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所有传媒的存在基础、技术基础与发展取向,正在改变不同形态传媒的边界,造就新意义上的数字媒体.因此,为真正把握传媒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不同传媒形态聚集规律与资源共享规律,必须超越传统的传媒认识方式,建立数字媒体观.所谓的数字媒体观,就是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吴鑫  冯莉 《江海学刊》2012,(1):228-233
媒介生态学主要研究大众传媒作为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当前,在电视媒介生态系统中,数字新媒体技术自身的生态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我国电视媒体内部、外部的生态变化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电视技术朝向家庭多媒体平台转化;实现电视节目生产专业化频道与大众化频道的错位竞争;在进一步扩展媒介融合中强化品牌传播意识;逐步建立三级电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公共电视传播机制的现实运作等,是完成当前电视媒体结构转型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信息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应对的时代课题.我们追求的信息公平应该是建立在信息富裕和安全基础上的信息的相对公平.在中国信息化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信息环境污染对信息公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信息公平,需要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政策扶持、文化教育、道德法规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媒体通过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政策话题,或通过自身活动主动发现政策话题,组织和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相关的论辩,以此作为辅助政府制定政策的有效手段.新闻媒体作为政策论辩公共设施,能够达成政策参与者在形式和实质上平等表达的要求,政策辩论意见的充分公开,可以强化政策宣传或政策社会化的效果.媒体论辩以知识、信息的充分公开争论为主,使得决策的理由更理性,使被隐蔽的利益分配问题社会化、大众化和公开化,能够较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的公益精神与公平价值.在论辩意见的适时扩散方面,目前媒体作为主动的发起者和辩论设场者的角色意识还比较薄弱,媒体意见中的非精英主义话语影响力微弱,这是媒体论辩功能优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推动了电视的新媒体化进程,同时,电视在科技、艺术等方面也影响着新兴媒体的发展走向,形成了新兴媒体的电视化现象。以电视为基础的传统媒体具有打造新型媒体的传统优势,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互构、趋同的发展态势表明,媒体一体化发展需要吸收传统媒体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评估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双重影响力,进而打造以人的身体为感知中心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6.
浅论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途径中的个人化、智能化、高效化要求越来越高,而移动通信技术则以其随时随地随身、高效智能、快捷方便等特性备受人们青睐。还有人称,手机比报刊更互动、比计算机更普及、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最有希望成为继其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手机媒体得以成功的原因和制约因素,以及手机媒体将循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陈建新 《理论界》2006,(3):12-13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和准则。教育公平需要合理公平的教育制度的支持。分析教育制度缺陷、改革完善原有制度,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以促进教育公平更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8.
王海建  郝宇青 《学术界》2024,(1):97-105
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形态。数字技术以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重构社会治理方式,即在治理中高效处理数据信息、优化升级治理过程、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以及实现多场景应用。数字技术对效率优先原则的追求和强化,使数字治理的生发和走向受到技术逻辑的控制和主导,遮蔽了其价值内核:公平原则。这表现为,数字技术“窄化”治理数据信息、“非中立化”治理决策行为、抑制人的主体性发挥、扩张政府和企业的权力等。公平作为内嵌于数字治理之中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性内核,是数字治理的应然目标和实然追求。因此,要想真正“解放”数字治理的“生产力”,需要通过完善治理数据信息、规范治理决策过程、推动人的主体性建构和限制权力无序扩张等途径,追求数字治理中效率与公平的“互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与印刷对文学名著传播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媒体出现后,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方式。与传统的印刷媒体相比,两者各具特色。电视以其特有的广泛性、通俗性以及综合的技术特色,使单一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更具有鲜活生命力。但在某些方面,它无法取代印刷媒体对读者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来源渠道日益丰富、受众对信息选择的自主性愿望日益增加的今天,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成了媒体策划的重要依据。电视兼具媒介和视听娱乐的特点,让受众的聚合超越了身份、年龄、知识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带有更强的普遍性,但不同受众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受众从电视媒体不同类型的节目中能够获得各自不同的满足感,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安排设置应该既能全方位覆盖,又具有个性,从而满足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并在这种对受众的"满足"中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电视媒体的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内患节目内容制作不规范、媒体社会功能失调、媒介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顽疾;外有国门内外、行业内外"内挤外压"之忧,以及数字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求变图存是我国电视媒体谋求做大做强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艺术是社会的镜子。社会什么模样,艺术就该有所反映。当电脑和各种科技成为你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视觉艺术工作者开始以电脑和数字科技取代纸和笔,一种被广泛称为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在20世纪末数字媒体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性获得了迅猛发展。电脑成功地解决了艺术数字化的可能,运用到数字技术的媒体已有电影、电视、资讯、传播、艺术设计、建筑、电信、旅游等领域。到目前为止,被归纳为数字媒体的艺术形式有:数码图像(包括数码绘画、数码摄影和数码录像)、电脑动画和全息照相作品、指读光碟艺术、包括电脑游戏在内的…  相似文献   

13.
姜世辉 《理论界》2008,(4):237-238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数码特技是实现电视包装的手段,数码特技和电视包装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分析了电视频道及节目包装的误区和数码特技对电视包装发展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龙叶明 《云梦学刊》2009,30(4):91-93,108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电视迅速发展,各电视频道重新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新方向,都想在电视江湖奠定自己的地位。于是.各种改版动作频繁出现在各电视媒体,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中国电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各电视台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过度竞争使各电视台之间高度同质化。因此,电视台如何发展成为各家当务之急。“区域化发展”作为中国电视的发展途径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路径,但同时也面临着乡村发展边界扩张、发展模式僵化的困境。限制数字乡村无序蔓延,提升数字乡村发展质量成为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的重要命题。本研究引入精明增长理论,建立空间紧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活和谐的数字乡村精明增长模式,试图构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数字乡村精明增长的实践逻辑体现为将乡村视为系统的生产单元是逻辑起点,乡村处于持续健康增长状态是客观前提,乡村的聚集效应与聚集经济是内生机制,乡村的合理规划与政策扶持是外力助推。然而,由于理念的转变与治理技术的升级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数字乡村精明增长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挑战与困境,即宣称精明增长,却在造就新一轮的粗放扩张;宣扬社会公正,却在形成更严重的阶级分化;倡导生态保护,却在引发更深层的环境危机;承认发展多样,却在构建统一性的普适原则。基于此,未来需要从价值体系引导、政策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拓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机制设计等方面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优化,最终达成数字乡村精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隆华 《学术探索》2013,(10):138-140
“更高、更强、更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著名格言,运动员通过不断刷新纪录以及挑战极限的勇气来实现新目标,推动事业的新发展.电视媒体的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更全面的意义.塑造、传播、映像、反馈、调整、再传播是奥运电视传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解释沟通中循序渐进地完成的.本文从奥林匹克和电视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电视传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表明电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欢  吴苏锦 《天府新论》2014,(6):92-102
政策受众对于政策的公平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会直接影响政策受众相关的行为.利用五维度公共政策公平感量表测量汶川地震灾区群众对恢复重建补偿政策的公平感,研究公平感的各个维度对灾区群众遵守政策、支持干部、发表意见、积极重建和利他等五类参与恢复重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受众的公共政策公平感能够有效预测与政策相关的政策受众的行为.其中,政策受众对于公共政策直接的和个体化的应对行为更符合分配优势模型,分配公平对这类行为的预测力最强.政策受众对于公共政策间接的和社会化的应对行为则更符合代理——系统模型,人际公平对这类行为的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体艺术是典型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在作品形式上表现为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媒介、多种艺术手段的融合,呈现出跨媒体、跨形式的特点。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数字媒体艺术观念的逐渐深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将会呈现出更多新的面貌和特点,诸如:远程遥控性及跨地区分布合作创作的数字作品、即时性艺术作品、实时性的艺术作品、“接力性消费”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及小众数字作品等。  相似文献   

19.
<正>由杨磊主编的《数字媒体技术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年版),全面地介绍了图像、视频、计算机视觉、语音、图形动画、游戏、媒体压缩、Web集成、大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等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内容,探索数字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满足IP产业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研读价值。一、内容充实,论点清晰全书共分15章,以数字媒体技术的文字、声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4):42-47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社会政策如何托底关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社会政策托底的理念原则,从底线公平还是底线需求,从补救性还是发展性等不同理念视角出发将引发底线项目、底线标准及政策方向的不同选择。二是政策体系的良性发育与运作。社会政策是一项整体的系统工程,各项政策或制度互相制肘,需要顶层设计全盘考虑,摒弃碎片化倾向,更多关注制度衔接、制度漏洞及整体制度体系的设计与发展。这不仅需要做好不同政策项目优先次序、轻重缓急以及短期长期不同发展时期的设计规划,明确各项政策的功能及在大的制度体系及制度安排中的定位,也包括具体政策或项目的良好设计与规范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