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局长     
<正>那天,我提了两瓶茅台酒和两条中华烟,准备去新任局长家里拜访一下。在经过高档生活小区卧龙山庄大门口的时候,因为过往的人多,我只好下了自行车慢慢地推着走。这时,我看见张局长非常热情地向我走了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自行车把:"小刘啊,好久不见了!走,到我家里坐坐,聊聊天、喝杯茶!"张局长是我过去的老领导,他  相似文献   

2.
偷懒的驴     
《经理人》2006,(1)
从前有个商人养了一头驴。他赶着驴走乡串村,做各种买卖。有一天,他听说海边的盐很便宜,“我可以贩盐到山里的村子去卖好价钱。”他带上驴子去买盐,盐果然很便宜,商人买了许多盐,驮在驴背上。一路都很顺利,他们来到山间,经过一道狭窄的石桥, 桥下有条很深的小溪流过。商人牵着驴,在滑溜的石桥上小心冀翼地走着,驴子忽然滑倒,跌进小溪。驴挣扎着逆水而游,溪水把它驮的盐溶化了,只有几条空口袋还系在鞍上。驴身上没有了重东  相似文献   

3.
秦德君 《决策》2011,(8):14-14
有个人好偷,一天他在邻家菜园里偷菜时,被菜园子主人撞见。菜园主人转身就走,小偷以为他是要去告发。可菜园主人进了屋,把门关了。小偷害怕,上前敲门。门开了,小偷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偷了你的菜,今后我在这里没脸做人了……”  相似文献   

4.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13):64-64
今给厅局班讲课座谈,深感一些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之重。一市长对我说,土地这么卖下去肯定有问题,但若现在停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还不上债全得破产;我的前任借了一屁股债做出政绩被提拔走了,我累死了去还债,领导和群众都会认为我没本事啥也干不成,我只能把窟窿再搞大……——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数十年来,中国参与国际事  相似文献   

5.
我为中国CEO年会专程来到北京,能够参加这个隆重的盛会我感到很荣幸。在来北京之前,我先去了圣彼得堡、成都等不同的城市,整个历程让我非常难忘,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我们知道,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中国有关联。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中国的未来如何走?它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邓亚萍 《领导文萃》2013,(20):106-108
有一位老者曾经问我:"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说:"我父母把家里一间屋子专门设为荣誉室,把我所有得过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那里。"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了过去。"从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因为作为一名运动员,转型是很困难的。快要退役的时候,我就在考虑退役以后是继续当教练,还是走向社会?如果说不当教练的话,我会做什么?我能跟别人去竞争吗?我认为我竞争不过别人。所以从那时候,我决定要去读书,要更好地完善自己。于是我选择了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7.
买苹果     
某局有赵、钱、孙、李四位局长. 一天,局里来了客人,赵局长负责接待.他对秘书小王说:"小王,去买几个苹果招待客人吧!"客人走后,赵局长对小王说:"苹果买得很好,又大又好吃,我吃了两个." 第二天,局里又来了客人,钱局长负责接待.他对秘书小王说:"小王,去买几个苹果招待客人吧!"小王刚要走,钱局长马上把小王叫住,说:"买苹果要到经一路和纬二路交叉口的那家水果店.那里的苹果有三种,你要买第二种,苹果又好吃价格又便宜."客人走后,钱局长对小王说:"苹果买得不错,是我交代的那一种."  相似文献   

8.
盲人打灯笼     
正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  相似文献   

9.
豫南有个叶县,叶县有个明代县衙,前年我去参观。见识了打人屁股的竹板子、拴人脖颈的铁链子、夹人手指的木拶子,还有关押女犯的水牢。印象最深的是几幅画,专讲怎样剥皮:把犯人四肢捆结实,从前额下刀。七切到头顶,然后沿脊线裁到会阴,再向上剪到咽喉,走的竟是大侠们称之为任、  相似文献   

10.
每天看电视看到深夜,我已经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了,这在我们所有人的生命历程中都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看到新闻主播哽咽着播出网上流传的一首小诗时,我的眼泪哗地一下流了出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我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我们说不哭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11.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14,(22):105-108
正请问十八岁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大家都在高考。那我十八岁的时候,干了什么呢?我十八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勇敢的决定呢?因为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威拉·凯特林斯卡娅写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是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一批共青团员到西伯利亚,去建设一座共青城。我读了以后,热血沸腾,我说:"我也去,我也写一本中国的《勇敢》,我要成为中国的威拉·凯特林斯卡娅。"我就这么坚决地去了,而且还非常幸运,到了乌鲁木齐以后分单位,就把我分到了农八师共青团农场。  相似文献   

12.
尊严沉重     
刘笑虹 《领导文萃》2012,(9):109-111
一直知道朋友家有只非常通人性的老花狗,性格温顺,眼露灵犀。很长时间没去他家,再去时发现花狗不见了。问朋友,他郁郁地答:走了。走了?啥意思,是跑了还是死了?它没死,只是太老了,有一天自己走出家门,就再也没回来。显然它还活在这位朋友心里。  相似文献   

13.
王茜 《领导文萃》2014,(11):115-117
正如果可以再年轻20岁,组织上派你担任驻外大使,你最希望去哪个国家?对记者提的问题我特别警惕,我的朋友特别多,一看见女记者,我往往会想起一个女科学家,她是波兰人,居里夫人,我去过她的家,也到过她在法国搞科研和成功的地方。我喜欢她的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所以我把它变一变送给你,"新闻无国界,新闻工作者是有祖国的"。如果是外国记者,我们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我希望你说的是真的,但我是无神论者,不大可能再年轻20年。如果能够出去的话,我觉得一个人应  相似文献   

14.
蒋勋 《决策探索》2021,(1):48-48
童年的时候,父亲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尤其是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就严厉地问:"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我正发抖时,母亲一把把我抱走,说:"别理你爸爸."我好感谢那样的拥抱,仿佛把一切我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相似文献   

15.
我的M型人生     
王石 《领导文萃》2015,(8):108-109
我的人生可以用字母M来概括。M有5个点。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最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都要死。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我们都希望往高走,达到人生的高点。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其间千辛万苦都只有自己清楚。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在西藏的一个月时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可以去登雪山。  相似文献   

16.
五月的榕城被网络经济撞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投资商、融资商以及中国网络精英都赶趟儿似的加入这盛典。 畅谈网络姜昆 中国人目前上网有一些心里障碍和疑惑,认为网络太高深、太莫测,不容易掌握。我妈妈今年76岁了,她不会放录像机,但她会上网去看新闻。其实网络就是一工具,我是相声演员,我用它来摆相声,900多段相声让你随便点,我让爱说相声的人在网上掺和着。 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集中起来放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然后把信息装在整个数字结构中,把它建立起来,有配合的网站,有公司、投资,还有破产的等等,经营起来就形成一个产业了…  相似文献   

17.
正1个理念: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4个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即使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就把它教给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则要记得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高的  相似文献   

18.
成功三要素     
张宏涛 《领导文萃》2014,(12):110-111
正"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需要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和好奇心。"没有人不想成功,那么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很多人说:努力、有贵人相助、有天才等等,也许看了下面这个小故事,你会有新的看法。2013年年初,英国男子肯恩带着自己的小狗去海滩散步。海滩上人很少,因为不是周末,但失业的肯恩却有大把的闲暇时光。走着走着,他的小狗突然不走了,开始在海滩上挖洞,好像要  相似文献   

19.
正子罕,春秋时期宋国的大臣,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彪炳于史。子罕为官清廉,最为著名的就是关于他"以不贪为宝"的故事。《左传纪事本末》中详细记述了这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玉匠看过,玉匠认为它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呈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贝,你把玉璧当作宝贝。如果把玉送给我,你和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贝,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三朵玫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乡村中学校长时,看到一名低年级的小女孩摘下了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他走过去蹲下,拉住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你能告诉我这朵花要拿去做什么用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看不到这朵花,我想把这朵花送去给奶奶看一眼就还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