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列宁晚年最大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探讨了列宁在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等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论述了列宁依照实事求是原则提出的有关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主张,以及研究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应得出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俄国农村公社以及俄国社会的前进道路将是不平坦的,是曲折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明确地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曲折前进的理论。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苏俄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阐述了无产阶级国家经济建设曲折前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曲折前进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中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单一的公有制模式,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着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村社”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俄国村社及其前途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民粹派均有着重的论述。其中,马克思与民粹派的论述有着明显的异同,因而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疑惑。为释解这种疑惑,本文对民粹派的论述作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评析,希图从这一角度去全面而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俄国村社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民老师的地位,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主要任务是农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机关和共产党员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苏维埃俄国全部经济任务的关键。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建设中,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新情况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具体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银行问题的理论。综观列宁的有关预言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辩证的探索过程,这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分析、总结和研究这一理论和实践及其发展的进程,对于正确理解列宁有关银行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多次论述过民族问题,他始终把俄国复杂的民族问题的稳妥解决,视为俄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列宁处理俄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武器。在探讨俄国民族问题解决的长期过程中,列宁逐步形成了关于民族立法的若干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劳动人民,同国内外强大的阶级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终于保卫住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并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指导下,苏维埃共和国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它对各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已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学习列宁的有关论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和性质的思想、关于苏维埃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的思想以及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党和工会关系的思想,但忽视了列宁关于加强法制的思想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在列宁工农联盟的理论上,他忽视了列宁关于必须实行小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和不能违背大多数人意志的思想,忽视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重要思想.在列宁民族理论上,他正确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上"两个历史趋向"的思想,但忽视了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国家大民族对小民族进行让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列宁针对俄国提出的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具体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批判庸俗生产力论,坚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走稳社会主义建设的步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产生于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初期的实践中,最终形成于十月革命胜利后建设党与建立共产国际的实践中。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下,他用这一理论指导了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并且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领域,主张建立统一的、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制度,主张在企业管理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既有集中领导又有群众主动性、积极性的制度。列宁理论与实践的特点是维护中央的领导与权威性,反对官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导东方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从多个侧面和不同的角度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这种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一国首先胜利”、“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中。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20年代初俄共(布)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中,列宁的结论使工会的性质、作用和任务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重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工会任务的教导,进一步发挥工会团结教育工人阶级的作用,加强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教育,把工会办成真正的“共产主义学校”,仍是工会“特殊而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列宁从俄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今天看来,它对于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在1921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不仅大大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必须十分重视他在探索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前后思想的重大转折,着重抓住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转变到“迂回”地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强调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色”和通过进行“全盘的改革”来建设俄国的社会主义等新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合作社思想,是他关于俄国这个以小农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和实践充满了辩证法,特别是同他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并行不悖和紧密相联的。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理论发展的角度,对他的合作社思想的辩证发展和精神实质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8.
二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明确提出了俄国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十月革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开展了宏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俞良早教授关于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未提出俄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世时苏维埃俄国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混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列宁通过对本民族哲学传统的继承,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各个时期错误理论的针对性批判,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以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赋予了其哲学浓厚的实践特性。这是列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也是列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基本路径。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指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俄国的工人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发展起来的,而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芒照耀俄国工人运动的是列宁。也正是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于1917年则月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接受、研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图书馆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借鉴资料和依据,图书馆为列宁的理论研究工作作出了它特有的贡献。16岁至23岁,即1886年到1893年,这是列宁成为一位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