有限的政府教育经费和社会助学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铲除贫困根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退人还山”是一种创新,它是扶贫、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的一个新的发展“退人还山”的提出,是顺乎潮流的、是国际的、世界的,是合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退人还山”的提出,是革命性的、解决农民的带根本性的问题、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其战略地位是全局性的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扶贫工作,爱德基金会收集整理了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边远贫困地区的有关资料,从中选择了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几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除了对个别村实施一些单项扶贫项目,帮助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以取得经验外,还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扶贫重点,决定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同时改变传统的单项扶贫,实行智力扶贫和综合治理,由短期性、救济性、机遇性脱贫转为长短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性扶贫。爱德基金会实施的第一个综合发展项目选择…  相似文献   

4.
一个美国人从丽江的来稿文/岑献青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收到了纳西族作者晓龄寄来的几张照片,全是她家乡云南丽江的风景照片。照片上的丽江以一种自然、动人的美让我惊异不已。如果不是一个非常喜爱这块土地的人,是不可能把照片拍得如此美丽的。晓龄告诉我,照片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李俊杰 《民族论坛》2012,(16):59-62
笔者试图基于实践的角度,从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目的、基础、主体、载体、纽带等几个方面论证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基本形态是交通经济带(圈)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陈清华 《民族论坛》2014,(12):54-57
黄波,来自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派出南下武陵山片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二批联络员之一,挂职辰溪县委常委、副县长。本文是我对黄波所见所闻的一些片段及一些零散的记忆,也算是给这些可敬可佩可爱的人一份赞礼吧。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越来越物欲化了,有朋友问我,有没有与此不搭界、与物欲不紧相依附的呢?我的回答是:有,那就是真正的文学!我出生在湘西大山深处,刚好县名叫作龙山。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人们崇拜的偶像,是千百年来汉文化中写之不尽、书之不完的精神高地。龙与山结合在一起,自然就让人感觉这山不一般了,就有了灵气,就  相似文献   

8.
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之邀,来Asia Trends系列作讲座,我倍感荣幸。亚洲研究所给讲座圈了一个大范围,即当代中国宗教。能来新加坡这座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中谈宗教问题,机会实在难得。不过,高兴之余,我也十分不安。我并非专业的宗教研究者,而只是作为人类学研究者涉及宗教,我是在并无信心的情况下斗胆接受邀请的。之所以如此,是因  相似文献   

9.
<正>尊敬的郝苏民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上午好!有这样一个好机会,是我们托了郝先生的福。郝先生能够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这四个学科融到一块儿来,让我们有交流的机会,特别感谢郝先生。郝先生这面旗帜不仅是西北的,也是全国的。按照会议安排,我来讲讲民俗学学科。民俗学和其他学科比较,可能是一个有特色,但规  相似文献   

10.
历史概况由干西班牙人破坏了与奎卡特科人密切相关的米斯特科人和萨波特科人文化遗产中的地图、手抄本和其他历史证据,人们对奎卡特科人的历史了解得很少。尽管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墨西哥土地上最早的奎卡特科人属于来源不明的一个民族,但是,在现在的贡塞普西翁·帕帕洛、特科马瓦卡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族研究》2006,(1):52-56
这是一个家族的苦难历史,也是回回民族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回族老人说,他们是苦芦湾的人。“苦芦湾”在何处?为什么老人们对它是那样的怀念?这些问题常常挂在我的心头。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一些“苦芦湾”人后裔,也看到了一些历史资料,在人们的言谈中,在一些星星点点的文史记载中,我才了解到了“苦芦湾”这个地方,了解到了“苦芦湾”回民的来龙去脉,也更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许多回族同胞提起它是那样的辛酸,那样神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与活动的频繁,更多的天然自然被纳入人化自然的范围内.因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明显,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当代显得尤其重要.充分挖掘儒家代表孟轲的生态环境意识对解决当今环保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最近中央又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出了“全党全社会要进一步动员起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坚定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夺取扶贫攻坚的最终胜利”的号召。就全国而言,目前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尚有4200万之多,且大多分布在地域边远、交通闭塞、资源匾乏、生态环境极为恶劣的山区。让这部分人告别贫困,是扶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如何加深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加快步伐解决好贫困山区群众的脱贫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我长期偏居一隅孤陋寡闻的原故,也许大写意花鸟画坛沉寂太久,总之是很久没有看见传统意义上的大写意花鸟啦. 前不久一个偶然机会,我从微信公众平台《艺术圈网》上看了杜未的作品,眼睛为之一亮:久违啦,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传统大写意花鸟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留下了两个心结,一是在一片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叹息声中,某一天我终于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却总没有合适的机会让它呈现为我们刊物的文字;二是一位叫周永才的老人,断断续续寄来近7万字工工整整的手写稿,却因种种原因无一见刊;“同一片蓝天下”所关注的希望工程、扶贫、支教、支卫、三下乡等等,兴许面对的都是一些个人“无能为力”的却需要大家“尽心尽力”的现实。所以,本栏目让这两位老人“打头阵”,因为他们的认真、执着与自信所彰显的应该正是我们“同一片蓝天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山崇拜和灵魂崇拜在藏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中,对山神的崇拜是特别突出的,甚至可以说它是藏族原始自然崇拜的基础。先民们认为在雪域藏地的任何一座山峰,不论其大小都有神灵,并且这些神祇和精灵,都主宰着人们的吉凶祸福。为什么山崇拜在藏族原始自然崇拜中,会如此地突出?这完全是因为青藏高原特定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高原多山,崇山峻岭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原始自然崇拜的对象,是把直接可以为人们感官所觉察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用来作为崇拜对象的。千百年来,我国的藏民族,都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有着崇山峻岭的环境之中,不管是生活、生产劳动,第一个与之打交道的就是山,近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突出,继而产生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当前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即是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审视自我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从凌驾自然变为共生自然,改善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一股国际潮流,既"绿色设计"理念,这是人与自然共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人与大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绿色设计是通过设计解决生态与供给问题的设计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根本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在遭受到严峻的破坏下,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设计的概念,分析绿色设计在材料上的选择,以及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改善环境从而渗透至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陈设艺术设计,探讨绿色设计概念在设计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0年9月,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唐奇甜副研究员受国家民委委派,到全国十大特困片之一的广西河池地区任地区行署副专员,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一年多过去后,与他谈起在民族地区搞科技扶贫的感受时,他深有感触地道出了扶贫专员的喜与忧……一喜是组织上给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深入实际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的机会.这几年,唐副院长一直在探讨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但在高校,接触不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没有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难以碰撞出真知灼见的光点.而且,作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突出,继而产生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当前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即是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审视自我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从凌驾自然变为共生自然,改善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一股国际潮流,既"绿色设计"理念,这是人与自然共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人与大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绿色设计是通过设计解决生态与供给问题的设计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根本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在遭受到严峻的破坏下,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设计的概念,分析绿色设计在材料上的选择,以及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改善环境从而渗透至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陈设艺术设计,探讨绿色设计概念在设计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中亚     
一自从我上次在阿尔泰学的研究中做关于艺术情况的调查报告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次我要讲述另外一个问题,我非常希望它是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从历史和文化观念上给我们大家所关注的“中亚”这个词下一个定义。什么是中亚?35年来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观点自然也有所发展,尽管没有重大的改变。所以我这里要说的虽然不是全“新”的,但它确是别人和我自己研究所得出的总结。在中亚的自然结构和文化结构当中,由于我缺乏这方面的专门知识,在以下的章节中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