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文化女性是女性解放运动与中国社会变革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女性近代化的提倡者、推动者。虽然她们只占广大女性群体的极少数,但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活动、宣传表率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风气的转变,女性教育的发展,及女性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女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赋税结构变化与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赋税结构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内容, 它与近代化的推进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探索近代中国赋税结构变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本质和明确赋税结构变化的影响作用, 对正处在致力于完成近代化历史任务的发展中国家都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很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主要是西方侵略影响的结果。但西方的侵略又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动荡之中,经济近代化的缺乏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巨额资金的外流又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严重短缺,因此,西方侵略又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发展和变化,与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西学传播的深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实现了从单一的培养封建统治人才逐步向培养近代工商业、民主和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的转变,从而完成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在性质、内容和形式上的近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立宪的法文化思想,在兴中会时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盟会成立至辛亥革命爆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法文化论争,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介绍了西方近代先进的法文化,宣扬了学习西方法文化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的建立,资产阶级法律学说也由此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墨海书馆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最早设立的编译、出版机构,它的创立对于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影响匪浅。本文就墨海书馆的创办及其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1840-1927),被灾害学界称为除夏禹宇宙期、两汉宇宙期、明清宇宙期三个重大灾害群发期外第四个灾害群发期,在此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生极大变动,而中国荒政也处于大转折大发展时期,本文拟对近代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同时对近代两种不同的荒政措施及其近代化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世纪之交,回眸百年前的戊戌变法运动,更可见其对中国历史近代化的影响至深至巨:它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精神解放的闸门,酝酿发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面的改革创新;作为变法运动的重中之重,政治体制改革更引人瞩目、发人深思;作为广义的社会文化变革运动,更为以后中国的一系列革命与改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 ,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中国封建法律带有了半殖民性质。在这一历史变革过程中 ,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 ,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本文阐述西方法律、法学输入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过程 ,分析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 ,对中国法制和法律思想的近代化所起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为题进行研究,意在从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社会,认为没有教育的近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近代化,而没有辛亥革命又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政治的变革。进而证明在近代中国“只有革命化,才能近代化”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日本的启蒙思想运动发端于日本德川幕府末期,在明治初期随着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运动中达到鼎盛.这一思想运动举起国家主义政治观、功利主义道德观和脱亚入欧文明进化观的旗帜,为日本近代化起到了鸣锣开道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近代以后,湮没于清初的船山思想经湖南士人邓显鹤、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人努力发掘得以复苏,并对湖湘文化的近代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船山的道器观、变法论、尊王攘夷观、两害相权取其轻、历史进化论等在湖湘文化近代化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追求实现中国全面近代化的伟大先驱者。他的中国近代化思想丰富而伟大:用民主革命手段推翻清廷封建专制和创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而实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通过物质文明建设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全面近代化,以变封建农业国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努力进行近代精神文明建设和荡涤封建思想意识污秽,开创社会文明新风尚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这些历史性的构想具有进步意义和巨大影响。他毕生为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制度的奋斗,及其从事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建设的伟大革命实践,集中体现了他要使中国驾乎欧美列强之上的宏伟政治抱负和救国救民的民主主义战斗精神。他的近代化思想与实践超越了同代人,大大推动了中国全面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在 19世纪特定的外部冲击和内在需求拉动作用下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推进 ,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追求近代化这个进步社会潮流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导致近代化受阻。本文系统地从心理、思想文化、制度、环境、经济等五个方面来寻找中国近代化受阻的原因,从而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民国初年,在蔡元培和他的同事们领导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制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力图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改变价值取向的单一.这一切不仅在指导思想和学校制度层面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而且在实践层面有力地促进了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发展,使清末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初步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8.
时至近代,满清王朝腐朽没落。中国文化的发展停滞不前,落后于世界列强文化发展的近代化步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满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古老的中国被强行拖入近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中。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成为必然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在这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中国的外交、教育、文化传播、文化观念等方面在"被迫近代化"中蜕变。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且一生十分重视办教育。他创办和改造书院、兴办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近代教育之先河。张之洞办学堂的数量和类型之多,范围之大,以及在废科举、建立系统教育制度等方面,在当时没有人能同他相比。他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家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第一,在历史时段上,日本在元禄时代(18世纪前后)市民社会力量就已经成长起来,而中国则是在清末“新政”时期(20世纪前后)才产生了市民社会的萌芽。第二,在社会力量上,日本的武士阶层是市民社会的特殊力量,而中国的士绅阶层,却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秩序的顽固势力。第三,在社会经济上,日本的新兴商人作为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和反抗幕藩统治的生力军,而中国的商人最终不是作为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出现于社会,而只是地主、官僚阶级的附庸而已。中日两国市民社会的不同状况和发展差距,决定了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