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二十年取得巨大经济成就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改革开放20周年。2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经济方面看,以下三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我国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2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超过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从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到l978年的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而从1978年到1997年,年均增长9.7%。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外国的媒体也多有报道和评论。英国今年的《情报背景材料》还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美国进行对比。它指出:在1960—1979年间,美国的年均增长率为3.8%,而中国为6.8%;1980—1989年,美国年均增长率为2.7%,而中国则为9.3%;1990—1995年,美中两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和10.6%。而且可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分析李连中(河南省委党校)东亚经济增长的势头分析二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萨蒂什·杰哈博士指出:“在过去20年内,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8%,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年均4.3%和...  相似文献   

3.
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8个月,其中1991~1994年GDP年均增长率约为3.6%,1995~1999年高达4.1%,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扩张期。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美国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的所谓“新经济”现象。有人认为美国摆脱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传统经济学理论已不再适用于美国经济。然而从2000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下滑势头,增长速度由2000年第一、二季度的4.8%、5.6%急剧降至2.2%,第四季度再…  相似文献   

4.
继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四个东盟成员国的经济也从7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在形成这一地区又一支新兴的和日益重要的经济力量,并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据统计,东盟五国(包括新加坡在内,1984年才加入东盟的文莱除外)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1965-1985年的20年间平均达到7.5%。在1980-1987年间,虽然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潮时期,东盟国家也遇到了许多经济困难,其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但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仍平均达到3.7%,高于同期世界高收入国家(2.6%)和中等收入国家(3.4%)的平均发展水平。再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来看,1965-1987年,东盟国家平均水平为4.3%,也大大高于同  相似文献   

5.
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旅游业的重大变化(一)旅游产业地位已经确立新疆旅游业通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产业地位。1978年至1998年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85万人次,年均增长49%,高于全国22%的增长率;旅游创汇5.3亿美元,年均增长47%,高于全国41%的增长率。同期,接待国内游客3950万人次,回笼货币仅1998年一年就达55.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分别为14.5%和33.35%。1998年,全疆旅游总收入达63.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0.53%上升到1998年的5.6%,旅游…  相似文献   

6.
一)进入9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不仅继续在总量增长上慢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1996年,全国工业年均增长2171%,甘肃工业年均增长1485%),而且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程度较高,或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部门比重下降的态势(见表1)。表1甘...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20年自治区工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一)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工业生产快速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1.48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74.34亿元,增长4.49倍,年均递增9.38%。乡镇工业从无...  相似文献   

8.
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在沿着其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并且总是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不可否认,我国的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从1978—1998年的21年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9.8%,其中1984、1992年GDP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4.6%和14.2%;而1981、1990年GDP增长率最低,分别为4.4%和3.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波动周期大概在8—10年左右,属于中期性波动周期。从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9.
一、玄武区企业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分析玄武区“八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工业资产固定原值为21743.6万元,比1990年增长16.27倍,年均增长76.8%,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705.2万元,比1990年增长10.37倍,年均增长62.4%;利润总额为1838.3万元,比1990年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1%,这些基本情况的背后有着相对独立的结构因素。从工业产值与企业规模结构看,截至1995年,全区153家企业中,前27家企业,其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增长前景、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关头。随着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双重转换的深入,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80年代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GNP年均增长率达9.5%,是国际社会同期最高水平,也是中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增长速度使我们提前实现了第一个翻一番的目标(以1980年算起,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平均每年要增长7.2%),并为90年代再翻一番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我省工业高速增长众目共瞩。除了1989年和1990年两年度之外,多数年度的工业增长率为20%以上。1992年我省工业增长率可达33%左右,而且目前增势旺盛,看来工业高速增长局面将持续一个周期。然而,我省工业低效益状况自80年代末出现后,至今未得恢复。从资金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两大指标来看,80年代上、中期一般分别在25%,  相似文献   

12.
当前,“左”的影响仍然是贵州城市经济“革的主要障碍。推进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摆脱“干人”地位,必须继续深入清除“左”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各级党政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大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从工979年到1983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0,6(其中农业增长6.70%,工业增长8.20%),较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八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1.70%;预算内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净盈利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缓慢复苏的2002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为3.54%,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出现衰退,并出现了增长速度低于4%的情况,这是战后以来从未有过的。就连这个速度,2003年第一季也未达到,比上年全年增长率下滑了0.23个百分点,成长率仅为3.21%。第二季由于非典的重创和伊拉克战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新疆正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及第二欧亚大陆桥贯通的历史机遇,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当前有机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争取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的谈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90年代新疆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保证。一、“六五”、“七五”期间,新疆经济增长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很快。“六五”期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为12.83%,其中: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72.7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82.9%;国民收入为144.47亿元,比1980年增长72.12%,年均递增11.47%;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爆发的泰国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引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动荡,目前已影响波及到韩国、日本、台湾省和澳大利亚,连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和大西洋的欧洲,许多人都在密切关注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他们国家产生什么影响。虽然从长期看,东南亚经济的增长和外国投资仍将看好,但近期内的经济疲软不可能根本好转。泰国金融危机对泰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多年来,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以亚洲“四小虎”之一堪称于世的泰国,经济高速增长,1971——1990年年均增长率达79%,1991——1996年年均增长率达8%…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的后劲,促使农业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台湾农业走过的成功之路值得海南学习和借鉴.一、台湾农业的成就二战后台湾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转变.在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从中获得了发展.60年代以前,台湾农业增长很快,1953年至1962年,年均增长率为4.8%,1963年至1972为4%,70年代以来虽然受自由贸易和国际竞争影响,农业生产受到冲击,但1973年至1982年的年均增长率仍为2%.1952年至1991年,台湾农业增长了3.5倍,农产品产值年均增长7.7%,每户农户农业净收入从1966年的21314元增长到1991年的181196元,增长8.5倍.台湾农业的成就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98年的2150元,翻了将近4番。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波动增长的阶段特征:1.高速增长的“六五”时期。1978—1984年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农民实际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6.5%。2.步入调整的“七五”时期。1985—1988年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4.9%;1989-1991年间,农民收入趋于徘徊减缓,年均增长率为1.9%。3.新一轮加速增长时期。1992—1997年间,农…  相似文献   

18.
一解放以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总量的快速增长,新疆棉花市场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特征,即全区棉花资源量大于区内棉纺工业生产能力,新疆棉纺织品总量又大于其市场需求。这种外向型规定了区内棉花市场供求状况受制于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 1、新疆棉花经济经过四十年发展,生产总量增长迅速。新疆棉花总量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9年在高度集权体制条件下通过计划调控方式实现低速增长。年均收购量保持在80万担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98%。第二阶段是1979—1990年在计划调控与市场导向下实现的高速增长阶段。年均收购量为430万担,  相似文献   

19.
组建我省同步数字传输网的探讨□胡小红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江西经济有了快速的增长。1979年至1995年,江西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6%,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非农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将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众所周知,邮电通信与经济发展、城镇化程度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匈牙利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困难,其表现为:经济增长缓慢,1981—1987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仅1.4%,1986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0.5%,财政赤字严重,1980—1985年累计赤字518亿福林,1986年达467亿福林,创历史最高纪录;外债负担沉重,1987年达160亿美元,人均外债额为1500美元,超过波兰而居东欧国家之首,通货膨胀率从198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