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明杰 《经理人》2009,(10):106-106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会超过发达国家,但是现在,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正视我们的不足。我们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目前仍然是加工制造这个环节。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现在需要做的,是让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精良程度,能够与德国、日本这些先进制造国家看齐。  相似文献   

2.
黎平 《经理人》2007,(12):84-84,86
“深圳制造”一度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深圳的许多制造型企业正面临空前挑战。新形势下,“深圳制造”如何定位?深圳企业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解读当前深圳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深圳制造”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工厂在制造一切,但是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的转移,让中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中国制造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势下,中国制造如何升级,过渡到中国创造?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创造?中国创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4.
付云 《经理人》2012,(11):78-79
传统制造企业面临成长天花板之后,如何转型?这是中国众多制造企业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周建华 《经理人》2007,(12):40-43
以物美价廉、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中国制造,正面临转型和寻找新定位的压力。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中国加工转向中国品牌的过程中,企业如何寻找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8,(10):10-10
反思中国制造,很多人在提中国创造,但是我们错了。世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的突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从制造到研发,从制造到品牌,另一方面从一般的制造到卓越的制造。而困局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更应有长远目光,及早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机制,这才是生存发展壮大持续增长的坚实利器。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利润已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产品服务环节(客户参与设计和生产、预防性维修等),仅仅依靠节约成本已经不足以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国制造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能靠服务拓展和向市场端延伸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成为迅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文章先制造企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协同软件与其他管理软件相比的优点,并分析了协同软件在制造企业的应用现状和应用策略等。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同时,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壁垒形式出现的摩擦也不断增多:产业不断升级的中国出口企业,也面临着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这些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制造领域,上升到中高端制造领域——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行业向新兴产业扩展一只有掌握标准制定权,才可能摆脱被牵制地位,中国企业要立足国际市场,就要勇于布局中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10.
就在“中国制造”高呼“突围”时,中国国内的服务业仍杳然无声。面临国内同行和国外强势服务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国的服务业面临的形势比“制造”业更困难,毕竟“中国制造”还有“突围”兴起的品牌和榜样,但“服务”“突围”无声的尴尬,更显国内服务品牌的苍白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服务业的突围是必然提早来临,被动突围不如主动提前作好突围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在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问题。当时有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专家说不对,中国充其量只是“世界车间”或者说是“世界作坊”。从那时起,大家就认识到我国产品制造的量很大,但创新不足。我们长期依赖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这些离创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37):18-19
正一个需要动员全国力量来做的大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纲要正在酝酿中。而福建泉州,则已被中国工程院列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为制定"中国制造2025"提供地方案例支撑。目前,中国工程院已提出《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的初步框架。《计划》作为发展纲领性文件,将聚焦于科技创新,其最终的研究成果将包括:泉州制造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展现状、优势与劣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泉州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口政策调整,这几大变局同时出现,让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像服装、玩具、制鞋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了30%左右,同时全球性经济衰退又卷土重来,使高度依赖外需的制造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4.
曾立平 《经理人》2007,(9):64-66
凭借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制造体系,全球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高速的成长,成为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当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都被巨额亏损折磨得苦无出头之日时,日本丰田却在赚取越来越丰厚的巨额利润。但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众多制造型企业却忍受着“刀片利润”的折磨,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5.
制造企业服务业务扩展及其认知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制造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快速反应多变市场和应对价格压力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小的产品利润空间和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需求,本文从对工业服务管理文献分析和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入手,揭示了制造企业从纯粹的产品生产者向客户支持方案提供者发展的转移趋势.通过对瑞士和德国30多家机器和设备制造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说明了服务业务对制造企业在开发财务、营销和战略机会上的重要作用,并对转移过程中服务业务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总结.结合具体企业实践,本文对制约制造企业扩展服务业务中在管理动机上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企业将全面融入国际竞争的背景,本文期望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地位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成思海 《经理人》2010,(12):8-8
中国企业擅长什么?制造么?事实上,和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中国目前还难以称得上是个制造大国,我们仍是一个组装大国。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破解这个困局,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许多中外经典案例都说明,“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同迈进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始于2007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下降5%~6%。金融危机也加速了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使中国商品价格优势降低,这在08年下半年表现最为明显。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红海战略以应对现有竞争,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封闭了几十年,认为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可以理解。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中国人到了开始认识中国货的时候了,我们早已不再是30年前的中国,我们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尽管我们高科技的水平比外国还差一些,但是我们的鞋和服装,我们的制造加工业,具体到轮胎行业来讲,我们并不比国外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呼唤敏捷制造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敏捷制造战略的主要思想,指出在中国实施敏捷制造战略是当务之急。为此,需要从中国制造业的实际出发解决敏捷化的制造单元技术,以敏捷方式集成制造单元等关键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敏捷化制造单元的构建可基于独立制造岛,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方式实施中国的集团化经营战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