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庸言>是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从1912到1914年,<庸言>"诗文"栏发表宋诗派作品200多首,占总数的1/3.宋诗派重要的理论作品<石遗室诗话>也连载于该刊.<庸言>开创了近代宋诗运动的一个新的阶段,一批年轻的宗宋诗人在<庸言>上频频出现,他们自觉以陈三立、郑孝胥、陈衍为核心,延续了自晚清以来的宋诗运动的生命.<庸言>在宋诗派由分散状态向集团力量过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宋诗派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钜宋广韵》版本及价值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韵>的版本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监刻本"和"私刻本"两大类.流传至今的<广韵>,大多为"监刻本","私刻本"极为少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上海图书馆收藏的<钜宋广韵>,即为不可多得的"私刻本"<广韵>.在<钜宋广韵>初版刊印的时间、价值及错讹等问题上,学术界颇有分歧.本文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考论,希望能引起<广韵>研究者的关注,亦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关于儒家经典记载的周代天子宗庙四时祭,清儒既有遵循郑玄学说者,以<周礼>、<诗经>、<公羊传>、<尔雅>记载的四时祭名为周代礼制,<礼记>之<王制>、<郊特牲>、<祭义>、<祭统>记载的四时祭名为夏、商礼制.也有对郑玄学说提出异议者,认为上述文献记载的皆为周代礼制.就"稀"、"袷"祭祖礼制而言,清儒或遵循郑玄等汉儒之说,或遵循赵匡、王安石等唐、宋儒者之说,或折中诸说,或另倡新说,对"碲"、"袷"祭礼名实异同,"禘"祭礼的含义,"禘"、"袷"祭礼类型,"禘"、"袷"祭礼举行的时间间隔等问题进行诠释.以"汉学"、"宋学"对清儒经学诠释进行畛域分明的划分,则有失简单.  相似文献   

4.
陈乾初<大学辨>与诸家<大学>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大学>的经典性提出了质疑.自宋以降,学者对<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书年代、版本、解释、真伪四个方面.<大学辨>分别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且从"迹""理"角度阐明<大学>非圣人所作.  相似文献   

5.
<宋诗百一钞>版本众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的出现是乾隆盛世文化在宋诗选本领域的反映,也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的必然结果.<宋诗百一钞>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诗学思想一方面受格调派影响,主宗唐,另一方面又对宋诗体派流变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其近唐远宋的诗学思想主要通过差异化的诗史叙述得以实现.另外,认为它选诗"从理学标准"的传统看法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后画录>作者释彦惊,据<开元释教录>等文献考证,即<宋高僧传>卷四之"唐京兆大慈恩寺彦惊",生卒年在610-690年间.其<后画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批评著作,它继续了六朝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理想,推崇艺术创造,以简洁的品语,表明各画家的风格,说明了他们的题材偏擅,客观反映了当时画坛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释"强梁"     
<老子>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又据朱谦之<老子校释>:敦煌本"强"作"疆".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强梁,犹言刚暴也."<释文>:"强梁,多力也."  相似文献   

8.
以辑录<翼教丛编>闻名的苏舆著有<春秋繁露叉证>一书,专揭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诸书中的"诧异"之论,力图恢复董仲舒思想的真实面貌.是书力主<公羊>学说,但能以一种比较平实理性的态度,超越门户之见,但凡是合理的说法,无论是古文经师,还是今文经师,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宋学家,皆摭取其说,无所排斥.甚至时于以谶纬附会为说的纬书,他也能吸收其中的可取成分,来作为注解董子思想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船山的经典诠释成果蔚为大观,在对儒家经典文本<中庸>的诠释过程中,"兼综汉宋"的诠释宗旨、实学化的诠释立场、护教学的诠释目的以及跨文本诠释是其<中庸>诠释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宋诗话全编>中<许(岂页)诗话>、<周紫芝诗话>、<王銍诗话>、<吴秆诗话>、<吴曾诗话>、<叶寘诗话>、<吴子良诗话>、<范正敏诗话>、<李上交诗话>等的<解题>作出了举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