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对传统的理想人格作了新的挖掘与剖析。对传统理想人格的分析,有着两种流行的观点:一是以儒家人格代表了传统人格;二是以儒道互补的人格为传统人格。作者以较为全面的分析,超越了这两种相对片面的人格论。认为在先秦时代,诸子各有其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的见解,如道家的“自然无为的的顺天人格”、墨家的“仗义而  相似文献   

2.
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崔永东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心是在人生哲学这方面,而人生哲学的重心则是理想人格论。什么样的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怎样成就理想的人格?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了历代哲学家热心关注的焦点所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也提出了他的理想人格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中国人理想人格立论的原则与基础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理想人格重塑的主、客体条件;社会理想人格和个体理想人格的区别,提出在理想人格大系统中人格诸要素的充分运行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内在前提。但理想人格也需要外在条件,这就是保障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汤用彤等学者将新人格本体的探寻视为玄学的核心。应该指出,魏晋思想学家们试图建立的人格包括理想的圣人人格与理想的士人人格两类。帝王常常象征着一种秩序一种制度,所以理想圣人人格设计乃是关于社会组织运行的政治哲学,理想的士人人格设计则表现为对古代知识分子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安身立命问题的思考。郭象在吸收前人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种人格都做出了自己的设计,代表了玄学的最高成果。  相似文献   

5.
理想人格范型是一个社会中基本的理想人格范式和类型。每一大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理想人格范型:在“人的依赖关系”的自然经济阶段,理想人格范型是“道德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商品经济阶段,理想人格范型为“经济人”;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未来产品经济阶段,理想人格范型则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论龚自珍的“豪杰”理想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正统儒家至高至大的"圣人"人格,龚自珍提出了平民化的理想人格———"豪杰",这一理想人格为传统人格向近代人格的转换提供了思想养料。  相似文献   

7.
理想人格是先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尽管儒道法墨等各家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并相互攻击辨难,但都基于对治国路径的不断探索这一目的.而理想人格则集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伦理学、教育学于一身,反映出先秦哲学中伦理的、社会的和人生的理想.因而研究先秦各家理想人格之异同,对于理解先秦哲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只就儒道两家之理想人格作一比较,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人格理想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宗白华美学的人格理想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有一以贯之的地方,也有逐渐发生变化的方面。宗白华美学人格理想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人格理想的草图("超世"与"入世")、人格理想的具体体现(歌德之人格)和人格理想的成熟("晋人之美")。对人格理想的建构贯穿了宗白华的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中,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极具影响力.他不仅提出了人的理想人格目标及其内在根据,而且还提出了实现人格目标的具体途径,从而建构了中国古代完整的理想人格理论体系.其理论表现出了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注,对人的意义、价值的深入思考,对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和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探析这一理论无疑会给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当代青年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所要建构的理想人格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当前现实人格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 ,对现实人格进行调适的根本途径是进行社会调控、精神调控和价值调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代高校青年教师价值现的困惑问题,认为必须注意构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的人格模式。面向21世纪,这一理想人格模式的建立,必须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智慧人格、意志人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而言,其学说包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理想人格的类型、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反思及厘清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主旨和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重人格,以个体人格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因的传统成于孔子.千百年来,虽经社会的动荡、历史的嬗变,面孔子理想人格的主旨与格局却一直被社会所认可.并进而从一种思想模式渐变为人的心理素质.二千年来,对这一人格理想的追求,始终是封建士大夫自我完善与建功立业的集中体现.显然,对孔子理想人格的探讨,既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亦有益于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历程作一深刻的反思.本文试作阐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从人格和教师人格的内涵入手,阐明了在词源和人格的研究上中西方的差异;运用历史的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代教师对理想人格——圣贤人格的理解与追求;论述了中国当代教师模范人格的价值导向功能;回答了什么是当代教师最高理想人格及它与圣贤人格的差异,与模范人格在层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理想人格是指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人生理想特质。物我两忘的境界即复归于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人格。道家最重视理想人格真、善、美的价值,更强调三者的一致性,以真为基础,构筑超越仁义礼乐及一切世俗束缚的真善美的统一。要实现这一理想人格,就要通过精神修养,其方法是坐忘。做到忘物、忘己和物我两忘。从精神上超越个体的有限存在,忘掉生死的变化,进入空虚的自然之中并与之合为一体。道家的这种修养方法乃是无欲、去智、体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道德理想,这包括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一套理想的价值体系、一批先进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之所以有力量,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人格中的其他成分,如智慧、能力、知识、思维、形象、身份等,而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中所散发着的人性光芒.学习榜样,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必须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养成道德习惯,提升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7.
儒道理想人格的会通互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 ,从社会群体出发 ,推崇人的道德属性和道德建设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一种道德型的理想人格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理想人格 ,从生命个体出发 ,崇尚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自由 ,主张理想人格“道法自然”,不要有所作为 ,是一种自然型的理想人格。儒道两种理想人格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但它们又存在着相通互补之处。  相似文献   

18.
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各具特色。儒家以"君子"为其理想人格意象,以"仁"为其核心的道德价值和人格理想,以尚义崇仁,经邦治国,刚健有为,克己复礼为其人格特征;道家则以"真人"为其理想人格意象,以"道"为其核心价值和人格理想,以见素抱朴,超然物外,自然无为,逍遥游心为其人格特征。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可以合理借鉴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设定,既积极进取又能安时处顺,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9.
理想人格是古今中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家都很关注的社会伦理同题.目前,在一些教科书和文章中,对理想人格有一种代表性的界说,认为理想人格就是道德理想或典范人物.笔者认为,三者不能等同.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理想人格、道德理想、典范人物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原意指演员戴上面具,表现出他(她)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多学科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如社会学中的"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理想人格是古今中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家都很关注的社会伦理问题.目前,在一些教科书和文章中,对理想人格有一种代表性的界说,认为理想人格就是道德理想或典范人物。笔者认为,三者不能等同。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理想人格、道德理想、典范人物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原意指演员戴上面具,表现出他(她)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多学科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如社会学中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