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地处祖国边陲,自古以来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开发甚晚,建制亦迟,民尚骑射而轻文学,文化教育事业较之中原相对落后。但到清末民初,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女学教育,后来居上。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到民国四年(1915),短短十年,女学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当时只有6万余人口的省城齐齐哈尔,女学生竟达千余名。而同时期有200万人口的北京,中外公私办的各种女校才有女学生6000多名。30多倍人口于齐齐哈尔的北京,女学生总数只6倍于齐齐哈尔。可见,黑龙江女学教育发展之快,已远远超过了北京。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福建教育会社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福建教育会社的产生及其演化的发展脉络,解构了福建教育会社的组织机制,阐述福建教育会对近代福建教育的贡献,并揭示福建教育会社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新式的军事学校,其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都是不平常的,是近代军事、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关于它的研究,无论在史学、军事学、教育学界,都是很不够的。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清末民初军校发展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军校的分类,清末民初军校的历史作用等,还缺少系统的论述。 一、清末民初军校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军校起于道咸年间。此时的中国政局,面临着千古未有的“大变局”。这极大地触动了士大夫阶层,“师夷长技以制夷”,“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议论鼓噪朝野,一个军事近代化的运动便首先被推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吴国荣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95-99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以实业教育的形式发展并由附设在洋务实业到逐渐独立设置;职业教育体系初步确立;职业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宣传、研究、试验、推广职业教育为职志的全国性教育机构正式成立;女子职业教育是这一时期的新生事物,发展较快。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5.
6.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中国由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原来的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外,新产生了为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服务的买办阶级,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相应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新的经济结构基础上,耸立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必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清末民初就是政治上风云变幻,政治法律制度急剧变化的特殊历…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思想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的国民外交思想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思想基础,也是此时中国国内外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国民外交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民外交是指国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而进行的对外交事务的参与活动;广义的国民外交则还包括国家间的民间交往活动。国民外交思想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刘师培与陈独秀理性清算传统畸形人格,如鞭挞"清而不和"之徒和"雅人名士"逃避现实,"和而不清"之辈与同流合污者自甘堕落,国民爱国思想薄弱.同时,他们努力以学理构建近代理想人格,强调近代国民应具备积极入世、人格独立,自强不息、尚武善斗,秉持公理、道德优良,公私统一、家轻国重等品德.此外,还积极探索塑造人格之道,欲藉破"三纲之说"与老庄思想,融合中外文化,改造传统团体和加强修身与教育示范等途经以达到重塑近代理想人格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是伴随着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发生的,在这一发生和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意识,有相当程度的西方文化素质,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这一新型群体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涤下,内部在对待工农大众的态度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化,勾勒出了三大知识分子类群的明晰分野,这一明晰分野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标志着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转型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科举革废所带来的另面影响,加之新式教育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致使清末民初不断有人提出恢复科举.这其中既有传统士绅黄运藩和李灼华,也包括曾经激烈批判科举制的新学巨匠梁启超,留学生程树德也加入此中.复科举主张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招致了力主废科举者的强烈反对,从而引起了一场论争. 相似文献
11.
12.
清末民初(1903-1920)的直隶商会是在清末新政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背景下成立的,以天津商会为首遍布直隶地区的新式商人组织网络.商会虽为保商而设,但在时代大潮影响下它们利用国家提供的政治活动空间积极参与政治,试图影响国家和地方的政治进程,因而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自1903年天津商会成立后,直隶商会组织直隶绅商参加和发起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政治活动,在清末民初的直隶社会中扮演了积极活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1903-1920)的直隶商会是在清末新政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背景下成立的,以天津商会为首遍布直隶地区的新式商人组织网络。商会虽为保商而设,但在时代大潮影响下它们利用国家提供的政治活动空间积极参与政治,试图影响国家和地方的政治进程,因而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自1903 相似文献
14.
本人大学毕业后在学术上接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和参加1962年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前写论文、赴济南接专家、开会时任小组讨论学术秘书、会后整理专家学者讲学稿。文化革命后,我参与了船山学社的重建并且一直担任副社长、社长,参与了1982年以来一系列王船山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1984年至1989年担任《船山学报》主编,学报停刊后我曾力促其恢复,在《船山学刊》创刊后,又先后担任副主编、执行编委、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为刊物进行编辑、审稿工作;在《船山全书》编辑过程中,我曾参与收集船山手稿、马宗霍校勘记,与中华书局联系船山著作校勘稿的转让,对全书的编辑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六十年代前期,大量地出版现代版式船山著作,从选文、校勘、分段、标点、做注到编辑、印刷,短时间里由中华书局等出版船山著作十五种之多,这方面王孝鱼先生的独特功劳不可磨灭;以嵇文甫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钻研船山学术,取得一批成为定论的成果;一批新秀脱颖而出,把王船山研究的规模和水平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直到“文革”,研究活动仍在艰难中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14年船山学社成立开始,青年毛泽东就受船山重民族气节、重知行统一、重个人独立等思想影响;自1920年7月至1923年11月,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或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管"了船山学社,在社内组织长沙中韩互助社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 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关心有关船山的文物保护.毛泽东的一生与船山的关系是密切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末民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绅一直是地方志的主要编纂者。随着清末民初社会剧烈变动 ,江浙士绅开始转型 ,出现新旧兼学的新型士绅 ,其知识结构、思维视野及价值观念相应发生变化 ,新型士绅构成江浙地方志编纂的主体。在时事嬗递与士绅转型的双重因素影响下 ,江浙地方志从编纂理论、体例门类、编纂方式到方志内容 ,发生了自宋代以来最大的变化。而在经济发展与民族危机的刺激下 ,负有使命感的进步士绅促使乡镇志再度兴盛。江浙士绅与地方志的互动关系折射出清末民初江浙社会文化变迁复杂而丰富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黄遵宪、梁启超、严复、章太炎、孙中山代表了清末民初先进的中国人的封建观.他们论"封建",遵循概念演化的合理路线--坚持古今义的既因且革,中西义的兼容并包.如此重构再造之新名"封建",其内涵为贵族政治、领主经济,外延指殷周制度,也涵盖欧洲中世纪、日本中世及近世的同类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形态的共名.这种封建观较好地实现了概念演化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统一,又初步达成中国传统史学概念与西方史学概念的通约与整合.然而,清民之际的论者,未能全方位考察社会形态,尤其缺乏经济的、社会结构的分析,故其"封建"观在理论上尚显单弱,不足以抗御后来兴起的强势的泛化封建观的挑战,故在20世纪30年代以降,逐渐隐退于主流之外,然其蕴藏的合理精义,值得我辈认真体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