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通过交互表观察城市家庭中双向的代际交换以及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讨论双向代际交换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代际交换中已出现重心下移趋势,即亲代对子代的支持多于子代对亲代的支持.亲代对子代的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老年人与子女相处过程中表现出利他性,为子女照看孙辈对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有正向作用.而子代对亲代的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老年人经济上的独立性反而会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山东省泰安市373份机构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ISM模型,系统分析了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关系和结构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失落感认知、子女关心频率、老年人社交网络、社会公益介入度、家庭年收入、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政府活动组织情况、文化程度9个因素对机构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失落感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子女关心频率、老年人社交网络、社会公益介入度、家庭年收入是中层间接因素,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政府活动组织情况、文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旅游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探究家庭代际旅游的游后体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家庭代际旅游行为中,游后的回忆体验与分享体验对老年人的旅游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回忆体验、分享体验以及旅游满意度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回忆体验、分享体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所产生的影响中旅游满意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④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可以得出,回忆体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旅游满意度,分享体验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加显著.家庭代际旅游作为孝道表达、代际互动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使老年人在游后分享和回忆这段经历的过程中,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新农保的养老金金额以及来自家庭、社区、国家层面的生病照顾、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影响。其中,包含新农保在内的经济支持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5.
故乡眷恋、城市适应与农村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乡双重空间分析框架,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探究农村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表征城市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这四个维度上,前三个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适应的影响不显著;反映故乡眷恋的乡土文化认同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人留守对生活满意度却有负向显著影响,耕地的影响不显著;故乡眷恋与城市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张力效应,城市经济适应水平越高,乡土文化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越小,但家人留守的负向影响并不受城市适应水平的约束.因此,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水平、破解家庭离散化困局对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和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使用江苏省13市750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7. 37%的老年人表示对当前生活比较满意,19. 94%的老年人表示非常满意。江苏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生活自理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健康自评等个人因素,收入、与子女的关系、是否感到孤独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社区是否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提升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韩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中国和韩国已婚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两国已婚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同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中国妇女比韩国妇女感到更幸福;职业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职业满意度和家庭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但是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力远高于职业满意度,中国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力明显高于韩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老年人养老保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障满意的可能性大于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障满意的可能性也越大;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支持小、家庭关系差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不公平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为更好提升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良性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必须要与老年人生活的外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老年人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2012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2)问卷数据,选取2148个已婚家庭样本为观测对象,系统梳理研究了夫妻双方受教育水平对家庭内部劳动分工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中女性的家务劳动负担较重;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平等观念、目前工作状况、身体状况对其家务劳动承担比重有显著影响;而配偶受教育水平、女性收入贡献率、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生活满意度对女性家务劳动承担比重影响不显著。总之,受教育水平是改变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减少女性家务劳动承担比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147户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5.3%的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长寿老人性别(OR=3.271)、家庭照护者的自评经济状况(OR=29.448)、家庭照护者的客观经济收入(OR=0.292)。国家和政府应提高养老的非性别区分化教育,子女均有养老责任,避免照护不便并缓解婆媳矛盾;应综合评估长寿家庭的经济状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提供喘息服务和精准帮扶,提高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年陕西、河南两省城乡居民迁移状况随机问卷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单位,按照家庭主要劳动力职业变更情况和居住(就业)地变更情况,将农户分为四种流动模式:本地农业生产型、本地非农业生产型、季节性乡城迁移型和城市居民化型.在对四种类型家庭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不同流动模式对家庭收入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家庭不同流动模式均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收入,进一步影响家庭生活满意度,但农村本地非农业生产型家庭和城市化型家庭收益较大,虽然临时性的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季节性就业迁移家庭的收入,但是不完整的家庭生活使得季节性就业迁移家庭生活满意度较低,进一步指出促进富裕且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农村家庭城市化是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福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6大城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城镇家庭住房状况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行业、职业、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和登记状况、迁移和家庭总人口数对住房状况有显著影响,城市变量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影响不显著.说明中国城镇家庭住房状况受到了制度变迁、地区差异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户口和婚姻状况对住房状况的影响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1年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样本分布来看,83%的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17%感到不满意.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接受和认同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大;家庭生活水平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社区支持网络对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类数据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性别、健康水平和是否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经济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此外,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CHARLS数据中同一家庭样本不独立的问题,可以为其他基于CHARLS数据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统计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汶川地震为例,调查了解因灾致残者对所接受社会帮扶满意度的一般状况,并分析不同人口特征者在该满意度上的差异性及影响力.通过实证调查首先发现:当前因灾致残者对社会帮扶的满意度较高,尤其体现在基本生活帮扶与医疗康复帮扶方面;其次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康复状况、工作状态、婚姻状况者对社会帮扶的满意度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进而分析发现,完全康复、基本康复、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病退者对该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社会帮扶重点应有所转变,从重视生存需求转变为生存与发展需求并重.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省成都市3个镇18个村庄208户农户为例证,构建生计资产六边形分析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定序Logit方法探讨农户生计资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存在性和影响度。研究表明:1农户生计资产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及个体差别。永安镇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低,且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在50%~90%的一兼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为10%~50%的二兼农户生计资产产值最低;江源镇农户生活满意度相对最高,非农业户和纯农业户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兼业农户。2农户生活满意度与生计资产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农户生计资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482 2。其中,心理资产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关联系数最大(0.686 0),自然资产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关联系数最低(0.480 6)。3生计资产状况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产、自然资产、社会资产和心理资产的增加会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而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增加则会降低农户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2004年"农村子女外流对迁出地家庭养老的影响"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影响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的因素,定量考察了外出子女数量与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子女数量、留守老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照料和赡养情况、是否感到孤独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对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有显著影响,拥有更多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要高于较少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18.
从老年人个体生活质素角度来分析子女数量对于城乡老年人养老的影响,以验证“多子即多福”的观念.分析结果表明,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影响都不显著,基本否定了子女数量多的老年人经济收入更高、生活自理能力更强、精神状况更好以及生活满意度更高这四个假设.子女的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分别对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显著影响;城乡仍有子女处于不在婚状态的老年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低;有子女同住的农村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更强;同住、有子女不在婚的城市老年人,其精神状况较差.子女对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有无子女以及子女提供养老资源的方式以及质量上.  相似文献   

19.
多子多福作为一种传统观念在我国影响深远,特别是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子女数量对中老年人生活的满意程度成为热议的话题。选取子女数量对中老年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作为研究出发点,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选取子女数量、受访者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特征、养老保险状况、居住形式以及自评健康状况等作为自变量,对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子女数量对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2)这种影响在城乡和两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城市而言子女数量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最后,针对子女数量对中老年人满意度在城乡和两性之间的差异化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流动形式下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化流动已逐渐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模式.本文利用8个城市15998个样本,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不同流动形式下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家人随同流动可以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影响非个体流动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远多于个体流动群体,家庭消费率、居住社区和社会融入等因素成为影响不同流动群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