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突破性的改革成果将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开辟道路,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阻碍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顺利转化。如何利用新的良好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克服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障碍,并对今后一个时期集约化发展从总体上作出规划,应该是我们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一、目前影响我国集约化水平提高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经济转轨时期,一些改革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执行的过程也存在着失范问题,加之我们原…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软着陆”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亚洲金融危机间接波及中国,人民币币值稳定受到挑战;国内金融体系潜藏信用危机,通货紧缩加剧了失业下岗矛盾。中国经济“软起飞”要求适度放松银根,改善结构调控,注重效益,重建信用。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软着陆”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亚洲金融危机间接波及中国,人民币币值稳定受到挑战;国内金融体系潜藏信用危机,通货紧缩加剧了失业下岗矛盾。中国经济“软起飞”要求适度放松银根,改善结构调控,注重效益,重建信用。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中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对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源发展有两个大的意义,一是经济增长的意义,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二是经济稳定的意义,内源发展能使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降低,风险性减小。从这两个意义来讲,我们要承认一个前提,就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不能为了内源经济而忽视外源性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越来越呈现一个国家在国际  相似文献   

5.
改革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出现了一系列的复杂矛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改革与发展的矛盾,确切讲是改革与发展速度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改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最主要的手段。另一方面,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增长,但这种发展速度超过了我国的国力,不仅没有为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而且还阻碍了改革的进展。究竟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改革?这是改革以来急待很好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不把发展和改革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目标定得过高,欲速  相似文献   

6.
徐世兰 《天府新论》1997,(5):38-39,50
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宏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在新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下,把握历史机遇,迎接严峻挑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一、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我国经济要)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继续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必须完成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11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社会的八大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变动时期。这一变动的起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终点则将是整个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最终确立,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告别了对原体制修补、改良的阶段,也意味着中国社会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型的实质,是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实现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型的内容,包含着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方面的一系列深刻转变,其中既有从传统到现代的一般共性,也有中国原体制造成的自身  相似文献   

8.
<正> 1989年以来,七十年代初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就业年龄,我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就业高峰,城镇劳动力大幅度增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自从1988年国家进行治理整顿以来,由于采取了严格压缩基建投资等一系列紧缩措施,已经改变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格局.但是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在城镇劳动力就业方面,由于近年来劳动力需求有所减少,尤其是一些企业停产待工现象的出现,使得劳动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矛盾多样化、复杂化的新情况。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寻求不同的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使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西藏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是全国整个历史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西藏是边远的民族地区,相对于内地,她在经济、政治诸多方面有其特殊性,因此,经济发展在大的框架上和全国保持一致,在经济部门起飞的先后次序、改革的具体政策和形式、改革的侧重面、改革层次等方面有不同于内地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其增长原因也一直是诸多中外学者探究的理论热点之一。在我们看来,支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可归结为三大力量:市场拉动力、投资推动力和企业改革力。无疑,这三大要素仍是决定今后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的主导力量。但发展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都是可变的。每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力也不是恒定的。如今,虽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名称”未变,但每一要素的内部状况却发生了质态变化,并因这种变化而程度不同地减弱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个别要素甚至出现了拉力衰竭之疲态。为此,我们必须探明这一经济增长新态势中的内在成因,采取相应的调整改革措施,强化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力。  相似文献   

12.
迟福林 《学术界》2012,(5):242-245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20年来也积累了某些不公平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突出矛盾。今天,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迫切要求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实现这一转变,决定着中国转型与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两年多年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整个国民经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蕴藏在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如产业结构扭曲)远未得到解决,而新的矛盾又不断繁生,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三角债前清后欠,农副产品收购中打白条现象杜而不绝。这一系列的经济现象,无不与资金短缺有着紧密的关系。资金短缺不仅严重困扰着地方政府和企业,也使银行工作陷入十分被动的不利局面。在资金困境面前,促使我们认真思考造成资金短缺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找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现象,那就是.经过连续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正在产生质的飞跃:曾经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已经从根本上摆脱,市场供求关系根本改观.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经满足或者超过市场需求。简言之.我国经济正在形成“买方市场”。面对这种新的经济现象,有的人拍手叫好,有的人忧心忡忡。如何正确认识和驾驭买方市场,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经济课题。一、买方市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和新的起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经济经过引人注目的高速增长之后,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内外矛盾的激化和各种摩擦加剧的情况下,正面临新的挑战,相当多的经济指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进入一个再调整的时期。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前景又将如何,正引起世人的注目。拙文就此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显著而重要的经济现象,其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也日益为人们所瞩目。于是,对于通货膨胀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显得急迫而重要起来,从而出现了诸多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通货膨胀对经济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通货膨胀等等一系列问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和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是70年代崛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流派,他们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两个…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们国家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抓住时机,争取经济再上新台阶,坚持改革,扩大开放。综观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方位开放阶段,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理论又有了新的突破,即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走向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使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选择,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需要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的大好机遇。经济"新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动力的转换,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顺畅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结构红利和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保证,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红利的不充分释放导致的。我国正处于新旧更替的交界点处,一方面新的结构和制度红利并未完全释放;另一方面旧的制度和人口红利已经渐渐消失,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一旦越过这个交界点,中国将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即实现“质”的飞跃。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驱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构调整包括由市场和政府引致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驱动经济发展;改革包括制度的废除和建立,并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驱动经济发展。如果结构红利和改革红利能够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潜力所在。对此,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经济平稳过渡到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当代中国及几乎所有原社会主义国家正经历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转型"指的是整体意义上的制度系统的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各种力量和矛盾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表现出来,有的力量和矛盾会贯穿在整个转型过程,而有的力量和矛盾会在转型过程中发生演变,或是以新的面目新的组合出现, 或是以完成历史使命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