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客观地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它们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追求。在这过渡时代的背后,走出了具有朦胧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开始了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而社会言情小说,以它思想的深刻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以其独有的犀利向旧式教育发动大批判,同时以他的政治思想为基础构筑了新教育制度的蓝图.从其教育思想,反映出一个大时代的发展轨迹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不可逆之势.总体言之,他一方面深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寻找革命道路的同时,寻求教育改革的根本方法.这就使陈独秀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反映了时代性,一方面又呈现出革命性和政治性.他从提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发展到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理论,经历了时代和思想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春秋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动荡时代,新与旧,前进与保守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态度在孔子的思想学说里都有所反映。他在当时社会急剧变革的现状下勾画着一幅旨在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蓝图,并为实现这种理想去游说诸侯。孔子的活动是不是完全超越客观现实的影响而随心所欲地到处奔波呢?不是的。他的言行都受着时代的制约,他的思想学说是时代的产物;既是阶级意识的反映,又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黄宗羲的社会启蒙思想 ,以批判君主专制和追求民主政治为主要特征。它是中国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 ,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新兴市民阶层民主思想。尽管囿于时代的局限 ,黄宗羲尚未能提出废除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 ,但他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 ,已开导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改良主义之先河。黄宗羲的社会启蒙思想 ,堪称中国近代思想的起点和划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新旧两个阶段的界标。  相似文献   

5.
郑观应的市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郑观应建立在商战理论之上的市场观是以正视中国历史进程发生巨变的“变局观”为出发点,反映了他为使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国内、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思考,为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加入市场竞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的小说由于以两性关系作为其“恒常意象”,曾长期被误读。其实,劳伦斯的创作思想基本上是严肃的。他以男女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的是人生的奥秘,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巴赫金的社会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虹》中三代人婚恋观的时代符号意义,可以揭示劳伦斯小说较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较高的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7.
傅山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和反映,理学的僵化反动和社会的变迁催生了经世致用的理论。傅山的经世致用思想丰富而深刻,在民族对抗的大环境下,将经世致用的目的引向济世救时,自身又茕然一身的笃行实践。提出"功利主义"的核心主张,开启了实用主义的先河。以考察亲历作为经世致用的根本方法,加之以创新为重要灵魂,使得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更加深化,对之后的思想发展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华《含元殿赋》是唐代宫室类赋中的杰作,也是唐赋中的第一长篇,它以一种严整的九段式结构巧妙体现了唐朝天子的九五之尊,从而形象地展现出大唐气象,也反映了李华前期的思想状况:乐观开朗.李华其他三篇小赋则主要反映了他后期的思想状况:悲戚苍凉.李华的赋,较之于其他文类,更好地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有理由认为,时代的变迁造成了李华赋风格的不同,也使他的赋具有了历史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蒋光慈是中国斯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中长篇小说开辟了反映工农革命运动的题材领域,抒写了崭新的、具有时代神精的思想内容,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在艺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的小说不仅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作用,而且在新文学史上也应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以《龚自珍全集》收录的碑志文为研究对象,从中透视龚自珍碑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龚自珍的碑志文主要是较为熟知的人所写,较少有"谀墓"的成分,其碑志文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而且反映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及社会的认真思考。他的碑志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论辩性,在结构上比较注重开头的艺术,语言风格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有进行探索的必要。(一)王船山的经济思想,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事实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论述他的经济思想之前,应该对明朝后期的经济事实,作一鸟瞰:第一,明朝后期,皇帝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从孝宗(朱佑樘)开始置皇庄,到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而变本加厉,如世宗封其子朱载圳为景王,侵占湖广土地数万顷;神宗  相似文献   

12.
近期,温家宝总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格外引人注目,其政改思想蕴含极为深刻的民主理性,体现了以个体人,公民作为民主的主体,以权利作为民主的内核,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民主实践的价值坐标的民主观念.这些民主观念反映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民主问题上已经由抽象政治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观念发展为现实法治意义上的公民权弄4保障_观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温家宝重要的民主执政理念。他在多次会议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这一思想。认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社会公平正义观作为他的民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不是就民主谈民主,而是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检验民主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准。这一思想是对当代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谱序是谱牒作品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谱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清代后期著名理学家唐鉴所作谱序与一般谱序相比较,简单、独特,唯独重视谱序"尊祖收族"的社会功能.他的谱学思想反映出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特点,也反映出他对时局的无奈.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即将来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时代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舞台。然而.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意识与时代思想潮流相比还显得极为薄弱。因此.我们认为,当今大学生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意识.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以人论书观强调人品与书品的对应性,同时又重视二者的辩证关系。他的这一书学思想是他在儒家知人论世思想的影响下并在继承欧阳修书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批评观是根植于苏轼的人格哲学思想中的,体现了他对书家修养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挺立士风的时代需求。苏轼的以人论书观虽然影响广泛但其也有历史局限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封建伦理教化的意味。切时如需的书学思想要求书法创作要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书法家除了需要具有良好的书法艺术修养之外,还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人论书与切实如需两种书学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对今后书法的发展和书家的成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乡贤朱熹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戴震认为儒学经典包含着古圣贤对自然、生命和社会规律的体认,主张以文字训诂为手段发掘经典文本之义,运用心证方法探讨古圣贤立言之旨。尽管朱熹与戴震走上了相同的经典诠释之道,但是由于心证方法的运用,面对同一部经典,他们往往做出了大相径庭的诠释。经典诠释明显地带上了个人偏好和时代意义。然而仔细比较朱熹和戴震的《中庸》诠释差异,我们可以发现,戴震思想来源于朱熹理学,并发展了朱熹理学的合理内核。戴震对朱熹理学的发展既是其个人思想的表现,也是时代发展在他思想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时代催生了冯雪峰特殊的讽刺寓言,历史的迫切性使他获得了深刻的原动力,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使他的寓言具有了强烈的批判内涵。这些寓言敢于直面现实,每个故事都有现实生活的折光,每个形象都融汇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思想;它们洋溢着饱满的战斗激情,有力地鞭挞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小小故事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它们充分发挥了特殊的批判作用,在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傅斯年学贯中西,思想博杂,但在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中,始终凸现着“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公共关怀精神,毕生为学术和教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这是傅斯年思想中“一以贯之”之道。可以说,在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傅斯年就是一个范本,他代表了他那个时代一个有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是我国社会历史大转折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曾给予近代改良主义以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对于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引起了一些爭论。爭论的焦点在于: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究竟有沒有包含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易梦虹同志认为:龚自珍“是为经营地主和富农、手工业经营者、中小商人立言”,他的思想“包含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因素”;吳松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龚自珍“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知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本文论述了时代对杜甫的影响,使他得以成为一代杰出的伟大诗人。他写出了大量富有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而被誉为“诗史”,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