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俄国人,只要他是沙文主义者,迟早总会拜倒在沙皇政府的面前”。浸透了沙文主义毒液的苏修叛徒集团,到处侵略,拼命扩张,穷凶极恶,不择手段,无耻地继承了老沙皇的反动衣钵,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沙皇。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关于揭露和批判老沙皇的一系列论述,回顾一下沙俄帝国主义的丑恶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新沙皇的反动本性,胜利地进行反对苏修社会帝国主  相似文献   

2.
翻开世界史册,人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四百多年以前,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独立国家的时候,只是一个很小的内陆国,它的国界东抵西西伯利亚,西至第聂伯河上游,南不过乌克兰东北部,北达常年结冰的北冰洋。由于它是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它是以农奴制特权的原则对待邻国,因此,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不断蚕食四邻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就从军事封建主义国家变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几百年的战争与掠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角逐的场所。在对朝鲜的侵略活动中,沙俄到底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对俄国远东政策的认识。长期以来,苏联史学界认为:沙俄实行了“维持朝鲜独立的政策”。这种见解,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试图根据历史事实,阐明沙俄推行帝国主义侵朝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至1943年6月共产国际解散,这是共产国际生命活动的最后两年时间,也是共产国际整个历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对这段时间共产国际的活动,人们所知甚少,国内的教科书或有关专著也无甚记载,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以填补共产国际历史研究中的这段空白。  相似文献   

5.
1933至1937年,英国在远东推行对日妥协政策,希望缓和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日矛盾和英日矛盾,维持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均势,维护“9.18”事变后的远东现状。英国一方面企图迫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发展英日在华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同意延长将于1936年满期的海军军备条约。日本宣布废约后,英国又谋求与日本达成新的海军协定,未成功。1937年夏,英国希望签订一个太子洋条约维护其远东利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国远东政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6.
1933至1937年,英国在远东推行对日妥协政策,希望缓和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日矛盾和英日矛盾,维持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均势,维护“9.18”事变后的远东现状。英国一方面企图迫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发展英日在华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同意延长将于1936年满期的海军军备条约。日本宣布废约后,英国又谋求与日本达成新的海军协定,未成功。1937年夏,英国希望签订一个太平洋条约维护其远东利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国远东政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的主要进攻目标——清王朝已经覆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以怎样的方式继续着他的奋斗?过去许多论者认为这时期他放弃了革命斗争而从事实业,是他一生中的消极阶段,因而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我认为,这阶段的孙中山,虽然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一些严重错误,铸成了革命斗争的挫折,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但他为复兴中国所提出的一系列主张有着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取代瑞典在北欧的霸权地位而蓄意挑起的一场战争,它历时21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被卷入,而且关系复杂。期间,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为其赢得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以波兰为主要对象,不仅把波兰拖入战争的泥潭,而且把波兰变为主要战场,使波兰遭到极大的削弱;第二阶段,俄国则以英国为主要外交对象,不仅成功地阻止了英国的干涉,而且迫使瑞典签定了对俄国极为有利的尼什塔特条约。  相似文献   

9.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0.
1937—1945年苏联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1945年,苏联从避免两线作战,确保本国安全与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行远东政策。“七·七”事变后,它以援华制日为主,同时坚持对日展开缓和外交。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苏联仍重视中国战场在牵制日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但被迫减少并终止援华,由美国代替自己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大战后期,苏联的远东政策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决定在远东从防御战略转入进攻战略,参加对日作战;二是削弱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建立苏联的远东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1.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想争夺霸权”。①今天,苏修在它与美帝争霸的反革命全球战略中,始终把争夺海洋霸权作为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修在世界海洋上,与美帝争霸,剑拔弩张,愈演愈烈,闹得世界不得安宁。为了适应争夺海洋,称霸世界的需要,苏修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为其侵略和扩张的行径辩护。苏修海军头目戈尔什科夫炮制的《战争时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一书,就是在阵阵反革命紧锣密鼓声中出笼的。戈尔什科夫这本书,以及他尔后一系列趾高气扬的好战言论,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继承老沙皇的衣钵,对外侵略扩张,安图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的自供状,是一份革命人民不可多得的绝妙的反面教材。它对于进一步认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以及它以海上超级大国自居的海洋战略,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苏联远东政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概况,强调这一政策是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苏联对日缓和外交方针在其远东政策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决不同于西方大国之绥靖政策;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七·七”事变前夕,远东初步形成了中苏合作抗日的新格局;苏联为建立远东集体安全制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美国消极态度的决定性影响而终于失败;苏联远东政策与外交属于避战自保和反法西斯性质,但其成就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192 8年至 1 93 7年间 ,我国许多著名的民族银行家如陈光甫、王志莘、周作民等人纷纷对本行组织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提出了一系列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完善当时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论者认为1927—1937年间闻一多进入学者时期,思想潜沉,活动敛迹,记述都十分简略。本文多方面展示过去闻一多传记很少涉及的资料,并阐述闻在这一时期内心深处出世与入世交相争执的矛盾以及一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与博大审美襟怀的文学史观的逐步建立等等。闻一多这一时期思想变化仍是深刻的,而这正是他抗战爆发后思想大转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30—1937年间中国手工棉织业的衰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工棉织业在中国近代手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30年至战日抗争前夕,明显衰落。本文以丰富的史料,对其衰落的原因和后果等,作了系统的探索和论证,并认为应当把这种衰落作为30年代全面的经济危机的一部分来看待。  相似文献   

16.
1956—1966年间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在数量上迅速增长,以学生群体的发展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阶层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中得以充分的表达,并在社会上形成很大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环境在1956—1966年间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苏联远东政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概况。强调这一政策是苏联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苏联对日缓和外交方针在其远东政策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决不同于西方大国之绥靖政策;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七·七”事变前夕,远东初步形成了中苏合作抗日的新格局;苏联为建立远东集体安全制度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美国消极态度的决定性影响而终于失败;苏联远东政策与外交属于避战自保和反法西斯性质,但其成就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1922—1927年间,在我国爆发了一场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部分农村的非基督教运动。这是继义和团运动之后发生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如果说,义和团运动的反侵略斗争存在粗糙性和盲目性的话,那么非基督教运动的反侵略斗争,则已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中国人民已有了更深的自我意识,对当时正被帝国主义所利用的基督教的认识也已深入到本质。它与义和团运动仅隔20多年,但从非基督教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在迅速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沙皇俄国染指外蒙的野心,由来已久。以1907年签订第一次日俄密约为起点,它的侵蒙活动进入了新的阶段。俄国利用清王朝衰微破败、外蒙地区矛盾激化后的形势,插手进来,开始公开地干涉中国的内政。辛亥革命发生后,俄国趁机策动外蒙封建领主起来叛乱、宣布外蒙独立。随即,它刚柔并用,迫使外蒙当局签订“俄蒙协约”,攫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之后,它又诱逼中国袁世凯政府签订“中俄声明文件”,使非法攫取的侵略权益“合法化”。1915年中俄蒙三方签订的“恰克图协定”,是俄国这一阶段侵蒙活动的尾声。本文试对沙俄这一系列步步紧逼的侵略活动作一简要的论述,请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从欧洲通往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各主要国家随着本国资举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大,大力加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与欧洲大陆霸主的斗争也随之加剧。在短短2个多世纪中,欧洲各国殖民主义者从本身的利益出发,多次打着所谓“王位继承权”以及其它问题的幌子,制造战争。同时,随着战争的胜负,不断实现新的分化和组合,霸主的宝座,也曾几易其主。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期,英国先后击败了西班牙和荷兰,18世纪,又通过对封建法国的4次战争,击败了法国,夺得了殖民霸权,成为海上霸主。几乎在这同时,沙皇俄国也参与了争夺欧洲霸权的行列,先是夺得了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接着与法国展开争夺,并在19世纪初期击败了拿破仑帝国,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者。争霸是世界近代初期头绪纷繁的国际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