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方言四个调类的调值是:阴平35调,阳平42调,上声55调,去声312调.文章主要探讨南阳方言中两字组、轻声及叠字组连读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对无极西部话的声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分析.无极西部话的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曲折调,调值为213;阳平,弯曲的降调,调值为542;上声,高平调,调值为55;去声,高降调,调值为51.无极西部话还存在六条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验语音学的方法, 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恩施城区方言单字音的音高、调长等进行研究, 客观描写该方言声调的实际情况。恩施城区方言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阴平35、阳平22、上声53、去声113。声调的时长模式为阳平>去声>上声>阴平, 或者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相似文献   

4.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古称绵城、山阳。金乡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与其他方言有相异这之处,其中以连读音变更具特色。连读音变,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介绍变调和几化两个部分。为印刷方便,本文采用汉语拼音标音,对汉语拼音不能标记者,则用国际音标标记。一关于变调金乡方言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在音节连读时均有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一)阴平的变调主要有两种情形: 1.阴平在阴平、去声前,由降升调(213)变为低升调(23)。如:  相似文献   

5.
在有声调语言中,汉语里的“一”字变调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以前,人们公认“连读变调说”,也就是“一”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中国语文》1979年第五期发表的《普通话一”字变调的读法》(以下简称“金文”)一文,明确地提出了”一” 字的“结构变调说”,即“一”字与量同组成数量结构时,“一”读变调。该文的发表,克服了多年以来只从语言自身寻找变调规律的局限性,对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字乃至整个变调问题都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6.
银川话阳平、上声合并史新探(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话有阴平、阳平上、去声三个单字调,阳平上在连调中可以区分出阳平、上声两类。本文试图拟测阳平、上声合并前的单字调值,并对两调合并的基本历史过程和诱发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广州话的字调有九个调类小类或六大调类。历来学者多认为广州话变调多半发生在连读的后一个音节;变调的调值不同于基本调类的调值,并提出基本调类外存在两类变调调类,但诸家所用调名和其所指范围有同有异。如王力认为其中一个是平上去声的变调第十声,调值近似于第二调阴上而略高,等于普通话的阳平,另一个是入声的变调第十一声,是以第十声为基础再加上入声的尾音-b,-d或-g构成。而袁家骅和高华年等则把变调调值略高于阴平者称为高平变调(符号为(?)~*),此变调为王氏书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孟州方言单字音的声调。孟州方言调类可以分为五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去声包括低降、弯降、低平等几个变体。入声字在孟州方言中不保留入声韵尾,但大部分独立一类,属于“中长调”,不过也有一些字已完成舒化,并与同形舒声调合并,全清人、次清入、次浊人大部分都归去声,全浊入归阳平。  相似文献   

9.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变调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4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有两种形式:上声在二字组无论做前字还是后字,均由42变为44;入声在阴平、阳平、入声字后时,由24变为33;湘潭方言的轻声时长大约是非轻声的一半,调值为3,上声在轻声前也发生变调,由42变为44。  相似文献   

10.
开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中古入声字今基本读阳平,极少数读去声、阴平,个别读上声。开县话没有入声韵,中古入声字今全读舒声韵。与普通话相比较,中古入声字在今开县话韵母中的分布自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声调是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泰国儿童学习者汉语单字调习得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1)阳平和上声是泰国学生在感知和发音上最容易混淆的;(2)阴平存在调域偏低的问题;(3)阳平和上声的调域和调型都存在一定的偏误,阳平在升上去之前有一个可以感到的降调,上声发音时只有降无升的现象;(4)去声的调型虽然呈现出"全降",符合汉语去声调型的特征,但仍存在起点较低和下降得不够低,所以在调型上也有一定的偏误。我们认为出现偏误的原因为;1.母语的迁移2.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3.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普遍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合肥方言的连读变调李金陵合肥居皖之中,地处安徽省境内的江淮之间,也在江淮官话的中部。合肥方言的范围包括肥东、肥西、舒城、六安等地,其语音系统的特点是无全浊声母,不分尖团音,有鼻化元音韵母,声调有五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人声收喉塞尾。五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刊载的江琦先生的《汉口方言声调问题新探》一文对至今为止仍为方言学界一致肯定的汉口方言四声说(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入声字归入阳平)提出了异议,并进而得出了汉口方言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入声字自成一类)的结论。如果这一结论符合汉口方言实际,那么对进一步精细地  相似文献   

14.
贵阳话两字组有连读变调,涂光禄《对<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一文的几点意见》(《方言》1982年第3期)曾有论及。本文具体说明AA式叠音名词的各种变调现象。贵阳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55],阳平[31](实际调值是21,为了醒目写作31),上声[53],去声[13]。贵阳话阴平字(古平声清声母字,普通话阴平)和上声字(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普通话上声)构成的叠音名词不变调。例如(举例先标明调值,例词只标声韵):[5555]包包pau粑粑pa杆杆kan刀刀tau单单tan车车ts'e猫mau缸缸kan弯弯uan钉钉tin哥哥ko烟烟iaη杯杯Pei梯梯t'i…  相似文献   

15.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无极方言音系记略杨同用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无极人均操汉语,方言内部差异不大,较为明显的是县内中部、东部与西部在声调上有明显区别,以县城为代表的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而西部地区则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  相似文献   

16.
赤峰汉语方言音系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形成于清代。赤峰音系,除该地区最南端的八里罕方言岛的语音独具特色(隶属冀鲁官话)外,其内部一致性较强,只有新派和老派的区别,地域差别很小,八里罕话不能代表赤峰方言。赤峰方言的声母有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有36个(不包括儿化韵),声调有4个(不包括轻声和变调。阳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赤峰方言声韵的配合关系和声的调的配合关系跟普通话相比,大同小异,赤峰方言共有1,236个音节。赤峰方言的音变现象大体有:变调、轻声和儿化,以及同化、异化、增音、弱化、合音调、个别字在读轻声时的特殊读音等。  相似文献   

17.
轻声由于读得轻而短,所以就失去了原先的调子。普通话中的轻声是一种变调现象。普通话中由于前面字的声调不同,后边轻声的音高也有所区别。从宝鸡方言具体的语音图谱中观察分析得出:普通话四声后的轻声在宝鸡方言中音高也有所区别,大概排列的顺序为:阳平(35-24)——高;去声(51-44)——中;上声(214—53)——半低;阴平(55-21)——低。  相似文献   

18.
慈利方言共22个声母,44个韵母,4个声调。其主要语音特点是:声母方面严格区分ts tsh s与??h?,字的分布与普通话相差很小;韵母方面存在?行韵母;声调方面清去多派入阳平,清入次浊入绝大多数派入阴平,全浊入派入阴平和去声的数量差不多。  相似文献   

19.
安丘方言的使用范围是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安丘方言中单字调的调值,运用Lz-score公式对原始数据的基频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五度标调法确定调值。通过对安丘方言进行语音实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安丘方言调值分别是阴平313、阳平52、上声55、去声41。  相似文献   

20.
长沙方言单音节声调及双音节变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发现,单音节声调包括阳去21和上声42两个降调和阴平23,阳平13,阴去45,入声24四个升调;没有平调。变调有三种形式:阳去做前字时,调值由21变为22;上声无论做前字或是后字,均由42变为33;入声做后字时,在并列或偏正结构中由24变为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