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思想解放与发展的历程证明:要有大的发展,思想需要大的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的一次次思想解放,都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标志,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禁锢,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共识,开辟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不仅是社科理论界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且是社科理论界的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首要的任务是深刻领会和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推动全党全国人民继续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在不断解放思想上继续下功夫。我们所谓的不断解放思想 ,不是抽象的…  相似文献   

3.
理论创新首先是实践推动和主要创立者的创新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也离不开历史契机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一系列历史契机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政治交待启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萌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培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土壤 ,“三讲”教育和广东考察催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国各地的考察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推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郑红 《理论界》2002,(6):13-13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藏的价值性定位思维。 江泽民曾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方面思想解放的任务,既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党中央要求全党在解放思想当中统一思想,但是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大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不一致,自然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敢于改革创新,强调年鉴工作者惟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对年鉴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从而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也是推进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内涵、灵魂和实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不断推  相似文献   

7.
季明 《青海学刊》2003,(1):21-22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恢宏气魄,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年多来,“三个代表”这一当代最新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光芒和科学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极大地焕发了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思想解放的进程,在中华大地上和亿万人民的心中牢牢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思想和实际相符舍,使主观和客观相符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实事求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进步。解放思想是历史的需要、人民的要求。解放思想必须同实事求是相结合,必须同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取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爱戴的根本依据 ,也是加强检察工作的基本方针。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决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 ,努力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不断推动检察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检察机关要做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必须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在我国 ,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民主专政力量 ,作为专政工具 ,决定了它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必须坚持党对检察机关的绝对领导 ,必须与党中…  相似文献   

10.
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努力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凸显了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找到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实现了从“消灭农村”向“建设农村”观念的根本转变,彰显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趋向的必然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勾画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谐社会思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方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中存在的党员思想观念、党支部建设和师德教风等三大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龙头工程、基础工程、堡垒工程分别抓好领导班子、教师党员队伍、基层党支部等三方面建设的高校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孟子》作为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在变化的社会形势下阐发了仁义礼智信耻等观念,并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解,由此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千年来,《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之一,其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指导着传统社会的人生建设,对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起到了凝聚和推动作用。重视并汲取《孟子》思想的精华,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现代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上的失误是导致建国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逻辑渊源和历史起点。邓小平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积极倡导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科学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坚持主要矛盾的统领地位、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方法论视野出发,科学判断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潘祥辉 《浙江社会科学》2012,(2):58-66,156,157
信息的可获得性及流通状况主导着政治活动,并对社会治理产生着广泛的影响.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信息流通呈现出“传播失灵”的特征,“数字注水、欺上瞒下”以及“真理报无真理,消息报无消息”等现象即传播失灵的突出体现.传播失灵与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相互嵌套,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内蕴了传播失灵,传播失灵又强化并导致了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治理困境.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和日益复杂的社会而言,传播通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前提和保证,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传播失灵降低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社会的透明度,给政治决策、政策执行、反馈以及社会治理与社会合作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传播失灵是解释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困境与转型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中心建构。荀子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分"的概念,并在大量的篇章中对"分"进行阐发,明确指出"分"的组织者、实现者是"人君"、"圣人"和"治国者"、"分"的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是"礼",深刻揭示了"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关系达成的功能:实现群体的高度团结与全面和谐;完成统治者对国家政治的管理;促进社会分工的多样性,行业内部资源优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宁。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而展开的重要文学思想,即“自然”论文学观,这一文论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其中,钟嵘及其《诗品》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批判诗歌创作热衷“用事”、讲究“声病”之风,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崇尚“自然”而不废文采。其理论取向与刘勰颇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嵇康与卢梭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但都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天性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尊重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自然教育观念。对比二人的自然教育观,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