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在中学道德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重智育、轻德育,重德育课程、轻社会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等弊端。因此,剖析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探索应对之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注生活: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注人的生活理宜是德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社会目标、轻个体目标,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重理想目标、轻现实目标的误区,应使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德育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这对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的明显不协调因素,如学校重智轻德、重分轻能、标杆过高、短期行为、重他律而轻自律;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关注智力身体而轻品德心理、缺乏民主平等精神,部分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社会存在不良文化氛围,资源利用匮缺等。构建德育一体化模式应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制度化联系、学校对家长指导的加强、班主任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争取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采用德育联合办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个人轻自然等发展取向。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以“人性善”为前提,主张追求以“修心养性”为基础的道德自律,并据此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循循善诱、自反自得的德育方法。孟子的道德自律追求对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启发价值:一是要改变多年来思想道德教育重外在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和价值性德育观念的偏差;二是要改变多年来片面强调灌输,不重视意志自律效果的德育方法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既不赞成古代重德育轻智育的教学,也不同意近代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而是推行“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教学原则,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梁启超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现代人”,现代人应该是“知”、“情”、“意”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梁启超提倡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德育以养成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注重智育以养成其能力;兼顾体育和美育以养成尚武和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是以“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为核心内容,对高中生施加系统化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促使其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中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具有关乎高中生实现成长成才人生规划、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国家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挑战的价值意蕴。但培育之路却经受三重困境:培育方法存在重灌输轻实践的倾向、培育环境存在重校内轻校外的倾向、培育管理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破解之道应以延展培育方法突出实践育人、优化培育环境强调协同育人、完善培育保障推进管理育人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的现象 ,加强德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重点在于弄清、认识德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图书出版中的十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图书出版存在十大误区 :重数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功益、重迎合轻引导、重策划轻审稿、重商品价值轻文化价值、重模仿轻创新、重选题轻作者、重竞争轻联营、重炒作轻制作、重外部出击轻内部管理。必须纠正这些错误倾向 ,以促进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分析和把握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导趋势,可以使我们尽快摆脱陈腐落后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和人发展的要求,并在道德实践中做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这是新世纪伊始迫切需要研究而又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在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三大浪潮中,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实现优秀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趋势;东西方优秀道德融合的趋势;人类社会道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要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东方道德与西方道德、多元化与一体化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体验是一种价值体验,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因素,也是主体道德内化的动力,对于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德育过程中,采取生活化德育、情境德育;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福乐智慧〉中的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作用,特别在当前建议和谐社会中,对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孝经》德育思想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分为四个层面:个人层面上,个人品德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社会层面上,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国家层面上,培养国家认同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实践层面上,重视道德实践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公民道德教育要批判继承《孝经》德育思想,摒弃其中的封建阶级意识和不平等意识、迷信和威慑教育方式,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既包含政治教育,也包含道德教育。国内学界把对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也主要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内。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下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成为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性乃人之为人之根本,德性是人类现代社会有序之根基,德性是个人人生价值确定的标志.德性是一种良好的内在的个性品质,而道德则是社会对个体品质的外在要求.因此,如何化道德为德性,就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情感体验是化道德为德性的关键环节,心灵的成长重在体验.因而,必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重视利用学科隐性德育资源,进而使道德内化为德性,使德性外化为德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中的"礼仪"含义、社会作用的分析及其历史流变的考察,结合中国道德转型的时代背景,阐述礼仪教育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成员核心价值的确认与推广及其在社会信仰体系构建过程中价值升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规范化”道德教育是以强调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为主导的道德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但“规范化”道德教育并不能解决道德教育实效性低迷的问题,惟有用德性伦理来改造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前提。应通过采取普遍引导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诚信教育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家庭乃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高校诚信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