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婷  冯东东 《理论界》2010,(1):118-119
"叉手"礼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它流行于宋元时期,是一种表示特别恭敬的礼节,历史上有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记载,但对于它的实物图却未能看到过。在进行国家"十五"艺术科学课题:"四川南部南宋墓葬群石刻艺术研究"中,发现了若干块"叉手"实物。这将对后人研究社会风俗、民俗考证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从造型艺术角度对其研究也具有原创性和开拓价值。本文将以发现的几块"叉手"石刻为线索,对此礼进行详实、崭新的探索,同时对此墓葬石刻的艺术特征及价值进行现场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三达德指知、仁、勇,五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称五伦。《中唐》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又说:“子曰:好字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相似文献   

3.
中庸,最早是孔子根据古代“中”的观念而提出来的.《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也.”中庸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而被提出来的,但孔子对其具体内容却没有加以阐述.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对中庸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并且认为它也是一种进行道德修养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称之为“道”即“中庸之道”.《中庸》提出“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是中庸的具体内容.“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也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以下未注出处者均引自《中庸》).“五达道”是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三达德”是智、仁、勇这三种品质.《中庸》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社会关系中.要使封建社会得以安定就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即“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而这就要具备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品质.《中庸》又提出了“九经”:“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相似文献   

4.
荆蛮浅释     
荆蛮,据新《辞海》云:“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新《辞源》云:“古代中原地区泛称江南楚地之民。”窃以为皆失之太简。考之史籍,似应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指楚。《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奔楚,而其告诸侯曰:‘兹不榖震盈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周人敌视楚国,称为蛮荆,《诗经·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说苑·尊贤》:“救中国,攘戎狄,卒协荆蛮,以尊周室。”(二)古族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荆蛮义之,纵而归之者千余家。”《史记索隐》云:“荆蛮,南夷之名。”《汉书》谓:“荆蛮之吴子寿梦,盛大称王。”荆蛮为吴越之地的古族称。而朱熹注《诗经·采芑》云:“荆蛮,荆州之蛮也。”为荆州之古族称。荆蛮为古代长江中下游之古民族。(三)指地域。(1)指吴越之地,《史记正义》在注释《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太伯奔荆蛮。”一段时说:“而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讳楚,故曰荆。故通称吴越之地为荆。及北人书史云蛮,势之然也。”这里说明是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的通称。(2)指长江中游江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张岱年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是现在常用的名词,在古代虽役有这类名词,却也认识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区别。《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衣食足,是物质生活的内容;知礼节,知荣辱,是精神生活的内容。孟子说:“人之...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寻根认祖是人类的共性之一,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类记录祖先、追认祖先、以祖先的丰功伟绩为荣的意识古已有之。这种意识超越了族别与国界,成为各个民族的共同传统。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灿  相似文献   

7.
《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毛传云:“掇,拾也。”自清人胡承珙释云:“掇是拾其子之落者”,近世诸人多从胡说。江阴香云:“从地上拾他起来”;余冠英云:“一颗一颗拾起来”;陈子展云:“我刚好拾起了它”;程俊英除引胡注外,又译为:“快点把它拾起来”;金启华则云:“快点把它捡起来”。然亦有少数人释“掇”为“摘”者。如高亨释云:“用手指摘取”;林庚、冯沅君注云:“用手掐”。按,“掇”当释为“摘”。《说文》:“掇,拾取也。”又云:“拾,掇也。”“拓,拾也”,“摘,拓果树实也。”这里“掇”、“拾”、“拓”、“摘”都是同义互训、皆可理解为“摘”。正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所解释的:“拓者,拾也。拾者,掇也。掇者,拾取也。果树实者,有果之树之实也。拓之,谓之摘。”在《增韵》中,“掇”就是被释为“采也”。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的“掇”也正是“摘”的意思。陆龟蒙《杞菊赋序》:“前后皆树以杞菊,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以供左右杯案。及夏五月,枝叶老梗,气味苦涩,旦暮犹责儿童辈拾掇之。”句中的“拾掇”,也明显地应为  相似文献   

8.
苏俊波 《理论界》2004,(1):134-135
汉语复音词中,同义语素词如休息、思想、研究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追溯其历史来源,可上寻到先秦汉语。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中的“恐惧”,《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朋友”,《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中的“恭敬”等。汉代以后,这种结构的复音词急剧增加。显然,汉语词汇中大量的同义语素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单音同义词的连用,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阶段的。”但是,在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单音词为什么会产生同义连用现象,以及怎…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多独立思考的思想家。清末流血变法的谭嗣同,就是近代思想史上敢于大胆解放思想的战士。 谭嗣同面对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对中国人思想的钳制和束缚,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解放思想、突破禁区的口号,叫做“冲决网罗”。这“网罗”,就是封建的“三纲五伦”。他说:“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君主用它来桎梏臣下,官僚用它来统治人民,父亲用它来压制儿子,丈夫用它来束缚妻子,这种反动的纲常成了人们头上的紧箍咒,一有触犯,便高叫:“是当放逐也,是当诛戮也。”谭嗣同深恶痛绝地呼喊人们起来“冲决”这“网罗”!谭嗣同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他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君臣之祸亟,而父子夫妇之伦,遂各以名势相制为当然矣。”他大胆提出:“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者,取之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他把君臣都看作是办事员,办不好事就“易其人”,撤换他们,这在清朝末年,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思想!提出这种冲决网罗的思想,需要多大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周公事迹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先秦史两千年,周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人们常将其与文王、武王并论,但事实上,周公的历史地位远在文王、武王之上。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著名史家夏曾佑更说得具体:“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35年版,第31页)周公的历史地位如此显赫,倒不是因为他“制礼作乐”,为中国礼乐艾化先,而是人们认为他在政治上辅佐成王,尽君臣之义,为后世君臣名分立下了一座丰碑。《苟子·儒效》载: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湖南道县人。他著有“太极图”和“太极图说”,在“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在探讨宇宙之本体,但从探讨中所得的结论:宇宙的本体是唯心的;又撰有《通书》,其中虽有若干的辩证思想,但整个体系和太极图说是一致的,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是在“明夫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伦,以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是在为强化了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经济建立理论的根据。这是周敦颐的唯心主义思想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云南古代的“百越”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越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其种类繁多,互不统属,所以称“百越”或“百粤”。由于越人比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落后,被视为“不受正朔”的蛮夷。 关于古越人的族源问题,《史记》、《汉书》诸文献皆云:“少康之后”,即越人最早渊源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这大概是越人的附托之词,或者是一些汉族文人的猜测,我国近代少数民族中亦不乏见此类传说。颜师古在《汉书注》中已纠正了上述错误,他明确指出:“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秦人应是少皞氏族的一支,从以下几点作一探考: 一、主少皞之神:《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皆云,秦襄公始为诸侯时(前770年),“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按照“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原则,秦人所祭少皞明为氏族神,或至上神兼宗祖神。  相似文献   

14.
《论语·里仁》 :“子曰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方 ,郑玄注 :“犹常也。”皇侃据《礼记·曲礼》“为人子者 ,出必告 ,反必面 ,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 ,谓 :“是必有方也 ,若行游无常 ,则贻累父母之忧也。”朱熹解“方”为方向 ,谓 :“游必有方 ,如已告云之东 ,即不敢更适西 ,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 ,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我以为古注割裂了上下文义 ,就字论字 ,义有未当。“游必有方”承上句“父母在 ,不远游”而言 ,丝毫未见转折之意。“方”应解作《书·尧典》“方命圮族”之“方”。“方命” ,蔡沈注 :“逆命而不行也。”“…  相似文献   

15.
“同志”一词并非现代语言的产物。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下注脚:“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人郑玄更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同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中有“好友同志”之语。元初名医朱丹溪在《格致馀论》一书的“饮食色欲箴序”中也写道:“饮食之欲,于身尤切……因作饮食色欲二箴,以示弟侄;并告诸同志云。”可见,古人用“同志”来表达的是志同道合的意思。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的《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用“同志”这个词。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一大”通…  相似文献   

16.
周代拜礼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新生 《文史哲》2011,(3):132-147
周代的拜手、稽首、拜手稽首、再拜稽首等拜礼,其形成和时兴有先后早晚之分。西周时期流行的最高礼节是相对简单的拜手稽首;春秋时期演变为更繁复的再拜稽首;到春秋战国之际,礼仪活动中又出现了"升成拜"即在堂下堂上重复进行的再拜稽首之礼。周代拜礼由简趋繁不断升级,是君臣关系和尊卑意识的发展在礼仪领域的反映。理清从拜手稽首到再拜稽首、"升成拜"的演变脉络,可以为相关文献的历史断代提供一条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江湄 《学术研究》2002,(12):29-32
对于中国传统史家来说,历史的研究和撰述是让君臣“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也是为士君子的安身立命济世成功提供指导和教益的。在这个意义上,史学乃是以历史教育养成士君子和君臣的学问,史学之“学”既有研究撰述之义,又  相似文献   

18.
汪文学 《江汉论坛》2007,2(12):106-109
在儒家五伦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是家族伦理,朋友是社会伦理.朋友在五伦中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它一方面处于辅助地位,有势轻、亲疏、名小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是"纲纪人伦"之根基.朋友一伦在五伦中的特殊地位,是由它的特殊性决定的.它的特殊性表现在选择性、平等性、责善辅仁、主诚信等方面.朋友一伦的特殊性,决定了朋而成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儒家学者因对朋而成党的高度警觉,所以他们不仅对朋友一伦持着一种相当微妙敏感的态度,而且还试图将之家族化,将之界定为"责善辅仁"之修身伦理.  相似文献   

19.
自汉武帝以来,儒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历代帝王无不悉心倡导,唐朝统治者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唐王朝是统一强盛的封建国家,尊儒崇经也就带有统一时代的特征。《旧唐书·儒学传》序云:“古称儒家者流,本出于司徒之官,可以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莫若于此焉。”这就揭示了唐统治者尊儒崇经的政治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护君臣贵贱那一套封建等级制度。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唐朝统治者采取了尊儒崇经的政策。隋朝末年,战争频仍,儒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史称“隋季版荡,庠序无闻,儒道坠泥途,诗书填坑”①,这充分说明了隋末儒学颓废,斯…  相似文献   

20.
《史记·管晏列传》云:“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三归”,据《论语·八佾》云:“管氏有归,富事不摄,焉得俭。”那么“三归”何谓?据注释家云:一娶三国之女;二三处家室;三地名即采邑名;四藏帛币的府库;五市租之常例;六台名。上面诸解释都有一定根据,但也都有一定局限。据《太平御览》卷827资产部7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