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参政会与抗日战争赵慧峰50年前的9月2日,中国代表于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上了历史性的一笔,从而为中国战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侵略斗争的巨大胜利。在这场空...  相似文献   

2.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攸关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济人和广大中国同胞在一起,同仇敌忾,同舟共济,坚韧斗争,夺取胜利,报国济民。  相似文献   

3.
前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威武不屈、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经过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多年间,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彻底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毛泽东选集》第441页。以下只注页码)这场战争是以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结束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辉煌硕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情感。在中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一直为一代代正直的中国人所推崇、持守。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御侮求存的民族独立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中国国民传统的全国主义精神得以空前高涨,也因而促成了国共两党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爱国主义不仅是一个民族积极、肯定、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就抗日战争而言,爱国主义常常表现为对民族意识的启蒙,对理想人格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悲壮的生死战斗的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举洗雪了19世纪4O年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是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中国各族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再一次闪射出了不灭的光辉。抗日战争里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同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它克服了古…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国抗战胜利对国际共运的影响张琴芬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艰苦斗争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1995年5月9日,江泽民《在莫斯科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在东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展开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重庆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展示和颂扬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证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华日本人民的反战斗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帮助下,在中国的日本革命志士教育、改造日本战俘和投诚士兵,把他们组织在各个反战的革命团体里,加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行列,与中国人民并肩与共同的敌人──日本着国主义进行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的贡献,写下了中日人民革命友谊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形成与作用张炳兰,王连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八年抗争中,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毫无疑问,它是这场空前规模的全民族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它不仅反映在教育的方针政策上,而且渗透在干部教育、群众教育、青少年教育以及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中。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觉悟、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总结分析抗战时期解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历史上进行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前者以中国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后者则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取得完全、彻底的一次空前胜利。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后果,失败和胜利同样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总结历史开拓未来,正是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也是我们今天纪念《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仅从中华民族觉醒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结合现实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存在着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两种可能性的斗争策略思想,曾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一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力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社会政治改革。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团结各阶层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既同国民党统治集团进行过多次和平谈判签订了一些协议,又有效地击退了国民党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抗日战争的性质、爱国主义的主题、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等问题,回顾和论证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唤醒并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以及抗战精神,振兴中华、统一祖国。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05,(7)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100多年来无数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界人士广泛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挽救危亡,用热血和生命筑起了新的长城,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人民是取得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重庆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首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同时,又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抗战八年,重庆因陪都而名扬世界,不但留下抗战历史遗迹200多处,而且留下了十分丰富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藏品。  相似文献   

17.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堪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照亮了抗日战争的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重温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论持久战》,对于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十分有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于以军事斗争为中心的抗日战争,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也不同于三四十年代的昨天,但两者都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爱国主义的产物。他们在反蒋抗日斗争中崛起,在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和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长、发展起来的。他们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与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我党的亲密朋友。在伟大的八年抗战中,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当今在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对我国的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必须给予肯定,对其历史贡献应当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9.
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苏联和东北抗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面;也有限制东北抗联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和在《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主权的方面。苏联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采取的“中立主义”方针是其民族利己主义的体现,在所签条约中损害中国主权是其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注重研究海外华侨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而不注重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就此课题作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极广泛的。概而言之,它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提高了海外华侨爱国主义觉悟。海外华侨历来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但只有到抗战时,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才得以极大地提高。因为抗战以前,如辛亥革命时期,刚开始,华侨对这场革命缺乏认识,经过孙中山等人极力动员才逐渐响应、支持。1895年孙中山至檀香山联合华侨时,华侨大都“闻总理有作乱谋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