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回归文本"这一重要转向,通过简略梳理"传统研究思路--理论转向--文本转向"这一线索,审视"文本"与"理论"这一组关键概念所指向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目的在于说明,"文本"与"理论"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文本转向之后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在打破思维惯性的基础上提供切入或重新发现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小资产阶级作家"之类词语引发的"词"--"人"--"经济"--"政治"--"文学"的联想程序,其中隐藏着一个个阶级宿命论的思维逻辑,这样的逻辑不是基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与文学实际,然而它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与文学实际中强制推行,给我们的作家与文学带来了严重伤害.因此,"小资产阶级作家"之类说法的合法性依据,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确实处于一种尴尬的"贫困"状态,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须臾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其中,部分学者"为时代立言、为生民立命"的学术责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实质上并不是理论本身的"贫困",而是理论家或理论工作者的"贫困".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只要不"自我放逐"到时代之外,时代就不会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只要不远离大众,大众就不会抛弃马克思主义.当前,理论界应当理性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生态,自觉转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以便于马克思主义及早地摆脱尴尬的"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4.
"仁"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是孟子最高的道德理念.儒家"仁"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为政以德"--治国要用"仁政",为人正直--个人的一种品德,"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今天,研究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所揭示的风格论."体"的意义是一个系统,分为体裁--语体--风格三层.一定的体裁要求一定的语体,一定的语体在作家创作个性的浸润下,发展到极致,就形成风格."性"在刘勰那里分为才、气、学、习四项.就风格的形成而言,先天的才、气是潜能,后天的学、习是释放潜能的条件.刘勰的"体性"篇全力论证了"因内符外"或"表里必符"的观念,这是对"文如其人"传统的发挥.但是实际创作中,人与文不相类是常有的.这个问题刘勰意识到,却未能作出解释.本文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刘勰阐述的"道"、"圣"、"经"的关系确立了中国文章道--人--文的写作模式."道"是形而上的、难言的,对道的言说必须有灵动的智慧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有此抱负的人如庄子、韩愈、苏轼等写出了千古文章."明道"对中国文章的写作的影响似乎有必要从正面肯定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文初 《学术研究》2001,(10):83-88
文学史的"本位"问题,关涉到文学史的学科性质.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文学发展的历史."以时代为纲,以作家作品为纬"的体例结构之所以难以打破,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结构模式符合文学史自身的性质--文学与史学相结合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华性"之论从后现代的立场揭橥现代性的终结,进而以寻绎中国自身的现代性--"中华性"为指归,表现出一定的追求民族文化个性的合理性.但其指认现代性为西方话语霸权而否定其使用的正当性,进而割裂现代性与其所言的中国现代性的辩证关系,这就存在着无法规避的矛盾和困境.析分其矛盾和困境,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性,而且有益于文明间的对话与共融.  相似文献   

9.
"人被宣称为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就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人类道德发展的理想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人类的真正财富就在于人性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 (一)人自我实现的起始点--人的本质 人首先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和奠定了自我实现的基石.而这一基石正是人超越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是人之补充与融合:厘清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理论的继承与整合,而这一整合就逻辑地走向"兴".因此,本文认为,朱熹的"感物道情"可以归结为一个"兴"或"感"字.本文着重考察了朱熹的"感物道情"理论与"交感说"的内在本质联系及其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11.
公立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玲 《阴山学刊》2004,17(1):41-45
明确公立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解决教师中所存在的"不利选择"与"败德行为"的有效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改善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五性"与报告文学之"文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性"问题是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关键,它长期影响着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文学性"在内涵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向"非文学"开放与扩张,从而使报告文学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也逐渐形成新的审美特色,并导致其本体的传统"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发展成了现代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文史兼容的复合性.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的狭义"文学性"积极影响报告文学取得了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并驾齐驱的"文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在哲学、历史等"文化"的挑衅与侵袭下发生深刻变革,并在新旧蜕变、交汇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渗透于"新五性"之中的广义"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胡健生 《学术论坛》2007,30(8):107-110
悬念是戏剧吸引观众观赏的最大魔力,戏剧艺术归根结底乃是一门悬念的艺术.然而戏剧悬念需要戏剧家的匠心运思,尤其有赖于戏剧家对如何设置悬念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的精妙运用.文章以西方戏剧为参照,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设置悬念的两种重要技巧、手法--"预示"与"延宕"在元杂剧中的运用予以探究,藉此探寻中西方戏剧叙事学领域存在的某种相通、相似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4.
蔡其矫是当代诗坛的重镇.由于诸多原因,他的诗歌精神与诗歌艺术一直遭到"保留".事实上,70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他独特的诗歌"范式":以海洋为诗心--以欢乐诗学为动力--美与自由为放飞的两翼--游历与爱情诗遍布主要轨迹.他所留下的诗歌遗产,随着时间推移,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东突"运动以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为基本框架,同时还融合了各种极端主义的思想元素."东突"问题在一开始出现之时就具有了民族分裂主义的性质和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的倾向.文章旨在对"东突"运动的两大要害--泛突厥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实行"双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双证"制的涵义及实行"双证"制的由来和背景.在调查了相关企业后提出,浙江省要改变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加强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双证"制,培养大批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惟其如此,才能突破生产要素的瓶颈,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因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关心自己.正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关心自己,也就不懂得关爱地球.人类文明因此而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为能走出现代文明的危机,必须破除现代性的三大错误信念--经济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破除了这些错误信念,才能实现"人性革命".实现了"人性革命",人们才能学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就是修己进德,就是"觉知自己深处的真实",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以求得平衡".当多数人都懂得关心自己时,地球生物圈就能得到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创立的"香港·设计廊"和内地全国网上销费额之冠--"淘宝网"中企业零售的平台--"淘宝商城"合作,开设网上店--www.hongkongdg.com,为中国内地十三亿人的庞大市场提供全天候购物及日寸尚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电视画面运动的讨论中,有好几个概念都存在彼此牵连、界定不清的问题.为了廊清思路,更好地指导实践,可从拍摄的角度起用一个新概念--"固定拍摄",以便与传统的"运动摄像"概念形成呼应;从后期剪辑的角度,则可以起用一对新概念--"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以适应观众对画面的把握方式;同时,对传统的一对概念"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相应地需要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最后,对与"运动摄像"相关的一系列容易让人误解的传统概念、术语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辨别.  相似文献   

20.
在巴金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出生地"与"作品"简单对接的思维模式潜藏其中.完整考察"出生地--地域--地域文化--作家--作品"的过程,可以发现巴金文学创作的巴蜀文化特征没有充分的根据.而且,巴金文学创作"内返性"、"超越性"、"时间性"的特征对"地域性"构成消解,表现出"反地域文化"的特征."反地域文化"特征成就了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学,也成就了巴金.巴金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值得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