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户的产权行为能力对其土地流转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拥有农业经营能力优势的农户倾向于保有农地,而具有非农就业能力优势的农户则倾向于转出农地,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出现了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农户专业化分工对推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关注家庭化迁移对农户耕地隐性撂荒的影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来实证分析全国层面农户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迁移显著抑制了隐性撂荒,这主要源于家庭化迁移提升了农户代耕型耕地转出和显性撂荒倾向;家庭化迁移对代耕型耕地转出和显性撂荒的促进作用相比于转租型耕地转出更强,农户耕地处置偏好呈现“离地不放权”“弃耕不流转”的特征;家庭化迁移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抑制了隐性撂荒,而农业投资抑制效应促进了隐性撂荒;机械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强化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显性撂荒、代耕型耕地转出和转租型耕地转出存在非线性促进作用;相比于子女和配偶随迁,流动人口父母随迁对隐性撂荒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家庭化迁移趋势下政府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提升流动人口迁移稳定性,加大对种粮农户的政策支持力度,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促进耕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7,(9):93-99
借鉴循环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技术为例,对湖南省农户进行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满意度视角探究循环农业技术采纳绩效的作用机制,数据结果表明: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环保意识增强背景下,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技术采纳带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技术绩效对农户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生态绩效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农户受教育水平程度对农户满意度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户受教育水平程度越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技术采纳绩效对农户满意度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土地合作是培育农民经合组织重要依托。然而,在当前推进土地流转与合作中却遭遇到了来自转出土地农户方的不合作。这些不合作与这些农户的灰色心理预期有很大关系。这些灰色预期包括由于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害怕沦为基层政府追求地方政绩的牺牲品、顾虑未来生存保障没有着落、对规模经营后土地收益不公平后果与转出土地后产生的"不经济"的可能后果的担忧等原因而产生的一系列灰色预期。要通过发展出真正符合合作社原则与治理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给普通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来消除他们的这些灰色期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西省352份农户数据分析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意愿结果表明:性别、灌溉水田面积、家庭总收入、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村干部、村中是否有人在县乡机关担任干部、农户对参与灌溉的了解程度、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程度、县乡政府是否支持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意愿;农户的年龄、家庭人口规模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意愿,而农户的文化程度、村离县城的距离对其参与灌溉管理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福建省林区502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农就业收入质量对农户林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收入质量的充足性、稳定性、结构性和知识性四个维度对农户林地流转决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非农就业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单位购买社保的年限、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年均收入增长幅度、就业技能培训次数对林地流转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高质量的非农就业收入有利于促进农户林地流转。因此,要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加公平稳定的就业市场环境,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非农就业收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非农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非农就业收入质量,降低农户对林地收入保障的依赖程度,进而促进林地有效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和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7.
从农户意愿角度,以福建省农民的农用承包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到影响农户流转承包地的样本数据,并对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进行检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的职业、农户家庭的人口、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承包地面积和农户流转承包地的租金水平是农户流转承包地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承包地面积和租金水平是正向影响,户主的职业和农户家庭的人口是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用2010年河南农村住户调查和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构建粮食生产结构方程,从耕地资源视角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耕地规模较小农户的本地非农就业使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外出务工则有利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二者对粮食亩均产出的影响均为负,但本地非农就业的影响不仅程度深而且很显著,外出务工的影响很小也不显著;耕地规模较大农户的本地非农就业使小麦和玉米种植比重和粮食亩均产出均显著提高,外出务工使粮食种植面积显著下降。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为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应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特别是对种粮大户的粮食补贴;大力发展本地非农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近非农就业机会;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户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山东省典型地区134份农户调查问卷,对山东省农地调整现状进行分析,着重解读农户对当前农地制度政策的认知情况,并阐述当前制度环境下农户对土地分配的实际意愿。结果表明,实际生产生活中小规模的土地调整仍然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政策认知和经营情绪,且农民对各项制度政策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以进一步稳定土地调整,提升农民认知水平,以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农户的耕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在耕地使用方面究竟作出怎样的行为选择、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选择、以及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家庭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农民与土地关系以及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经验研究显示,农户承包和耕种土地的行为依然属于小农经营,土地和劳动力外出对其土地使用行为选择有影响,而耕种土地仍然是影响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则显示出最大影响.鉴于此,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以及加大对农业生产及农户兼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政策选择,将对“三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地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对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农户特征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土地种植面积、农户生产专业化程度、商品化程度、订单参与经历是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显著变量.现阶段要提高我国订单农业的合同覆盖率,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鼓励农户积极开展商品化经营活动;二要做好签约农户甄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并支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而政策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文章利用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认知情况,发现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内容的认知程度不高,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目标的认知出现分化,政策的宣传和执行落实力度对农户认知的影响尤为重要。提出政府应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以及提高粮食主产县的农资综合补贴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户的禀赋特征及其选择偏好对农地流转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广东的农户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的细碎化与分散化,加大了农地流转的难度;(2)改善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能够有效诱导农地的流转与农业的规模经营;(3)强化农地的用途管制,能够激励农户的土地转入;(4)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农户越倾向转出土地,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则更倾向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5)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有利于加快农地流转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的中心议题。基于江苏、广西、湖北及黑龙江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交易费用既抑制转入户转入土地,又抑制转出户转出土地。因此,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应全面降低农地流转面临的各类交易费用,促进农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各主体间相互影响、学习、模仿的演化博弈行为及其演化稳定策略.农户与政府、宅基地转入方与转出方、宅基地转入农户与其他转入主体、宅基地转出农户之间四类博弈的稳定均衡结果均取决于各博弈方从宅基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以及支付的各类成本.而宅基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对各博弈方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交易成本越低,各博弈方越倾向于选择宅基地流转或有利于宅基地流转的行为.因此降低宅基地流转交易成本将是政府将来促进宅基地流转的重要政策方向,并应从政策法规制定、平台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户及其对土地程度不同的依赖和存有差异的流转意愿是任何形式的土地流转在农村推行的社会基础,再考虑到这些农户在我国宏观结构中的弱势地位,农户家计就为土地流转划定了应然限度.资本下乡流转由于其自身特性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对绝大多数农户的家计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过密型农业仍将长期维续的前提下,对于这种流转模式必须谨慎对待.而完全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的农户自发流转与大部分农户家计的要求较适应,对于这种农户智慧创造的制度创新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借助农地流转这一途径来实现。然而如今土地流转过程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因素,遇到了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期。通过调查问卷和农户访谈的方法,了解河北省Z市的土地流转现状,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分别确定每一个相关因素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保障民生,构建和谐农村和稳定社会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8,(1):56-65
本文尝试构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理论框架,重点探讨经营收益、风险偏好对农户微观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受限是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最直接的原因。农业劳动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土地流出。(2)经营收益之差是农户选择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非农收益与农业收益差越大,农户越倾向将家庭劳动力配置向非农部门倾斜,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产生土地流转行为。(3)不同于固定租金式的传统土地流转,在土地托管模式下,农户在保留经营收益权的同时承担了一定风险,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选择土地托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庆市3个贫困县6个乡镇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高山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住房位置、房屋材质、主要生活能源、是否参加退耕还林和对政策作用的认知对农户生态移民决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农户生态移民决策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高山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流转与农户生计资本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寻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促进农村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本文构建了宅基地流转与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机理,并基于安徽金寨县和江西鹰潭市余江区289份农户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认为:总体上,通过参与宅基地流转,农户的生计资本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但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的总量及其结构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方式及不同流转方式下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而,应探讨多元化的宅基地流转组织方式,寻求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的自成长机制,并根据宅基地流转方式的不同制定差别性的农户生计资本提升对策,以切实提高农户的生计水平,激励其积极参与宅基地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