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浙江学刊》2023,(6):178-184
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研究视域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形成了从启蒙功能、政治功能向实践功能的显性功能渐次彰显的研究脉络,并产生了由启蒙功能奠基,在政治功能中逐渐进入现实,最终在感性的人的实践功能中得到整合推进、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的历史逻辑。进一步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研究审美之维推动哲学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审美之维是本体论领域保存超越追求、认识论领域重构认识形式、实践论领域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的重要维度,表现出建构理想世界、认识现实世界与实践改造世界的现实功能。马克思主义在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形成了研究审美之维功能的实践来源、实践力量与实践路径的实践美学,为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摧毁与理想的建构--卢梭政治哲学方法论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军 《唐都学刊》2002,18(1):14-18
卢梭以先验理性主义为指导 ,运用分析还原与理智重建的方法 ,提出了以“公意”为基础的契约理论 ,体现了摧毁与重建的方法论思想。卢梭政治理论本身是一贯的 ,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这是因为先验理性的范导功能被约简到建构功能之中 ,从而使得价值的关切压倒了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方法论内在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借助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进行了系统批判,建构了以社会个人为出发点的政治哲学;他把生产形式作为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强调特定社会形态下政治哲学范畴的历史性规定;他提倡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经济学方法论,否定了从直观的现实出发落脚到抽象理论体系建构的政治哲学思维进路,也否定了黑格尔式的思维或绝对精神的观念逻辑任意组装社会政治现实的辩证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运用的方法论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实现了政治哲学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二者关系的探讨,可以发现面对同样的启蒙哲学的遗产和时代问题,马克思选择了和其同时代的哲学家不同的哲学道路,即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早期马克思对启蒙思想的超越可归结为: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即从理性自由到人的自由自觉;对政治自由的超越即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对作为理性表征形式的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0):164-166
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人类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动力量。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所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引领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文主要论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期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炳 《浙江学刊》2012,(2):205-210
“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维度,它是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在终极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指向于公共人格与公民政治的生成.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西方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在依存的社会语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动吸纳公民教育的合理部分,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哲学研究的后现代视角 如果把现代政治哲学当做一个理论范式,那么根源于启蒙理性的宪政民主和市场经济、自由伦理就是构成它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8.
犹太人问题是西方神学—政治问题的突出体现,青年马克思曾对之予以重点关注,而围绕着他的犹太人身份,百年来亦争论不休.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可以重新梳理马克思的经典文献——《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理论线索.其一,将神学问题转换为现实问题,倡导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这些观点主要从财产权批判入手,阐释了启蒙主义的政治平等原则;其二,在政治思想史中,马克思的犹太人问题观有其历史渊源.斯宾诺莎认为,犹太人只有恪守自由理性原则,摒弃狭隘的民族宗教及相关的文化习俗,才能同化于现代民主国家,进而获得公民权.马克思秉承了这一思想原则并予以深化,他号召无产阶级积极扬弃资本主义异化,最终建立普遍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两条思路共同构成了共产主义理论的隐秘前提,马克思也由此实现了对近代启蒙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曲达 《学术交流》2013,(2):18-20
启蒙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有着鲜明的反对宗教神学、高扬人的理性的立场。马克思曾深受启蒙精神的影响。后来随着马克思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他逐渐转向了对启蒙精神的批判。无论是启蒙精神带来的政治解放或自由,还是这一理论所倡导的人类理性,看似与启蒙精神决裂,然而马克思本质上仍是启蒙的,他从未否定启蒙运动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评判标准,只不过他对启蒙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比原本的启蒙意义要更进一步。这种思想上的变化展现出的正是马克思所发现的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人权自由是民主在价值层面的含义.在1920年转向马克思主义以前,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致力于对国民进行自由启蒙,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倡扬人权自由、反对儒学专制、号召国民运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政治的相遇--论雅斯贝尔斯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海 《浙江学刊》2004,(4):80-90
本文围绕雅斯贝尔斯的前后期政治著述活动,探讨了其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雅斯贝尔斯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他关于社会与国家的理念以及"新政治"思想.雅斯贝尔斯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与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用理性贯注每一个生存,有意识地处理共同体与个人、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权威、合法性与道德性、秩序与暴力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生存变成交往性的生存,使个体达到自身,使社会达到统一.雅斯贝尔斯政治哲学的宗旨是人类的统一、世界的统一.作为普遍交往的政治哲学,雅斯贝尔斯的政治哲学思想有助于人类从全球意识出发,共同选择未来、开辟未来,并对此共同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2.
李河 《求是学刊》2016,(5):27-40
启蒙思想涉及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基础观念和规则。先发现代性国家的启蒙大多顺应其社会的内源性要求而出现,后发国家的启蒙则有明显的外源性。文章据此区分了原发型启蒙和后发型启蒙概念,刻画了相关思想群体的话语特征,揭示了先发与后发国家思想群体间的异时代的同时代性,探讨了后发国家的启蒙辩证法。文章认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普遍信奉理性增长与个体自由和谐共进的原理,但法兰克福学派却发现了二者的深刻矛盾,由此指出启蒙在自我毁灭。福柯晚年的思想则表明,唯有回到批判理性或对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守住精神的自主性,这才是启蒙的自救之道。  相似文献   

13.
李涵秋是晚清民初的重要作家,他在中国小说由近代化到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起了推进的作用.他创立并完善的社会言情小说不但在形式上是独特的,在内容上也具有启蒙的意义,促进了人的觉醒,塑造了一系列的新人形象,特别是他小说在几个方面的启蒙思想,更有助于呼唤新时代的到来,为五四文学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李涵秋本人也因其小说的价值,从而在文学史上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丽 《求是学刊》2015,(1):37-42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的理论表达,已成为经典文本。作为这一文本的效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只不过是一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会陷入施为性矛盾,最终会瓦解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朱熹政治思想得到了多个层面的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或从政治哲学层面上,或从政策主张层面上,或从为政实践层面上,对朱熹政治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民国时期对于朱熹政治思想的研究,是这一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从中国政治思想史角度的研究和阐述,以及多数学者对朱熹政治思想的正面肯定,对于全面认识朱熹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理性在西方文化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传统理性观把理性局限于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活动当中.20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理性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了理性文化重建的历程.理性是一个总体,是使人成为可能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属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它应当是一种合理性、合情合理性和合人性,而不是像近代理性现那样仅仅理解为知性理性和技术理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技术异化的批判为我们重新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建设和谐理性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哲学视域看,公共领域是一个与公共权力、市民社会、私人领域等诸多概念重合且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调和沟通二者的意见地带;是以公众为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以自由和公开的表达为保障的社会交往空间;它通过公共舆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以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维护公共权力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目的.这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对于解决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对公共领域理解的歧义、混乱和矛盾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实践哲学终结了西方近代的政治与哲学相对立的政治思想传统,实现了政治与哲学的联合.而这一联合以"实践"本身具有的政治维度为基础.政治维度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从这一角度可以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一种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吕嘉 《学习与探索》2006,2(1):74-81
政治哲学形成于对人类政治生活核心问题──人民根本利益的认识及相应政治形式的形而上探索。人民根本利益即人民──特定政治社会的社会基本成员──所需要的政治,最初形态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而人民又迫切需要的形而上存在。使人民所需要的政治成为现实中的政治,涉及人类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政治哲学只是其中之一。政治哲学的社会功能是发现、论证时代所需要的政治规范与政治价值。政治规范将现实中没有而又“应有”的政治关系确定为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政治社会奠定基础。政治价值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内涵的“人”及其本质特征为核心,为政治生活确定目标与标准,使政治规范获得正义与道义。政治哲学承担着性质一致但内容不同的使命──在不同的政治社会,人民所需要的政治的性质、实现程度不同,需要政治哲学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当代中国政治赋予中国政治哲学的使命是解决政治价值问题,即提出、论证体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尹强 《社科纵横》2014,(9):121-123
程朱理学把天理与人欲对立,否定了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阳明"心学"突出个体"人心"的作用,被泰州学派诸贤加以发挥,形成了极具启蒙意义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